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应关注的问题

来源 :体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bne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场地狭小、器材匮乏是很多学校事实存在的问题。新课程标准中课程资源的开发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思路。如何根据地方的经济和文化特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运动传统,在“人力资源”、“体育设施资源”、“课程内容资源”、“自然地理资源”等方面进行合理的开发,本期焦点问题老师们从不同角度对此问题进行了讨论。
  
  就体育课程而言,体育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内外因素和条件的总和。根据体育课程资源的功能和特点,体育课程资源可分为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和体育课程条件资源。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主要包括体育知识、经验、技能、运动项目等,而体育课程条件资源主要包括体育师资、场地设施、体育器材、体育书刊资料等。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在整个体育教学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突出表现为它是体育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五年多的课程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何提高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科学性和时效性,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
  
  对于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来说,课程内容的设置无疑是影响他们主体性发挥的首要因素,如果课程内容无法同他们的生活与内心产生共鸣,那么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就无从谈起,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健康与体质的提高,个性、情感与社会性的发展自然也无从谈起。因此,我们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他们发展的需求。
  另外,学生的经验是非常重要的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因为它们直接源自学生真实的生活,有些内容资源甚至可以说是学生集体智慧的象征。如果我们能够通过体育教学进行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将对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产生积极的影响,尤其可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不仅应是教师发挥创造性的过程,同时也应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是学生发挥主体性的过程。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我们应努力做到与学生的直接经验相结合,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与学校课外体育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效地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
  
  二、能够以运动技术教学与身体锻炼为载体,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与发展学生的身体既是体育课程的重要目标,又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同时也是实现体育课程其他目标的主要载体。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所开发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技术性和运动实践性。运动技术是教与学的基点,是运动乐趣的承载物,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一定的技术难度,才能更好地为健身服务。学生只有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与运动参与过程中,才能获得真实而丰富的情感体验,也只有在运动参与中,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才能得到有效的锻炼。如果开发选择的教学内容没有一定的技术性,也就无需老师教了,那么我们的体育课也就自然成了学生自由活动的课堂了。当前有些体育教师开发的课程教学内容几乎没有什么运动技术可言,如把扫把“开发”成战马,让学生骑着扫把跑,还启发学生把扫把开发成哈里波特的魔法扫把,让学生骑着扫把满操场追逐。这是不符合体育课程内容的性质和特点的。因此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我们必须关注课程内容的技术性、教学过程的运动实践性、健身性,这是一个关系到体育课程的性质,体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以及体育课程改革方向的大问题。
  
  三、重视体育课程内容资源教育因素的开发、利用
  
  学校体育对学生的教育作用是全方位的,蕴藏着极大的潜力和深刻的内涵。促进智力发展,优化个性品质,培养审美情趣,丰富体育情感,促进社会性发展等都是体育教育功能的体现,然而任何事物功能的发挥都是有条件的,学校体育教育功能的发挥也不例外,它需要以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中所具备的教育因素为依托。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教育因素一方面体现在体育教学内容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及内涵的价值上,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该内容在学生体育运动过程中所能发挥的教育功能上。例如武术、风筝等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征的体育文化项目,本身就蕴涵着丰富而深刻的民族文化要素,学生对这些项目的学习、运动参与的过程其实就是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过程。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豪感有着特殊的功能。又如足球、篮球等当代流行项目,他们除了具有鲜明的时代文化特征外,学生通过学习和运动参与还有助于培养他们顽强、果敢、自信的个性品质以及团队合作意识。注重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中教育因素的开发与利用既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又是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是体育应有之意。
  
  四、重视隐性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利用
  
  更加关注隐性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重要方面。所谓隐性体育课程内容,就是指隐藏在体育知识、技术、技能里的那些关于体育情感、体育精神、体育意识以及学生人格(心理、性格、社会化)教育等方面的内容。隐性体育课程内容具有极强的教育价值,对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个性品质、社会适应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但隐性课程内容也具有隐含性、不确定性等特点。因此体育教师要通过有意识的、多样的教学实践活动将体育课程内容中隐含的、不确定的课程内容开发出来,呈现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中。
  
  五、注重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程序完整性和系统性
  
  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该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而不仅仅是一件简单的教学内容的选择问题,它还关系着体育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的组织开展,教法的选择,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以及对教学的评价等。因此,在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其开发、利用的程序完整性和系统性。其中,尤其要注意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实施利用过程中的可行性和可评价性。可行性就是所开发的体育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符合教师的教学能力,符合学校的实际需要和学校所具备的实际条件。可评价性就是指根据课程内容制定的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可以进行检查和评价。当前我们有些体育老师对体育课程内容资源的开发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然而当这些教学内容进入课堂时,则出现了很多问题,有时教师教的力不从心,学生学的也很吃力;有时课堂教学缺乏明确的目标,学生学无所得,课堂教学如“走马观花”。之所以这样,原因就在于我们忽视了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利用过程的程序完整性和系统性。
  
  参考文献:
  1.毛振明.体育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
  2.杨贵仁.中国学校体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7.
  3.宋尽贤,毛振明等.明确课程性质 把握教学规律 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学校体育,2007(1).
  4.王虎,苏蕊等.体育课程资源的内涵及其开发利用问题分析[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6(6).
其他文献
多数学校由于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大型的体育器材均安装在室外。这些器材在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做好器材的检修与保养工作,不但能够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而且还可加大器材使用的安全系数,避免无谓的伤害事故的发生。    一、随时检修    1.深埋地下的铁(木)支架或固定底盘  许多大型器材需要牢固固定于地下,并且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如篮球桩、肋木、秋千、爬梯等。如有松动或底盘固定不稳等,
卡片评价方法就是指对学生的体育学习在一段时间内用卡片的形式进行评价的方法,到期末再对积累的卡片进行综合,得出终结性评价。卡片评价是类似评语的评价,以卡片为载体把信息传达给学生。    一、卡片评价的优点    1.即时性   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打破“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体育教学评价模式。要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转向学生在体育学习的过程。
一、游戏目的    1.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等素质。  2.提高学生的奔跑能力和心肺功能,判断能力和手臂力量。  3.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    二、游戏准备    一个沙包,场地如图; 代表鸭子, 代表猎人,四个角的弧形内是岸上。    三、游戏方法    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鸭子队和猎人队。第一组鸭子队成横队站立三个方框的地方。第二组猎人队成散状站在对面(图1)。    游
信息化社会的编辑活动具有其独特的信息化特点.现代编辑活动一方面有别于社会其他个体的信息活动,当今信息时代又赋予编辑活动以信息化特征.现代编辑活动的信息化特征归纳为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或达到某一个特定的教学目的,在坚持教学原则、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所采取的方式办法。下面通过两个案例,讨论教学策略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行为与心理的影响。  [镜头一]:一节800米的测验课,李静同学在跑的途中停了下来。考虑到李静同学体育运动基础较好,也出于关心爱护学生的日的,教师就问她停下来的原因,她没有回答。老师便问她是否可以重新测验,李静同学犹豫地慢慢回到跑道上。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