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与不用不一样——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走向深度融合的途径与策略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mbsax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挥技术的数学教育价值,离不开技术与数学的深度融合。可以从情境创设、实验探究、流程再造三个方向探索融合途径。在可视化中理解数学本质,在数学活动中提升思维水平,在互动环境中变革学习方式。导数运算、复合函数等教学案例告诉我们,用与不用不一样,而HP Prime以其手持特点、符号计算优势、无线环境构建等,恰可彰显技术于数学教学的独有价值,正成为学习和解决数学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学生视角可探索在技术浸润中自觉寻求技术帮助,教师层面则关注知识境脉、进行活动进阶设计,课程维度离不开技术潜力的挖掘和课程资源的开发。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道家"虚""静"境界的探讨,进而认识<文赋>在对这一境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所涉及的虚静境界在艺术美创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利用电子表格Excel进行二元理想体系精馏过程中的逐板计算,可以快速且准确地得到理论塔板数、加料板位置及每一块理论塔板上的汽液组成.
本文给出了质点组动量矩定理,不同于一般教材的另一种推导方法,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芬兰、以色列及德国先进的教育理念是目前世界公认的,目的都是保持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主要以情境教学法来开展,教学上重体验(做中学),轻考试,以项目式学
<正>基于项目的学习理论及实践起源于美国,早在20世纪初,杜威就从理论上论证了科学探究的必要性,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实践重要性。教育家Kilpatrick于1918年首次提出了基
网络化教学对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中小学的教学阶段、教学组织形式、办学形式和师生关系等都产生了较大的变化,同时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所以,自主地制作能表达自己教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