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而有意 活而不乱

来源 :陕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band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江苏省许多地区目前正在实践探索“活动单导学”模式,那么,什么是“活动单导学”模式?活动单导学就是以“活动单为学案,活动为载体,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语文教学是一个引导学生进行语文实践的动态生成过程,而“活动单导学”模式既能够为学生构建一个自主、体验、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又能够让语文课堂成为师生心灵对话的舞台,让老师成为每一位学生心灵话语的倾听者,让语文学习成为一种快乐,一种享受,一种成就……
  
  一、活动单“开源、引水”
  活动单导学首先老师要精心备课,为学生进行语文活动制订出人手一份简洁、明晰的“活动单导学”学案。老师理解把握教材要到位,根据学习目标列出期待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和能力点,如字词点、句段点、思维点、生成点、练笔点等等。制订活动单时可以根据课文的中心语句或中心词,以便“以衣带领”。例如《小稻秧脱险记》就可以抓住一个“险”字制定出“遇险、脱险、脱险以后”这样的活动单。也可以抓住课文的“神”来制定活动单,例如《厄运压不跨信念》就可以让学生“体会初次创作之艰辛、痛失书稿之坚强、重写《国榷》之执著”这条线来品位谈迁在逆境中顽强的意志和毅力。
  活动单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的难度,有一定探究的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并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的时间等等。其次还要让学生充分地预习并整体感知文本。
  二、活动“活而不乱”
  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要根据不同的课文组织不同的形式:一是所有小组进行同一活动,活动中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抒己见。例如,在上《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时,我制订了活动:熟读1~6小节狐狸被老虎逮住蒙老虎这一部分,读好表达狐狸之狡猾的词语并用你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有的同学就在互相读课文后,请对方指正自己读得不好和感情处理不准确的地方;有的在自问自答“扯着嗓子是什么意思呢?应该是拉长的意思吧”,说着还自己用手捏着嗓子试试……看着面前一个个充满灵性的学生,让我真切体会到精彩的课堂就是学生自由生命体验的过程。用传统的眼光来看,这样的活动有点“乱”,但这“乱”却展现了学生主动学生的生命活力。
  二是不同小组进行不同的活动,虽然是不同的活动,其内容却又紧密相连。例如:我在教《雨后》这篇课文时,将全班分成四大学习小组,每一组负责一小节,这样让学生有了自主学习和发挥的空间。在成果展示时一个学生问被分到任务的学生:小哥哥摔跤了为什么要说“糟糕”?该组学生答:因为他怕回家被爸爸妈妈骂。这个同学又接着问:可是小哥哥怕挨骂了为什么还非常欢喜和兴奋呢?那一组的另一个学生很快回答:因为他觉得自己这个跟头实在是摔得痛快、摔得爽,即使挨骂也值得。顿时教室里一片掌声,这掌声不但是因为这位同学回答精彩,也因为大家都有切身体会、身临其境之感,也想去摔这么痛快的一跤了。这一堂课高潮迭起、活而不乱,同学们不断地表达他们的所疑、所思、所获。整堂课学生们始终没有丝毫疲惫厌倦,反而愈发沉浸其间,兴奋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三、导学“引而不发”
  活动单导学的精髓策略就是变“教学”为“导学”,老师不能再一味地用自己的一桶水去“灌溉”学生,而是用自己的一碗水去引导学生的一桶水,进而引导学生自己挖井、开河、通江、达海,引得百川活水来。这种澎湃的课堂生命活力一经引导而激发,语文课堂就会成为学生主动学习、自由思想、快乐发展、灵性飞扬的舞台。
  例如,在进行《二泉映月》活动的引导时,老师就注意了导语的引而不发、张弛有度、精炼干脆。整个课堂老师就讲了六句话。其课堂的精彩程度却让所有听课老师都有喝了鸡汤一般鲜美的感觉。1.在二泉映月的乐曲声中,老师直奔主题:听着优美的乐曲,让我们自由朗读课文的3~4自然段,感受阿炳坎坷的经历,完成活动一。2.在小组进行朗读展示时,老师觉得学生读得还差那么一点点,就适时地参与进来说:他们这一组虽然读得流利,但还没有读出阿炳的思念,我想来读一读。老师刚读完,另一组的学生就站起来挑战老师朗读了。3.琴声代表心声,你们从这首经典的乐曲中感受到什么,默读第五自然段,领悟乐曲丰富的内涵,完成活动二。4.当一个学生点评其他组的同学读琴声代表心声不够高昂激荡时,老师说:大家读得都很好,为了表达势不可挡的琴声,我想邀请全班一起来读。5.进入检测反馈阶段,老师说:现在我们再次感受一下,阿炳卖艺的艰难过程,完成检测反馈:用一段话写下来:炎热的夏天,骄阳似火, 。寒冷的冬天,大雪纷飞,。6.在学生深情地朗诵自己的练笔后,老师说: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阿炳用人生而铺成的乐曲。所有的学生入情入境、如痴如醉听得泪光闪闪。
  活动单导学之魂就是教师走下“讲坛”,成为学习的一分子,成为平等对话中的首席。把课堂教学时间交给学生,老师走下讲台,老师融入了学生当中,在这里,老师也是学生,学生也是老师,学生可以尽情地表现,自由地发挥,在众人面前展示自我,展示价值,展示成功。的确,“活动单导学”让语文课堂绽放生命的活力,让学生尽享生命的狂欢。(作者单位 江苏省如皋市磨头镇磨头小学)
  责任编辑 杨博
其他文献
本学期以来,我校积极探索了“支架探究教学”模式改革。其基本操作程序是:支架引导——梯次探究——运用质疑。在近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通过支架引导的模式之一——“方法性先行组织者”(简称“方法性组织者”)实施课堂教学,取得了明显效果,受到同行的普遍赞誉。所谓“方法性组织者”,就是教师提供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并在自学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  一、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是语文教学的基础  华东师大的钟启泉教授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低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中年级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高年级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出的习作感情真实。”这段话突出了作文教学的核心理念。可见语文课程标准从习作的内容到形式,主张多一些自由,开放,少一些束缚限制,由写自己的话到自由表达再到个性化表达。怎样用这一理念指导作文教学呢?  一、开放作文教学内容  传统的作文教学只重视课内作文的训练,课标指出“
期刊
学生在教学中的情感态度,直接影响教育教学质量,而学生的情绪变动又常常受制于教师的管理方式和教学情感。作为教师,我常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态度?这些思考,在长年累月的教学管理中付诸实践,像春雨滋润大地,像树木沐浴阳光,我和学生们在欢快和谐的氛围中奋力追求着教学的梦想。  一、个体生命需要获得尊重。  教师要抓住学生的“需要”,激发学生的热情,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
期刊
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是目前中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班主任工作中面临的一大难题。对这些学生实施教育,不能简单等同于完整家庭的学生,必须要赋予他们更多的爱心和耐心,要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和爱护,促使他们身心得以健康地发展。  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对单亲家庭学生的教育引导取得了一些成效,其中单亲家庭学生小玲的成长最具代表性。小玲刚进我班时,胆怯而自卑,单薄的身体常常蜷缩在座位上,不自信的目光怕与老
期刊
一、现状分析与策略  在初中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我发现刚踏入中学的七年级学生就在英语学习上出现了严重的两极分化现象。确切地讲,这种两极分化在小学时已形成,在进入中学后进一步恶化。  对此我进行了调查,发现出现两极分化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对记忆大量的词汇感到力不从心,以致出现畏难情绪,怕读怕背。这些过不了词汇关的学生久而久之便丧失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继而就是完全放弃学习,这是多么的令人痛心。  而现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和有效教学指导下,各个学校都在进行着课程改革。但现实情况是呼声高效果低,重视理论学习,忽视课堂实践;口头上是课程改革,实际上是应试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说与做不统一,教学方法单一,不关注学生,课堂上只是自己传授知识,忽视学生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忽视学生知识的建构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教改。随着改革的深入,理论不能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行为成为了最为突出的问题。  课改究竟怎样改,
期刊
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随着教育现代化硬件设施的达标与普及,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如何科学合理在数学课堂中使用它,目前已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工作,就不同数学课堂中如何使用多媒体技术作一初步的探讨。  一、
期刊
【设计理念】  语文教学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拓宽语文教育的渠道,构建开放的课堂,应该引导孩子走进生活、走进社区。目前作文教学容易忽视儿童的生活视野,学生的写作无目标、无对象,大部分习作是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老师讲评的着眼点,也主要是习作的思想与描写的具体化,偏重于提纲式技能的指导。小学写作是练笔,我们尝试作文交际活动,帮助学生寻找写作的源头活水,在社区生活与写作之间寻找融合点,以探寻银杏文
期刊
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县区教研室作为基层教学研究单位,明确工作性质,任务准确定位,选好工作突破口有所作为,是课改工作实践之要求,也是教研使命之使然。我县教研室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教学研究的全局,坚持为教育决策和教育教学实践双重服务的职能,坚持以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坚持以面向学校服务师生的教研行动为抓手,积极创建充满生机、有序、高效的教科研运行机制。   一、课改行动,坚持课堂教学模
期刊
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掌握计算机技能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计算机课程已经作为各个专业必修课之一。但目前计算机教学,不同程度地存在课程设置相对滞后、理论教学繁重、实践操作能力薄弱、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较差等问题。因此,我们更应重视计算机课的教学实际效果,从以下几个方面立足本位。    一、课程设置的误区  近几年,课程设置不够科学,致使培养出的学生“长不像冬瓜,短不像葫芦”。主要表现在:第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