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贸易保护主义在短时间内不会消除。如果失业率进一步增加,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也会随之扩大
进入12月以来,中国面临的反倾销案件明显增加,贸易摩擦在寒风中时起火花。
12月2日,欧盟要求对中国皮鞋继续征收为期15个月的反倾销税;
12月3日,泰国对华陶瓷反倾销正式立案;
12月15日,巴西延长对中国产金属镁的反倾销措施。
20世纪80年代,对中国实施反倾销的主要是欧盟、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区和发达国家。如今,除了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也加入到对华反倾销的行列中来。
中国成“众矢之的”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一些国家和地区普遍使用看似不违反WTO(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贸易救济手段来实施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在主要经济体中率先走上经济复苏之路的中国,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众矢之的。
当下,反倾销案件的数量、涉案金额、涉及产品种类呈大幅扩大趋势。1979年,欧共体对中国提起第一次反倾销调查,当年类似调查只有两起。但截至11月初,今年已有19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产品发起101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超过116亿美元。
除了传统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特保案也在增加。自去年初至今年9月,国外对中国出口产品启动了20起反补贴调查,其中有19起是与反倾销调查合并调查的,此外中国还遭受了7起特保的调查。
与此同时,中国也已连续15年成为全球遭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其中六成来自美国。商务部也多次表示,中国是贸易保护主义受害最严重的国家。
就在不久前,美国商务部又以中国油井管存在补贴为由,宣称将对相关产品实施10.36%-15.78%的反补贴关税制裁。该案涉及金额约为27亿美元,是迄今为止美对华贸易制裁最大的一起案件。
“压力还至少要持续一年到两年”
有观点认为,2010年,针对中国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或将激增,国际贸易环境将进一步恶化,对中国产品的出口将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12月7日,WTO总干事拉米表示,贸易保护主义压力还至少要持续一年到两年,2009年全球贸易额可能将下降10%以上。
拉米是在出席韩国贸易协会举办的“危机之后的国际贸易新秩序”国际会议上发表讲话时作上述表示的。
拉米说:“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不断增加,原因在于人们错误地认为贸易保护主义会对本国国内经济发展有利,因此贸易保护主义在短时间内不会消除。如果失业率进一步增加,贸易保护主义可能也会随之扩大。”
不过,拉米同时也强调,现存的国际贸易体系十分健全,能有效抑制贸易保护主义。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经济研究所所长张燕生12月17日向《财经》记者表示,应该看到,阻碍出口和相应就业的障碍还有很多,其中大家比较关注的就是以“反倾销”、“高关税”为表现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
“目前,中国钢材、有色金属、化工、纺织等行业,都是中国产能严重过剩的产业,导致挤压式出口。在个别情况下,就是赔钱也不得不压价出口,所以价格压得比较低。明年虽然世界经济回暖,但蛋糕还在缩小,欧美政府面临较大压力,要向选民做出姿态以换取支持。因此,明年贸易保护主义不会减少,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张燕生说。
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实现年内首次月度同比正增长,为2082.1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8%,环比增长5.4%。其中,出口值1136.5亿美元,同比下降1.2%,环比增长2.6%;进口945.6亿美元,同比增长26.7%,环比增长9%。
虽然进出口总值已恢复正增长,但是在出口的商品中,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同比仍在下降,比如,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下降11.6%,纺织纱线及织物下降11.2%,鞋类下降6.1%。
中国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局长杨益12月13日在2009中国企业竞争力年会上表示,虽然全球贸易保护主义还没完全放大,但对中国的损害在加剧。美国对中国输美轮胎实行特保轮胎第二个月,涉案轮胎产品对美国的出口就下降了三分之一。
对于如何应对贸易保护主义,张燕生提出三大策略:针锋相对、寸土不让;建立广泛统一战线,做好危机公关;转变出口增长方式,改变低价竞争策略。“针对日益增长的贸易摩擦,我们要在WTO规则下寻求解决争端,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降低出口的市场集中度,多手段灵活应对国外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条款。”张燕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