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色化发展的思考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clh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特色化建设要从人才培养定位、课程设置与建设、专业应用能力指标、实践教学与课外活动等几方面着手。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特色化发展
  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要适应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汉语国际推广形势,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灵活设置课程,创新办学机制,以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为根本目标。
  一、人才培养定位
  汉语国际推广是一项国家战略措施,是我国软实力建设的重要方面。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改革精神,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应以汉语语言教学为主体,将汉语与外语结合,语言与文学、文化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构建与国内外人才市场需求紧密联系的专业结构体系和课程体系,探索适应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行业人才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定位的原则,本专业培养具有系统扎实的汉语言文学理论知识和第二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同时具备一定创新能力,能用双语进行教学交流的专门人才。学生毕业后经国家汉办的考试和选拔,可以以志愿者和汉语教师的身份去国外从事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或在国内汉语培训机构、汉语学校及国内外中小学从事教学或教学管理工作,也可以在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员工作,或考研继续深造,在大学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或教学管理工作。
  二、课程设置与建设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且需体现灵活而严谨的特点。
  通识类基础课程:基础通识类课程主要包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两课教育课程以及英语、俄语等外语类公共课程。这里要强调说明的是,鉴于外语对于本专业学生的重要性,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英语课程设置主张多学时,这将大大有利于学生外语水平的提高。此外可以针对人文类学科增设“诗文诵读”、“读书指导”、“写作实训”等实训类基础课程,培养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读、写、说的实践应用能力。
  专业类课程:专业类课程主要围绕汉语言文字、第二语言教学理论、汉语言文学、中外历史文化等几个方面开设,具体来说主要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偏误分析、词义辨析、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文化概况、中西语言文化比较、跨文化交际等相关课程。
  选修类课程:本专业可以开设书法练习、外教口语、语音辩证、公关礼仪、教学才艺、考研专题等一系列选修类课程,以此完善本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实践能力。
  三、专业应用能力指标
  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后,应具备以下基本的专业应用能力:
  1.通用能力指标
  (1)较熟练的计算机文字输入和处理能力,熟练的现代办公技术和较强的办公自动化设备的使用能力,熟练的Word、Excel、PowerPoint软件的应用能力,熟练运用网络获取信息及科技文献检索能力。此项能力主要依托《计算机基础》、《现代办公技术》等相关课程培养。
  (2)各种常用应用文的写作能力,此项能力主要依托《公文写作》等课程培养。
  2.专业应用能力指标
  (1)掌握汉语语音、词汇、语法、汉字基本知识,具备良好的汉语听、说、读、写能力。此项能力指标通过《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偏误分析》、《词义辨析》等课程支撑保证。(2)熟练掌握至少一门外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一定的语言对比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此项能力指标通过《大学外语》等课程支撑保证。(3)了解中国文化,熟悉我国基本国情,了解国家路线、方针,能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观点分析问题。此项能力指标通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文化概况》等课程支撑保证。(4)了解第二语言习得与学习策略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此项能力指标通过《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的课程支撑保证。(5)了解国外主要外语教学法流派的发展趋势以及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此项能力指标通过《对外汉语教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等课程支撑保证。(6)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一般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了解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掌握汉语听、说、读、写的训练技巧。此项能力指标通过《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的课程支撑保证。(7)具有课程设计、教案书写、课堂教学、课外辅导、编写试题的综合能力。能够讲授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课程。此项能力指标通过《对外汉语教学法》的课程支撑保证。
  四、实践教学与课外活动
  1.重视课堂教学实践。根据“应用性、职业型、开放式”人才培养目标的需求,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大部分专业课程可以拿出部分学时进行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索,每一门课可根据讲授内容设置不同的实践教学内容,如对外汉语教学法课程可以依托微格教学实验室,组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课程设计、教案评比、模拟课堂教学、师生点评”等实践教学的一系列活动。
  2.课堂教学实践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课下组织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成立文学读书社团、开展与专业学习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征文比赛、演讲比赛、书法比赛、外语竞赛、诗文朗诵比赛和中外学生联谊活动。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全国语文知识规范大赛”和“全国汉字书写规范大赛”,为今后从事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此外也鼓励学生进行文章写作,对于在国家、省级期刊上发表文章的给予奖励。设立创新学分,鼓励学生在专业学习和实践中有所创新。
  3.充分利用校内实习基地开展实践教学与实习。三年级的学生在本专业校内实习基地国际合作交流处与外国留学生结成帮学对子,辅导留学生学习汉语,帮助外国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四年级的学生去实习基地实习两到四周,完成听课、备课、上课、讲课等全部实习的过程。通过模拟课堂——帮学——教学实习,这个实践的过程,使学生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全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对对外汉语教学的步骤与环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就业找工作打基础。
  4.积极开拓校外教学实践基地与实习基地,把课堂教学延伸到社会实践领域。除本专业的对外汉语教学实习外,学生也可到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秘书部门,或中小学、杂志社、文化学校等进行实习和专业实践。
  参考文献
  [1]蒋可心.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课程设计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3)
  作者简介
  檀晶晶(1982—),女,黑龙江省,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屠海波(1982.1——),女,黑龙江省,讲师,硕士,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字学研究。
  本文系黑龙江东方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应用型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特色化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 HDJG2014005)”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智能用电网络是一种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而形成的用户侧物理信息系统,它以能量信息网关为数据传输中心节点,通过智能终端连接各种用电设备而形成,具备本地计算、数据通信、远
项目一:小浪底森林公园合作项目一、项目概况小浪底森林公园位于国家“AAA”景区——小浪底风景区内,是洛阳市的天然氧吧,由小浪底特区管理委员会实施管理开发。小浪底森林公
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财务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新的社会背景下,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能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本文首先分析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然后指出当前企业管理
[摘要]莫言的小说大多以乡村生活为背景,富有乡村文化和本土气息。本文旨以莫言作品《红高粱家族》为例探究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途径。本文选取莫言的代表作《红高粱家族》一书的葛浩文英译本与原作进行对比,旨在分析《红高粱家族》中所运用的翻译策略,从而总结出莫言作品在海外广为传播的原因。然后,通过资料的搜集探究其他中国当代反映中国文化的文学作品英译本不能被国外大众所接受的原因。最后,文章提出了除了推出文学作品英
随着电能需求量的增长,需要不断扩容机组,提高运行容量,保证电力供应,机组冷热态、运行过程、启动停止阶段,对支吊架技术要求非常的严格.文章针对电厂汽水管道设计中支吊架偏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成熟,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企业进入了一个微利时代.由于市场上卓越品牌日益增多,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教育水平日益提高以及信息化社会带给人们的种种
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从2015年全年的8.1%快速下滑到2016年8月的2.8%.后续月份虽然有所回升,但全年增速只有4.2%,创下了2004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值.但从利润看,2016年制造业利润增
期刊
从耸人听闻的报道说开去rn最近读到有关报道:北京百子湾家园业主委会主任陈凤山连遭恐吓信、泼油漆、泼粪,放骨灰盒等威胁,并被人围殴,尤其是看到那些照片……令人震惊与颤抖
本文的研究内容为明确优化营商环境的必要性以及目前电力营商环境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提出相应的措施,进而提高我国电力营商环境的构建水平.通过本文的研究得知,持续优化电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