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蕴丰厚的清明文化(一)

来源 :烹调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8842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明节作为我国传统的民俗节日之一,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经2 600多年的历史。西汉淮南王及其门客所著的《淮南子》一书中记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为清明”。而正是在这2 600多年的发展变化中,形成了底蕴丰厚的清明文化,成为中华传统文化中璀璨的一页。

传说文化:诠释了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主要是因为清明节与寒食节连在一起的缘故。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寻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19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就是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但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介子推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晋文公便命御林军上绵山搜索,但三番五次也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放火烧山,称介之推是个有名的大孝子,一见起火肯定会背着老母出山的。然而,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仍未见介子推出来。晋文公率人上山寻找,发现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猛然间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一个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有一首血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命人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喻全國,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故称“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诗韵文化:描绘了清明节的多彩


  每年的清明节,城市乡村的不少人家都会挽一篮“上坟果”,提一串纸钱,带一份虔诚来到先人的墓地,祭拜自己的祖先。更多的人则沐浴美好春光,携家人、邀友人踏青赏春,而从古至今,不少文人墨客面对此情此景,免不了雅兴聚发,写下了一段段名章佳句。如梁代诗人萧绎曾与友人冒雨寻春,脱口而出一首《咏细雨》:“风轻不动叶,雨细未沾衣;入楼如雾上,拂马似尘飞。”短短四句,就将清明细雨若有若无、乍隐乍现的神韵意趣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
  时至唐代,清明之日祭扫踏青已成为人们生活中每年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大诗人杜甫也曾与友人于清明之日到长安郊外游春,目睹踏青扫墓的行人,诗兴大发,写下了《长安清明》一诗:“早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正芊芊;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游人记得升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就把当时清明的风俗习惯、美好的自然景象、人们的衣着打扮等都如实地反映了出来,使人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另一位著名诗人杜牧在担任池州刺使之时,也于清明之日出游,并采用纯白描手法写下了一首众人皆知的《清明》一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意境清新优美,雨中行人触景生情、孤寂沮丧、为愁思酒、为酒寻店的内心活动都惟妙惟肖。
  到了宋朝,清明节踏青扫墓之风更为盛行。著名的江西诗派诗人黄庭坚出于对清明节的留恋而写下了《清明》一诗:“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全诗表达有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时届初春,大自然万物复苏,人们纷纷外出赏青;另一层意思则是诗人从清明想到人的生老病死,有感于人生的价值问题,正如司马迁所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清明节的风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不少身居异乡的游子纷纷于此日遥望故乡、祝福亲人。明朝诗人高启所作的《清明呈馆中诸公》一诗,不仅把宫女官人们过清明节的情景再现于纸上,而且将自己的感情变化、内心活动也曲折尽致地表示出来,把人们带入了一个生气勃勃、吉祥如意、情景交融、悠然神远的氛围之中:“新烟着柳禁垣斜,杏酪分香俗共夸;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卞侯墓上迷芳草,卢女门前映落花;喜得故人同待诏,拟沽春酒醉京华。”(未完待续)
其他文献
运用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分析了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 Franch)不同种源、同一种源不同器官和不同年龄的针叶和枝条中精油的含量。结果表明,岷山地区巴山冷杉精油含量较高,3a生
本论文是从执行或操作的宏观技术层面探索用QMS理念策划应对自愿审核机制的对策,研究表明:用QMS理念设计"应审工作程序"(履约流程和方案)的方法是应对自愿审核机制的有效策略
从理论上分析了燃气管网气密性试验的方法、过程和影响因素,提出较为合理的方法.
在古代文人的笔下,吃是有雅俗之分的。  雅俗之吃就好比书有雅俗之分一样,境界是不同的。比如,有人说《红楼梦》是一部雅致的书,而《金瓶梅》则是一部凡俗的书。这话不能说没有道理。单从吃的方面来说,《红楼梦》和《金瓶梅》就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在《红楼梦》一书里,吃的就很雅。就连贾府里的丫鬟吃的也是胭脂鹅脯、奶油松瓤卷酥。贾宝玉挨了老爸贾政的打,遍体鳞伤的时候,想吃的是“小荷叶儿、小莲蓬儿的汤”,被称为
通过6组不同刚度圈梁的试验,分析圈梁对排桩支护结构力学性状的影响,提出支护工程设计中的一些改进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