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上游水域土著鱼类组成及体重与可量性状关系研究

来源 :渔业现代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_h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黄浦江上游河道水域中的土著鱼类种类结构及体重与可量性状关系,2013年3月-5月在黄浦江上游河道中对土著鱼类进行了调查分析。测定全长、体长、头长、吻长、眼径、眼间距、体高、尾长、尾柄长、尾柄高等10个形态学可量性状指标以及体重,并利用线性回归和幂函数回归拟合了体重与形态学可量性状的关系。结果显示,共捕获鲤形目、鲈形目和鲇形目3个目中的鲤科( Cyprinidae )、鲿科( Bagridae )、鳢科( Channidae)、塘鳢科( Eleotridae)等4科12属14种土著鱼类。黄浦江上游河道
其他文献
龙虾养殖是应对目前捕捞业无法满足消费而造成进口需求不断增加的一个可行战略。在印度尼西亚,已建立起了支撑当地龙虾养成产业的一个有活力的龙虾叶状幼体产业。事实表明,水深
厌氧消化,或通过提供产酸物质驱使就地进行异养脱氮或可直接产出可燃烧甲烷,因此是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产生的固体废物所包含的潜在能量加以利用的一种方法。在本研究中,通过测量
富含硫酸盐半咸水养殖淤泥(BAS)的厌氧消化是减少环境负面影响并出产沼气的有效方法。然而,在半咸水养殖淤泥厌氧消化期间对电子受体的利用机制,硫酸盐、硝酸盐和亚硝酸盐浓度的
设计一套虾池自动投饲装置,初步解决了虾池自动投饲问题。提出非接触定位、测距定位和接触定位三种投饲装置自动沿岸行驶方案,并对不同方案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对机械执
在一个零换水生物絮团系统中,对培育糠状幼体1和后期幼体5生长阶段之间的凡纳滨对虾孵化场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对两种有机碳源(糖蜜和葡萄糖)作了评价,并对补充碳源实验组和对照组
采用二氧化碳(CO2)对罗非鱼进行麻醉,以麻醉时间、复苏时间为指标,探讨CO2浓度、水温、浸浴时间对罗非鱼麻醉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水温25℃、浓度0.41~1.13 mg/L时,随着浓度
采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MBR)处理水产养殖废水,对处理过程中MBR膜污染的特征进行研究。首先,选取污泥浓度(MLSS)、水力停留时间(HRT)和曝气量这3个与膜污染有密切关系的变量,通过
从罗非鱼的生长性能和强壮性角度调研了在基于生物絮团技术的系统中养殖生产尼罗罗非鱼仔鱼的效果。亲鱼分别放养在应用生物絮团技术和不应用生物絮团技术(对照系统)的系统中繁
本研究对台湾南部热带地区的3个大量养殖桡足虫的室外养殖塘进行了描述。这些池塘系统是专为培养和收获桡足类而设计的,在该地区桡足类通常用作鲶科鱼类养殖生产所必需的活饵
本研究旨在调研人为噪声对大西洋鳕亲鱼产卵性能的影响,以及通过将皮质醇作为一个生物指标调研人为噪声对大西洋鳕应激反应的影响。结果显示,包含从100~1000Hz范围内的线性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