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核心价值观建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klfgkff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一名新上任的班主任,每次在接手一个新的班级之前,我都会请教某些老教师,请他们传授管理经验,比如:如何在一个班级中建设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班级认同感和责任感,使全班同学将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辱相结合;怎样提示班级的战斗力,让班级生成强大的向心力,产生凝聚力。在最初的实践中,我对于这种理想化的班级氛围的构建,有些信心不足,毫无底气,因为我可谓无从入手。我曾尝试开展一些主题班会,比如“不以规矩,不成方圆”、“懂得责任,敢于担当”、“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流言止于智”、“让爱住我家”等。这些班会在当时确实达到了一定的效果,但在之后的实施中,往往流于形式,后续效果不太理想,比如“文明班级”的获得次数明显偏少,与同年级其他班级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学生对类似的班级荣誉感并未升华为强烈的愿望。另外,班级里学生学习的氛围也不够浓厚,相互之间的良性竞争意识不够强烈,同学间的互助很少见。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为此,我苦恼许久,但实在是无计可施,最终只好作罢。可以说自己遇到了教育历程中的瓶颈和困惑,下面自己的教育之路将何去何从,我为此陷入沉思。
  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一次学校组织的考试中,我不经意间地在黑板上写下了“人文三班欢迎你”的字样,没想到“人文”二字却成为班级大多数学生的共识,成为我班日后为之努力和奋斗的目标,成为提振我班核心价值的抓手,为此目标,我和班级的每一位同学至今仍在一直践行。
  “人文”是人类文化发展进程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内容,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其集中体现在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简而言之,人文,即重视人的文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有评判事物的标准,我们应该承认并接受这种差异性存在的客观事实。教育的主体和对象都是人,因此,人的价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较长时间的摸索和实践,构建以“人文”作为班级核心价值观的尝试正逐步走向轨道,我也认识到一些东西是需要我们自己探寻,其中“悟”是我这一年多来得到的最深刻的结论。
  悟可以分解为“忄”和“吾”两个部分,前者可以解释为“心”,后者义为“正中的”,引申为“一箭正中靶心的”。“心”与“吾”联合起来表示“一种‘一箭正中靶心’的心理状态”。本义:正确理解,正好明白。因此,悟是需要一个用心深思才能得出最终的结论。回首往昔,我未能形成自我独特的教育风格,那是因为我很多时候将自己的经历用在一些零星小事上,或者说是自己懒得悟,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我发现自己处事能力的日显不足,掌控局面技巧日趋缺乏。那么,“悟”的途径有哪些呢?
  首先,多阅读。阅读很重要,它是我们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汲取的营养。当然,阅读的内容应广泛,决不能仅限于一些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要涉猎广泛,如哲学、心理学、政治学、人类学,等等。多个领域书籍资料的阅读能够让我们从不同视角看待问题,分析问题。但是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经常阅读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方面的书籍还是必需的,尤其是一些教育教学书中提到的经典案例,对这些案例的剖析,它与教学实际贴得很近,虽说我们不会照抄照搬,死搬硬套,但对自己在日后处理类似的问题还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我们要善于从这些书籍中借鉴,发现合适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内容,这样你会发现自己少走很多弯路。
  其次,细观察。善于观察,做个有心人,这是教育教学顺利开展的重要依据。当一个突发事件发生时,不要慌。冷静是首义,在没有搞清问题的具体情况,没有想到具体的应对措施之前,我们最好先别急于给出结论,以免让自己处于被动地位,进退两难。只有通过细致耐心地了解每个学生,观察班级学生的思想动向,各个学生的个性喜好,各人的学习习惯都能帮助我们顺利解决班级突发事件。另外,有时我们也要以突发事件为契机,针对事件进行专题教育,让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最后,勤交流。人是感情的动物,中学生,他们感情丰富,对交流充满渴望,教师要经常与学生开展交流,让沟通成为处理班级问题,拉近師生情感的有效法宝。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主动与历史交流,与科任老师交流,在这样的沟通交流中,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教师对学生的内心世界更了解,学生的心态也在不断交流中变得更阳光和自信。
  总之,以“人文”作为班级核心价值观的构建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摸索和探究的过程,这种探索和摸索是长期的过程,不应有终点,因为“人文”的内涵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不断优化的。在探索班级核心价值观的历程里,我们要记得主动“悟”,正因为有了“悟”,我们对这一全新领域的认识才会不断得到深化,对这一课题的理解才会更深刻。另外,“悟”要结合班级的具体实情,科学分析,理性分析,多层次分析,只有这样一个班级才有可能成为有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的集体,这个班级才有可能成为人文素养高、行为规范良好、团结互助的和谐集体。为此目标,我会继续努力奋的,坚信自己定会迎来成功的那一天。
其他文献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无处不在,无所不包,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任何形式的语言都具有内在的文化涵义。这就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仅要讲解语音、语汇和语法等语
追求“有效教学”,改变传统教学中“高耗低效”状况,一直是新课程背景下的热点话题,逐渐在学校管理者这一层面达成了共识。“有效”是对无效或低效的反思,从新课标的学生主体的观念来看,衡量有效与否的唯一指标是看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学生的学习欲望是否强烈或学到了什么,有何收获。以学生的发展而不是以教师的认真和辛苦为指标审视教学的有效性。“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它涉及的面虽然很广,
教师乃教书育人者。若讲教书,则需要努力专研业务,不断加强学习可胜任。育人是个大课题,现在教书好教,育人难育是普遍的社会现象。我认为,教书是给学生充实知识、掌握技能、通向升学提供帮助,育人则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形成良好品格,学会做人,为社会增添正气,树立良好风气。相比之下,我认为,教书是学业成功与否的关键,育人是做人成功与否的关键。育人教育与管理是我工作的重点。下面我就对在学科教学中渗
随着.COM泡沫的破灭,专业农业网站的日子也越来越艰难.鼎盛时期诞生的两千多家涉农网站,如今已有一半以上在人间蒸发了.
摘 要: 教师要转变育人观念,进一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提高科学实验课的质量,使每一位学生都认识到科学实验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关键词: 科学教学 实验教学 教学设计 科学思维  我国小学的科学教育肩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它是课程改革的主要方面。课程改革走到今天,针对课堂教学的现状,教师很有必要进行理性的思考和深刻的反思。实际的科学教学总面临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教育工作者要多思考,总结既有经验,改
一节英语课上,一切像往常一样。突然,我发现男生李某在对旁边的同学做小动作,没有任何人回应他。我没有打断课堂,只是用眼神提示同学甲要注意课堂纪律。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基本性质中的“课程基本特征”中的“生活性”指出:本课程重视儿童的生活为宝贵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的指导下真实体验生活、主动参与生活、创造生活的过程。本课程遵循儿童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生活中的需要和问题为出发点;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正确的价值观为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的课程的基本追求。基于课程基本特征的“生活性”理念,我采
学校无小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在中小学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中,教师是最具有影响力的成年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面对学生,教师是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管束他们,还是用自己的爱温暖他们的心,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学习的乐趣、学习的重要呢?从事教育生涯已有数十载,我谈自己的感想。  一、微笑引领学生打开心扉  回首刚刚当教师
摘 要: 美术教师应该努力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改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式。作者结合自身美术教学实践,从以下三个方面阐述了感想:创设具体生动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和探究热情;正确运用教学评价,增进学生对美术学习的感情;有效开发与整合教材,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  关键词: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 教学情境 教学评价  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小学美术教学不在于让学生掌握多少美术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握手寒暄,已成为最普遍的世界性“见面礼”。握手的举动虽然简单,但每个人握手的方式,都不尽相同。美国一位心理学家伊莲嘉兰在一本专门研究人类行为与性格关联的著作中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