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评价我国近40年细菌性角膜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变化规律。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Embas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5个数据库。研究现场限定为以医院为基础,人群不限,文献发表时间为1980—2020年,文献研究设计类型为横断面研究,文献中英文不限。2名研究人员遵循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完成文献检索、数据提取及参考针对"率"的方法学评分系统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Q检验和I2检验评估纳入文献的异质性,并依据异质性决定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
【机 构】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眼科学与视觉科学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05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同仁眼科中心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眼科学与视觉科学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我国近40年细菌性角膜炎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药物敏感性变化规律。
方法采用Meta分析方法,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Embas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5个数据库。研究现场限定为以医院为基础,人群不限,文献发表时间为1980—2020年,文献研究设计类型为横断面研究,文献中英文不限。2名研究人员遵循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完成文献检索、数据提取及参考针对"率"的方法学评分系统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估。采用Q检验和I2检验评估纳入文献的异质性,并依据异质性决定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后的率指标完成Meta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27篇原始研究文献,共计50 046例细菌性角膜炎患者入组。随机效应模型Meta分析结果显示,细菌性角膜炎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8%(95% CI:0.24~0.32)。培养阳性细菌中革兰阳性球菌和革兰阴性杆菌占比分别为57%(95% CI:0.52~0.62)和32%(95% CI:0.28~0.37),革兰阳性杆菌和革兰阴性球菌占比分别为8%(95% CI:0.06~0.10)和1%(95% CI:0.01~0.02)。近40年间,我国细菌性角膜炎中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比例呈上升趋势,革兰阴性杆菌比例逐渐下降。其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比例最高,占23%(95% CI:0.17~0.30),其次为铜绿假单胞菌占18%(95% CI:0.14~0.23)、肺炎链球菌占8%(95% CI:0.06~0.12)、金黄色葡萄球菌占6%(95% CI:0.04~0.08)、棒状杆菌占4%(95% CI:0.03~0.07)以及大肠杆菌占4%(95% CI:0.02~0.06)。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显示,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莫西沙星、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高度敏感;铜绿假单胞菌对妥布霉素最敏感,大肠杆菌对氧氟沙星最敏感。
结论近40年间我国细菌性角膜炎中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比例呈上升趋势,革兰阴性杆菌比例逐渐下降。目前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我国细菌性角膜炎感染常见的致病菌,各种菌属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均有下降趋势,应根据药物敏感性结果正确选择敏感抗菌药物治疗。
其他文献
胃癌根治术后标本规范化外科处理是胃癌规范化诊疗的重要环节。其能反映标本中淋巴结的准确数目和详细分布,为术后精准、规范的病理报告奠定基础;同时可以评估出术中清扫淋巴结的范围、切缘的安全性、手术是否规范(是否执行enbloc整块清扫原则)等,是手术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也能为后期相关研究提供精准的研究样本,而且还是年轻外科医师临床技能训练的重要途径。胃癌术后标本的外科处理需要规范的内容包括标本处理人员、处理流程、切缘送检、淋巴结分拣、标本剖开后的测量、生物标本的留取、记录数据的保存等。推广胃癌根治术后标本规范化
强脉冲光(IPL)疗法是临床上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及MGD相关性干眼的物理疗法之一,近来日益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IPL治疗MGD及其相关干眼的原理主要是利用宽谱非相干光的光热效应、热辐射效应、杀菌、抗炎、光调节和恢复局部低氧环境等作用改善睑板腺及眼表的微环境,降低眼表组织中炎性因子水平,进而改善泪膜稳态、减轻睑缘炎症状态,达到治疗MGD及MGD相关干眼和减轻眼表疾病的眼部症状和体征的目的。作为近年来一种全新的MGD及其相关干眼的治疗方式,IP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逐步得到了认可。然而,目前由于I
目的制备特异性抗镰刀菌鸡卵黄抗体(IgY)并检测其对温度和pH的耐受性及抗真菌作用。方法取22周龄莱杭母鸡18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9只。制备灭活镰刀菌丝悬液,将菌丝浓度2×107菌落形成单位(CFU)/ml的菌悬液与弗氏完全佐剂等体积混合充分乳化后,对实验组莱杭母鸡进行免疫,每只鸡注射1ml,2周后换为弗氏不完全佐剂加强免疫。在免疫后的第5~16周每周收集卵黄,用硫酸铵盐析法制备IgY,将得到的蛋白溶液放入冻干机中制作成冻干粉,4℃保存。以质量分数0.9%氯化钠溶液代替菌
目的研究快速、精确获取小鼠角膜神经三维(3D)图像及其参数的技术方案。方法选取SPF级雌性C57BL/6小鼠4只,吸入过量乙醚麻醉后使小鼠安乐死,立即在解剖显微镜下获取具有完整角膜缘的角膜4个,经过常规固定、透膜和抗β-Ⅲ微管蛋白荧光抗体标记后整铺片处理。在高分辨率去卷积显微镜下采用科学互补性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探测器捕获图像,通过显微镜系统自携带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3D去卷积运算,Z轴数据平面投影以及自动拼接处理得到完整的角膜神经纤维3D图像。采用交互式显微图像分析软件Imaris的丝状追踪模块中的自动检
目的比较DX保存液与甘油保存液对人角膜基质透镜的保存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2—5月于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青岛眼科医院在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中取出的中高度近视患者30例60眼的完整角膜基质透镜标本,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标本分为正常对照组、DX保存液保存1d组、DX保存液保存1周组、甘油保存1d组、甘油保存1周组和甘油保存2周组,每组10个标本。采用锥虫蓝染色法检测不同保存方法角膜基质透镜细胞死亡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角膜基质透镜形态结构的完整性;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保存的角膜基质透镜超微结构。结果D
目的研究角膜上皮细胞是否存在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活化的蛋白激酶(AMPK)磷酸化及真菌对角膜上皮细胞AMPK磷酸化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取人永生化角膜上皮细胞系,采用实时无标记细胞多功能分析仪筛选AMPK激动剂5-氨基-4-甲酰胺咪唑核糖核苷酸(AICAR)(100、300、500和1000μmol/L)和抑制剂化合物C(10.0、12.5、15.0、17.5和20.0μmol/L)对角膜上皮细胞作用的安全浓度范围。以单纯角膜上皮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角膜上皮细胞与孢子共培养作为孢子对照组,
目的探讨昼夜节律变化对视黄酸相关孤儿受体(RORs)表达量及RORs激动剂SR1078对角膜上皮创伤修复的影响。方法选取SPF级6~8周龄C57BL/6雌性小鼠228只,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中180只小鼠分为昼夜节律正常组、全昼组、全夜组、昼夜颠倒12h组和昼夜颠倒3周组,每组36只。将剩余48只小鼠采用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磷酸盐缓冲液(PBS)对照组和SR1078组,每组24只。按照分组,将小鼠置于可控制光照(光照强度300lx)及黑暗时间的节律箱中,其中昼夜节律正常组、PBS对照组和SR1078组节律箱的
目的以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作为参照,评估中文版干眼症状评估(SANDE)问卷在人群中的适用性。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于2020年6月将上海市虹口区某中学323名在校高中生纳入研究。采用OSDI问卷及中文版SANDE问卷进行干眼症状评估并计算评分。根据OSDI评分分为正常对照组87人、轻度干眼组82人、中度干眼组87人和重度干眼组67人。采用Cronbachα系数评估2种问卷的内部一致性;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不同严重程度干眼组间的SANDE问卷评分差异以评价区分效度;采用S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