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份波兰小麦种子性状分析

来源 :麦类作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abb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波兰小麦籽粒及其品质性状,对52份波兰小麦品种籽粒性状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供试波兰小麦籽粒千粒重变异系数最高为42.27%,其次为粗蛋白、湿面筋含量,变异系数分别为11.47%和11.74%;较高原448,10号的籽粒千粒重提高46.95%,20号的粗蛋白含量提高105.83%,2号的湿面筋含量提高94.31%,这些品种可以作为较高千粒重和籽粒品质的重要种质资源;供试小麦籽粒长度、宽度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籽粒大小可以作为千粒重选择的指标。(2)主成分分
其他文献
尼龙66(PA66)与石墨烯类炭材料的结合可以实现聚合物和石墨烯的协同作用,显示出多功能和高性能,拓展其应用范围。概述了PA66/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详细介绍了石墨烯在PA66改性方面的研究与应用情况,包括提高力学性能、改善导热性能、实现阻燃性能、增强摩擦性能、赋予导电性能等。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趋势。
为解析中4的抗条锈性分子机制,通过转录组测序,以侵染0 h为对照,分析条锈菌侵染12、24和48 h后差异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共获得5151个持续上调表达差异基因,其中,4482个基因获得定位信息(A、B、D染色体组各占30.75%、35.27%、33.98%),669个为新基因(无法确定其染色体位置)。GO功能注释分类将这些基因分成3大类46个亚类,主要涉及催化活性、转运活性、细胞部件、细胞、细胞器、代谢过程、细胞过程、单有机过程等;KEGG通路分析结果显示,获得定位信息的上调表达差异基因主要涉及剪接体
摘要: 纺织品植物染色技艺历史悠久,为了推动其发展,厘清当下研究的薄弱领域及趋势,文章用VOSviewer对现有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发现在植物染色的染料、工艺、面料、应用及发展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植物染材与染色工艺的应用方面太过单一,其面料开发也较薄弱,产销市场方面研究鲜见。因此,建议未来加强可植物染色新型面料的研发,植物染色产品的市场需求及设计应用研究,多学科交叉研究如超声波和微波改
为了解 Sec-1位点缺失对1BL/1RS易位系品质的影响,用 Sec-1位点缺失突变体与郑麦7698多次回交,系谱法辅助分子标记多代选择后得到 Sec-1位点缺失的1BL/1RS易位系(简称 Sec-1位点缺失易位系)和正常1BL/1RS易位系(简称正常易位系),并进行品质性状、抗病性及农艺性状鉴定。结果表明,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和中峰值高度在 Sec-1位点缺失易位系和正常易位系
为研究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在小麦品种中的分布及其对株高的影响,以3个小麦群体(中国冬麦区白粒小麦品种、中国小麦历史品种、春小麦育种材料)共321份小麦品种为材料,检测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的分布频率,并分析比较它们对春小麦育种材料株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检测的321份材料中,共有193份材料含有Rht-B1b矮秆基因,分布频率为60.1%,其中,中国冬麦区白粒小麦品种、中国小麦历史品种、春小麦育种材料中含有Rht-B1b矮秆基因的材料分别有29、77和87份,分布频率分别
为筛选出在不同试验条件下籽粒镉(Cd)低积累且稳定的小麦材料,以2年大田试验获得的籽粒Cd积累存在差异的30份小麦材料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Cd浓度的盆栽试验和不同Cd污染程度的大田试验对小麦材料籽粒Cd积累差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盆栽试验中,小麦籽粒Cd含量随土壤Cd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且在材料间差异明显;聚类分析发现,有7份小麦材料(30389、MY1848、XK066-1、77782、HW2-2、中梁22、绵麦37)在不同Cd浓度下均表现出Cd低积累特性。在成都平原区和川南丘陵区大田试验中,30份小麦材
采用丙烯酸(AA)乳液共混改性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乳液,通过低玻璃化转变温度的AA乳液调控EVA乳液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使其获得较优的热封效果。其次,AA乳液的加入可以调整EVA乳液成膜后作为热封层的力学性能与易揭性,通过涂覆在铝箔表面进行试验,模拟实际应用场景,使其能够满足航空铝合金领域对于易揭保护膜的需求。
1 DON研究概述rn1.1研究意义rn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要“坚持数量质量并重”.随着国内消费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居民膳食结构逐渐由数量温饱型向质量营养型转变,粮油质量
期刊
摘要: 团窠纹是唐代织锦中的一种重要装饰纹样,其现代化发展出现了演变性差、创新性弱、时尚度低等问题。通过分析唐代团窠纹的文化内涵和构成规律,解构团窠纹的外环纹样和中心纹样,利用分裂语法规则将纹样分解成基本的单元形,结合形状文法规则推衍重构,获得新的单元形并进行创新纹样开发,实现唐代织锦团窠纹的现代化设计与应用。文章以立狮宝花纹为例进行现代织锦纹样创新设计,提高了织锦的时尚美观度,在保护团窠纹文化基
以聚四亚甲基醚二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1,4-丁二醇(PTMG-MDI-BDO)为基础体系,采用预聚体法,合成了异氰酸酯基(NCO)含量6%~9%的聚氨酯弹性体.通过改变预聚体中NCO含量,探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