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进行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及厄洛替尼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收集本院肿瘤科一线治疗后复发的NSCLC患者58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多西他赛组22例,培美曲塞组19例,厄洛替尼组17例。分别评价三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汇总治疗成本,运用药物经济学原理进行成本—效果分析。结果:三组的疾病控制率(D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厄洛替尼组与多西他赛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西他赛组、培美曲塞组及厄洛替尼组的成本—效果比(C/E)分别为372.16、528.66和430.51。以多西他赛组为参照,培美曲塞组及厄洛替尼组相应的增量成本—效果比(△C /△E)分别为848.90及472.09。结论:多西他赛治疗成本最低,但副作用相对较大,厄洛替尼无论在成本投入还是副作用发生率方面都具有相当的优势。
【关键词】 多西他赛; 培美曲塞; 厄洛替尼; NSCLC; 成本—效果分析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9.099
2007年《中国肺癌临床指南》指出:肺癌是中国的第一大癌,最新资料显示,我国肺癌的调整发病率已高达61.4/10万。更令人忧虑的是,肺癌发病率仍呈现着不断攀升的趋势,2015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75%~80%[1],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化疗,但只有10%~15%的局部晚期患者、不到5%的IV期患者可达到临床完全缓解。所以,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后复发的比率居高不下,二线方案目前主要为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及EGFR—TKI,现已证实其疗效优于最佳支持治疗,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本文着重利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三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本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5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多西他赛组、培美曲塞组及厄洛替尼组,其中多西他赛组22例,男9例,女13例;中位年龄57岁(41~71岁);病理类型:腺癌10例,鳞癌12例;分期:Ⅲb期8例,Ⅳ期14例。培美曲塞组19例,男11例,女8例;中位年龄59岁(45~69岁);病理类型:腺癌10例,鳞癌9例;分期:Ⅲb期8例,Ⅳ期11例。厄洛替尼组17例,男7例,女10例;中位年龄61岁(43~74岁);病理类型:腺癌6例,鳞癌11例;分期:Ⅲb期9例,Ⅳ期8例。所有患者诊断均经病理学证实,且均接受标准一线化疗至少1疗程。全部患者体力状态(PS)评分≤3分,预期生存时间≥3月。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无化疗禁忌证。影像学检查明确存在可客观评价的病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期、PS评分、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多西他赛组:多西他赛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75 mg/m2,静脉点滴,第1天;培美曲塞组: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00 mg/m2,静脉点滴,第1天,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21 d;盐酸厄洛替尼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150 mg,口服,1次/d(该组患者未住院治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价 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近期疗效判定[2]。完全缓解(CR):病变完全消失,超过1个月;部分缓解(PR):肿块缩小30%以上,不少于4周;疾病稳定(SD):肿块缩小未超过30%或增大不超过20%;疾病进展(PD):病变增大20%以上或出现新病灶。RR=CR+PR,DCR=CR+PR+SD。
1.4 成本构成 在药物经济学理论中,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无形成本。本文为了便于确定成本,只计算患者直接成本,其患者总成本(C)构成为:药费、辅检费及其他费用。
1.5 成本—效果分析 采用成本与效果的比值(C/E)来表示每获得1份效果所需要的净成本,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寻求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时成本最低的治疗方案[3]。△C /△E代表一种治疗方案与另一种方案比较而得到的结果,比值越低,则表明每增加一个单位所需追加费用越低,方案实施意义越大[4]。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比较 三组之间的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0.789,P=0.712)。D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6.946,P=0.031),两两比较,厄洛替尼组与多西他赛组检验结果: 字2=7.653,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三组治疗方案的成本构成 三组2个疗程的总费用分别为11842.1元、25042.5元及32920.8元。见表2。
表2 三组治疗方案的成本构成比较 元
2.3 三组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多西他赛组、培美曲塞组及厄洛替尼组的C/E分别为372.16、528.66和430.51。以多西他赛组(低成本)为参照,培美曲塞组及厄洛替尼组与之对比△C/△E分别为848.90及472.09。在卫生经济学研究中,当不同药物治疗方案之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5]。因此,本处有效率均指DCR。见表3。
表3 三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3 讨论
二线治疗是一线治疗失败后所给予的治疗方案[6],目前FDA批准的非小细胞肺癌共有四种二线治疗药物:包括两种细胞毒药物(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和EGFR—TKI(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7]。
本研究结果提示,三种治疗方案的RR无统计学差异,但厄洛替尼组与多西他赛组的D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据此进一步进行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多西他赛组的成本—效果比较低,以多西他赛组为参照,培美曲塞组每增加1个单位疗效需多花费848.90元,而厄洛替尼组每增加1个单位疗效需多花费472.09元。 有研究表明,多西他赛与培美曲塞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相近,但培美曲塞的血液学毒性明显低于多西他赛[8]。经全球Ⅲ期大型临床验证,厄洛替尼(特罗凯)可显著延长晚期NSCLC患者生存期,为各种类型晚期NSCLC患者的二线标准靶向治疗药物[9—10]。厄洛替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多西他赛及培美曲塞,主要表现为皮疹。
综上所述,多西他赛在治疗成本方面无疑是最经济的,但副作用较大,而无论厄洛替尼还是培美曲塞,在以多西他赛为对照情况下,想获得疗效的提升均要付出较大的经济代价,从提升DCR角度及较轻的副作用方面,厄洛替尼无非是较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汪瑞,童建东,袁昕,等.TSGF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11(11):860—861.
[2] 陈智伟,廖美琳.RECIST标准在肿瘤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2004,13(10):617.
[3] 谢木木,庄捷,孙红.两种联合降压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J].海峡药学,2010,22(3):206.
[4] 邱世龙,潘光松,陈文力.我国药物经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药房,2002,13(10):598.
[5] 杨镇,刘美娜.精神分裂症的经济负担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3,22(2):28.
[6] Thomas E S,Mark A S.Current treatments for advanced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Proceedings Am Thoracic Society, 2009,6(2):233—241.
[7] 程颖,李鑫,刘文超.现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策略[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5):1016.
[8] 刘赞,武玮,唐俊舫,等.培美曲塞二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刊,2011,46(2):60.
[9] Douillard J Y,Kim E, Hirsh V,et a1.Gefitinib(IRESSA) versus docetaxel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retreated with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A randomized open—label phase III study(INTEREST)[J].J Thorac Oncol,2007,2(suppl 4):S305.
[10] Shepherd F A,Pereira J,Ciuleanu T E,et a1.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erlotinib in patien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 following failure of 1st line or 2nd line chemotherapy.A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f Canada Clinical Trials Group (NCIC CTG) trial[J].J Clin Oncol,2004,22(Suppl14):7020—7022.
(收稿日期:2012—06—25) (本文编辑:王曼)
【关键词】 多西他赛; 培美曲塞; 厄洛替尼; NSCLC; 成本—效果分析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9.099
2007年《中国肺癌临床指南》指出:肺癌是中国的第一大癌,最新资料显示,我国肺癌的调整发病率已高达61.4/10万。更令人忧虑的是,肺癌发病率仍呈现着不断攀升的趋势,2015年,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肺癌大国。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肺癌总数的75%~80%[1],目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化疗,但只有10%~15%的局部晚期患者、不到5%的IV期患者可达到临床完全缓解。所以,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化疗后复发的比率居高不下,二线方案目前主要为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及EGFR—TKI,现已证实其疗效优于最佳支持治疗,能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本文着重利用药物经济学原理对三种治疗方案进行成本—效果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5月—2012年5月于本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58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多西他赛组、培美曲塞组及厄洛替尼组,其中多西他赛组22例,男9例,女13例;中位年龄57岁(41~71岁);病理类型:腺癌10例,鳞癌12例;分期:Ⅲb期8例,Ⅳ期14例。培美曲塞组19例,男11例,女8例;中位年龄59岁(45~69岁);病理类型:腺癌10例,鳞癌9例;分期:Ⅲb期8例,Ⅳ期11例。厄洛替尼组17例,男7例,女10例;中位年龄61岁(43~74岁);病理类型:腺癌6例,鳞癌11例;分期:Ⅲb期9例,Ⅳ期8例。所有患者诊断均经病理学证实,且均接受标准一线化疗至少1疗程。全部患者体力状态(PS)评分≤3分,预期生存时间≥3月。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无化疗禁忌证。影像学检查明确存在可客观评价的病灶。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分期、PS评分、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多西他赛组:多西他赛注射液(齐鲁制药有限公司)75 mg/m2,静脉点滴,第1天;培美曲塞组:注射用培美曲塞二钠(江苏豪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500 mg/m2,静脉点滴,第1天,两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21 d;盐酸厄洛替尼片(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150 mg,口服,1次/d(该组患者未住院治疗)。2周期后评价疗效。
1.3 疗效评价 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近期疗效判定[2]。完全缓解(CR):病变完全消失,超过1个月;部分缓解(PR):肿块缩小30%以上,不少于4周;疾病稳定(SD):肿块缩小未超过30%或增大不超过20%;疾病进展(PD):病变增大20%以上或出现新病灶。RR=CR+PR,DCR=CR+PR+SD。
1.4 成本构成 在药物经济学理论中,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无形成本。本文为了便于确定成本,只计算患者直接成本,其患者总成本(C)构成为:药费、辅检费及其他费用。
1.5 成本—效果分析 采用成本与效果的比值(C/E)来表示每获得1份效果所需要的净成本,目的在于通过分析,寻求达到某一治疗效果时成本最低的治疗方案[3]。△C /△E代表一种治疗方案与另一种方案比较而得到的结果,比值越低,则表明每增加一个单位所需追加费用越低,方案实施意义越大[4]。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比较 三组之间的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字2=0.789,P=0.712)。D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6.946,P=0.031),两两比较,厄洛替尼组与多西他赛组检验结果: 字2=7.653,P=0.0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他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 三组治疗方案的成本构成 三组2个疗程的总费用分别为11842.1元、25042.5元及32920.8元。见表2。
表2 三组治疗方案的成本构成比较 元
2.3 三组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多西他赛组、培美曲塞组及厄洛替尼组的C/E分别为372.16、528.66和430.51。以多西他赛组(低成本)为参照,培美曲塞组及厄洛替尼组与之对比△C/△E分别为848.90及472.09。在卫生经济学研究中,当不同药物治疗方案之间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时,采用成本—效果分析[5]。因此,本处有效率均指DCR。见表3。
表3 三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3 讨论
二线治疗是一线治疗失败后所给予的治疗方案[6],目前FDA批准的非小细胞肺癌共有四种二线治疗药物:包括两种细胞毒药物(多西他赛、培美曲塞)和EGFR—TKI(吉非替尼或厄洛替尼)[7]。
本研究结果提示,三种治疗方案的RR无统计学差异,但厄洛替尼组与多西他赛组的DC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据此进一步进行药物经济学的成本—效果分析,多西他赛组的成本—效果比较低,以多西他赛组为参照,培美曲塞组每增加1个单位疗效需多花费848.90元,而厄洛替尼组每增加1个单位疗效需多花费472.09元。 有研究表明,多西他赛与培美曲塞二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相近,但培美曲塞的血液学毒性明显低于多西他赛[8]。经全球Ⅲ期大型临床验证,厄洛替尼(特罗凯)可显著延长晚期NSCLC患者生存期,为各种类型晚期NSCLC患者的二线标准靶向治疗药物[9—10]。厄洛替尼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多西他赛及培美曲塞,主要表现为皮疹。
综上所述,多西他赛在治疗成本方面无疑是最经济的,但副作用较大,而无论厄洛替尼还是培美曲塞,在以多西他赛为对照情况下,想获得疗效的提升均要付出较大的经济代价,从提升DCR角度及较轻的副作用方面,厄洛替尼无非是较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 汪瑞,童建东,袁昕,等.TSGF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J].临床肿瘤学杂志,2006,11(11):860—861.
[2] 陈智伟,廖美琳.RECIST标准在肿瘤治疗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肿瘤,2004,13(10):617.
[3] 谢木木,庄捷,孙红.两种联合降压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J].海峡药学,2010,22(3):206.
[4] 邱世龙,潘光松,陈文力.我国药物经济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J].中国药房,2002,13(10):598.
[5] 杨镇,刘美娜.精神分裂症的经济负担研究[J].中国卫生经济,2003,22(2):28.
[6] Thomas E S,Mark A S.Current treatments for advanced stage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J].Proceedings Am Thoracic Society, 2009,6(2):233—241.
[7] 程颖,李鑫,刘文超.现行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策略[J].现代肿瘤医学,2011,19(5):1016.
[8] 刘赞,武玮,唐俊舫,等.培美曲塞二线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刊,2011,46(2):60.
[9] Douillard J Y,Kim E, Hirsh V,et a1.Gefitinib(IRESSA) versus docetaxel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or metastatic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pretreated with platinum—based chemotherapy:A randomized open—label phase III study(INTEREST)[J].J Thorac Oncol,2007,2(suppl 4):S305.
[10] Shepherd F A,Pereira J,Ciuleanu T E,et a1.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erlotinib in patiens with advanc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 following failure of 1st line or 2nd line chemotherapy.A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of Canada Clinical Trials Group (NCIC CTG) trial[J].J Clin Oncol,2004,22(Suppl14):7020—7022.
(收稿日期:2012—06—25) (本文编辑:王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