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内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研究进展

来源 :中华眼底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ffy0407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神经干细胞(NSC)是一类能向神经细胞和胶质细胞分化的特殊干细胞。Müller细胞作为视网膜主要内源性NSC,具有在视网膜损伤后进入细胞周期增生并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能力。在脊椎动物中,视网膜Müller细胞的内源性NSC自发再生有着很高的效率,而哺乳动物这一能力几乎完全消失。深入研究发现,Ascl1、Sox2、Lin28、Atoh7等部分转录因子具有促进Müller细胞增生并分化为神经细胞的功能。而Ascl1联合组蛋白脱乙酰酶抑制剂更能使小鼠Müller细胞分化的神经细胞整合进入已有的视网膜并能对光做出反应,从而可能挽救视力。但与斑马鱼相比,哺乳动物Müller细胞增生再生能力依然十分有限。寻找更多能增强Müller细胞分化能力的新因子将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分析成人血清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抗体阳性视神经炎(MOG-ON)与水通道蛋白4抗体阳性视神经炎(AQP4-ON)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回顾性研究。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眼科以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眼科诊治的视神经炎患者132例162只眼纳入研究。MOG-ON 42例49只眼,占例数的31.8%;AQP4-ON 90例113只眼,占例数的68.2%。
目的观察4-羟基壬稀酸(4-HNE)刺激人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hRMECs)增生后蛋白表达变化。方法培养对数生长期hRMECs,并将其分为4-HNE刺激组和阴性对照组。4-HNE刺激组加入浓度分别为5、10、20、50 μmol/L的4-HNE培养基,并据此再分为不同浓度亚组;阴性对照组加入等体积无水乙醇(4-HNE的溶剂)培养基。刺激细胞24 h后加入CCK-8孵育4 h,检测吸光度[A,旧称
目的观察慢病毒介导(LV)的微小RNA (miR)-191对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模型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RNV)的抑制作用。方法7日龄C57BL/6J小鼠8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非干预组、LV miR-191 (LV-191 )组、生理盐水(NS)组、LV-绿色荧光蛋白(GFP)组,每组均为16只。参照文献方法建立OIR小鼠模型。12日龄时,LV-191组、NS组、LV-GFP组,小鼠右眼玻
眼科影像学检查是眼部疾病早期筛查、评估和诊断的主要依据。近年随着计算机数据分析能力的提高、新算法研究的深入和互联网大数据平台的普及,人工智能(AI)发展迅猛,成为医学领域辅助诊断的前沿研究热点。AI准确、高效的显著优势在处理图像相关资料中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AI在眼科领域的应用,不仅有助于推动眼科AI研究的发展,也能助力眼科诊断新型医疗服务模式建立,推进防盲治盲的进程。未来眼科AI的研究应综合应用
目的观察丁基苯酞(NBP)对H2O2诱导下RPE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以人ARPE-19细胞系为实验细胞,并将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NBP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完全培养基培养细胞。模型组采用200 μmol/L的H2O2刺激细胞2 h,换液后给予完全培养基培养细胞。NBP组采用200 μmol/L的H2O2及1 μmol/L的NBP共同培养细胞2 h,换液后给予完全培养基联合1 μmol/L的N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