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328151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教学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根据新课改“生活即教学,教学即生活”的教学理念,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应该贴近实际生活,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本文在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日常教学实践,发现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于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信息技术教学问题分析
  通过对部分学校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现状的调研和分析,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第一,部分学校和老师对信息技术课没有足够的重视。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部分学校和老师只注重语文、英语和数学的教学效果,对于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只是单纯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效果得不到良好的体现。第二,教学方法不科学。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与日常生活的联系非常紧密,而部分老师采用的仍旧是传统理论课的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将课程内容和生活实际相联系,小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也没有学习兴趣,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生活化教学模式概述
  生活化教学模式,是指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生活的背景之中,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让枯燥的知识“活”过来。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生活经验有限,对于抽象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能够引导学生将抽象的信息技术知识与形象的生活之间建立起联系,能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此外,对于小学信息技术课而言,将学习置于生活的大背景下,能够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体验学科的魅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应用在信息技术教学中
  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施,首先要求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寻找能够辅助教学的生活案例,然后根据课程内容设置问题,让学生在预习中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思考相关问题的答案。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寻找现实生活和教学内容之间的结合点,将学生的生活经验迁移到信息技术课知识的学习中。在课后做好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工作,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一)合理选择生活素材
  对于小学生而言,信息技术课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在教学设计中,老师应该以生活素材为基础,在预习阶段从生活入手,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课程内容,为后续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认识计算机》时,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进行预习,并以“我所认识的计算机”为中心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生活中搜集素材,提出自己的见解,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分享和交流。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也是近几年备受推崇,并且通过日常教学实践的检验证明切实有效的创新型教学方法之一。将情境教学法和生活化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起来,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学习“绘画工具”的时候,可以将不同的工具和实际生活中的某种物品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一种工具的功能和作用。如,画笔工具就像我們平时所用的铅笔,作用也是相同的;图层就是我们平时绘画用的美术本,可以在上面用画笔工具绘制各种各样的图形;染色工具就像绘画时用的彩笔;等。当所有的工具都学习完以后,老师可以让学生画一个生活场景,如,一堂课、一次家庭聚餐等。学生可以围绕这一任务,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主观能动性,从生活场景中发掘灵感和素材,将信息技术知识运用于实践。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学以致用的能力。
  (三)注重课后拓展延伸
  生活化教学模式不仅要应用于课堂教学,还需要在课外拓展延伸中发挥它的作用。例如,在学习了Word相关的内容后,老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个课后作业:用Word软件写一篇日记,分享一下自己最难忘的一天。在学生用Word写日记的过程当中,熟悉了Word使用方法。在后续教学中,比如,学习美化文章的时候,每个学生以自己写的日记为素材进行“加工”,使之成为一件精美的作品,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而言之,小学信息技术是一门注重实践的课程,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影响教学效果。而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应用,不仅能够很好地贴合信息技术课注重实践的特点,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其他文献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线上教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原本只是作为课堂教学补充的线上教学担当起主角任务,成了教学主要形式。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主动学习,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追求最有效的教学效果。小学科学在线上教学也没有落伍。笔者身为一名科学老师,在开展小学科学线上教学过程中,同样在不断摸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本文就小学科学线上教学的有效实施谈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科学课线上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的重要思想,说的就是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以行动去求知,从而达到双手和大脑并用的效果。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运用“教学做合
现阶段,国家在发展,教育工作也需要把握正确的着力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本文就小学阶段科学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
科学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科学知识和社会价值观,使学生掌握科学概念、运用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的教育活动。如何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作为一线的科学老师,我有如下感想。  一、科学课要运用和贯穿“科学探究”理念  探究式教学是在新理念下的科学教学方式,如果科学探究过程只重结果轻实践过程,就会造成老师教学过程的僵硬化、模式化,仍然停留于灌输式教学,先简单地进行知识传授,然后让学生
小学生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龄,对新鲜事物很敏感,探索心和能力都很强,而计算机技术课恰好符合了小学生探索心理,所以保持小学生对计算机技术课的兴趣是开展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是在现实中,很多学生用计算机是为了打游戏、上网看电视,甚至接触了一些不良信息,这样会使得辨别能力不强的小学生遭受有害信息的影响。所以老师在课上要注意引导端正目的和态度,要为学生今后的长远发展考虑。我们列举几个提高小学生计算机学
神经系统中的噪声可分为背景噪声和信号噪声。文章建立具有外部周期刺激和混合噪声作用下的耦合神经振子集群的动力学模型,引入描述神经振子集群整体活动的数密度,推导出神经
文章研究不同频点的无电离层组合模型中时间群延迟(time group delay, TGD)和差分码偏差(differential code bias, DCB)对定位结果影响的差异,给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BDS)双频/三频无电离层组合TGD和DCB改正模型,利用IGS测站数据进行标准单点定位(standard point
对小学生进行思维培养,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利用思维导图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将深入探究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中的运用。  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提升小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所以,老师必须充分运用思维导图,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学习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