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粳型两系杂交稻部分株型性状的相关分析

来源 :垦殖与稻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cy7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4个不同类型水稻两系不育系与6个不同类型恢复系或常规品种组配F1代组合,通过对杂种一代株型性状间相关系数分析和F1代与亲本相同性状相关系数的计算,初步探索出北方两系杂交稻株型性状的遗传相关方式,为亲本株型选择和F1代株型塑造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主要通过对4号矿点露天采场现状和主要技术要素的分析,提出露天采场主要技术要素的修改方案,解决露天采场延深的问题,以达到延长露采矿山服务年限,提高矿产资源回采率的目的。
采取大区对比试验方法,通过在不同时期施用不同数量"富靠奇"微生物菌剂,分析其对水稻的影响,结果表明:该菌剂对水稻有促进生长、增强抗病性和提高产量的作用,尤以插秧后施用增产
利用铁锰氧化物吸附铅、铬重金属离子,以净化石油开采污染的原水。试验结果表明,铁锰氧化物对Pb^2+、Cr^6+具有较好的吸附,在污染原水中去除率分别达到72.3%和77.5%。拟合结果
李继英系南京市中医院脑血管病中心主任,南京市名中西医结合专家,在多年治疗脑血管疾病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形成了独特的治疗风格.她在治疗中风时:提倡现代医学与传统医
采用控制沉淀速度法,制备前驱体,固相法掺杂钇,合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Mn2-x YxO4,并对其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XRD、红外测试结果表明,随着Y含量的增加,材料LiMn2-xYxO
染色体微切割、微分离与微克隆研究是在近二十多年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染色体研究领域,是细胞遗传学通往分子遗传学研究的直接桥梁,在植物育种领域已被广泛加以利用,用以构建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