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有无数的言词和语句来赞美善良的品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希望遇到那些与人为善的人们。因为,善良就像冬日里的阳光,能够温暖看尽人世冷暖的心灵;善良也像夏日里的清凉,能够慰藉受尽世态炎凉的心志。然而,就像我们这样一种倡导与人为善的文化,同样有着现实的不谐之音,比如说“好人没好报”就是一个极为有力的音符,在善良的主调下弹出了刺耳的反调。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好人没好报”的例子似乎不少。不管我们如何给出解释,实例的冲击总是难以消除,给我们对于善良世态的向往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阴影。在谷歌里输入“好人没好报”,居然有550,000条目。可见世人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度。这种现象在影视作品里表现得最为突出。虽然编剧最后会给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但总让人觉得异常虚弱,明显带有编造的痕迹。就拿最近的《男儿本色》来说,匪徒武功绝世,警察窝囊至极,一个只知道报仇,一个只知道打架,还有一个傻不拉叽。在好人与坏人的对比之中,无论在影视作品里,还是在现实生活里,我们接触的“坏人”通常有以下特点:身体健康、精力旺盛、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学习能力、强烈的成就动机和自我实现意识。撇开道德的层面,“坏人”通常具有较高的智商,或者说具有做成大事的能力。而“好人”似乎正好相反,除了品德上的优势之外,鲜有其他优点。
这些现象引起我们的思考,除了品德上的善良之外,我们还需要什么才能建立起完整的人格?如果善是最为可敬的品质,那么我们还需要什么东西来支撑起它的荣耀?由此,我想到了释迦牟尼倡导的“大慈大悲,大智大慧,大力大勇”这一原则。慈悲,也就是“与乐”加“拔苦”,痛快淋漓地阐释了“善良”的内涵。善指的并非你自己一个人在那里独立地讲什么品质,而是要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里体现出来,要能够帮助别人去除苦难,给予别人以快乐,这才叫善良。否则你一个人躲进小楼成一统,即使不害人,也只能说“无善亦无恶”吧。而智慧是善良必备的支撑结构。没有对于知识系统的良好掌握、对于世事人情的深刻洞察,你的善良就极有可能被用来帮助那些擅长欺骗的人。在影视作品里,我们经常看到具有能力的人被坏人所利用。这是因为他们缺少洞悉人情的智慧,所以这些人即使是善良的,但同时也是不明智的。智慧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难得的品质。因为社会变化太快,呈现出一副光怪陆离的模样,容易弄得人晕头转向,在这种情况下能保持清醒,能有明亮的目光,能辨别出真善美假丑恶,只有那些真正打开了智慧大门的人才能做到。
所谓“大力大勇”,指的无非是思想的力量与身体的野蛮。在思想上要具有成事的勇气,面对艰难困苦绝不退缩,而身体上要具有做事的力量,否则一切免谈。有两句成语:佛祖低眉,金刚怒目。既要有为善的心事与能力,也要能“作狮子吼”,不然,面对作恶的坏人,我们即使具有无上的头脑能力,也不能把现实的恶行“思考、转变”成好事。故伟人言“文明其精神、野蛮其身体”。在一种倡导“劳力者治于人”的文化传统里,我们需要强壮的身体,才能复兴文化传统。此前在北京发生的城管殴打大学教师事件,以及公交售票员在车上掐死小女生事件,以及社会上面对行凶作恶者的旁观事件,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人们被解除了身体上的武装,不具有反对作恶者的身体能力。很明显的对比是发生在由广东返湖南长途班车上的抢劫案,歹徒虽然手持猎枪但依然被当场抓获。重要原因是坐客是一车民工,属于那种一只手能够提起两百斤水泥袋的那种。抢劫者“开场白”还没说完,就被坐在旁边的妇女一巴掌放倒在地。
所以,在现代社会,由于人心和世事已变得异常复杂,纯粹的“善”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有“慧”和“力”的支撑。因为无论社会还是国家,都不能代替个人来思考,也不能把保护个人的责任完全承担起来。因此,作为一个现代人,要在“慧”和“力”的支撑下努力构建“善”的人格。
责任编辑 萧 田
的确,在现实生活中,“好人没好报”的例子似乎不少。不管我们如何给出解释,实例的冲击总是难以消除,给我们对于善良世态的向往抹上了一层薄薄的阴影。在谷歌里输入“好人没好报”,居然有550,000条目。可见世人对于这一问题的关注度。这种现象在影视作品里表现得最为突出。虽然编剧最后会给出一个大团圆的结局,但总让人觉得异常虚弱,明显带有编造的痕迹。就拿最近的《男儿本色》来说,匪徒武功绝世,警察窝囊至极,一个只知道报仇,一个只知道打架,还有一个傻不拉叽。在好人与坏人的对比之中,无论在影视作品里,还是在现实生活里,我们接触的“坏人”通常有以下特点:身体健康、精力旺盛、丰富的专业知识、良好的学习能力、强烈的成就动机和自我实现意识。撇开道德的层面,“坏人”通常具有较高的智商,或者说具有做成大事的能力。而“好人”似乎正好相反,除了品德上的优势之外,鲜有其他优点。
这些现象引起我们的思考,除了品德上的善良之外,我们还需要什么才能建立起完整的人格?如果善是最为可敬的品质,那么我们还需要什么东西来支撑起它的荣耀?由此,我想到了释迦牟尼倡导的“大慈大悲,大智大慧,大力大勇”这一原则。慈悲,也就是“与乐”加“拔苦”,痛快淋漓地阐释了“善良”的内涵。善指的并非你自己一个人在那里独立地讲什么品质,而是要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里体现出来,要能够帮助别人去除苦难,给予别人以快乐,这才叫善良。否则你一个人躲进小楼成一统,即使不害人,也只能说“无善亦无恶”吧。而智慧是善良必备的支撑结构。没有对于知识系统的良好掌握、对于世事人情的深刻洞察,你的善良就极有可能被用来帮助那些擅长欺骗的人。在影视作品里,我们经常看到具有能力的人被坏人所利用。这是因为他们缺少洞悉人情的智慧,所以这些人即使是善良的,但同时也是不明智的。智慧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难得的品质。因为社会变化太快,呈现出一副光怪陆离的模样,容易弄得人晕头转向,在这种情况下能保持清醒,能有明亮的目光,能辨别出真善美假丑恶,只有那些真正打开了智慧大门的人才能做到。
所谓“大力大勇”,指的无非是思想的力量与身体的野蛮。在思想上要具有成事的勇气,面对艰难困苦绝不退缩,而身体上要具有做事的力量,否则一切免谈。有两句成语:佛祖低眉,金刚怒目。既要有为善的心事与能力,也要能“作狮子吼”,不然,面对作恶的坏人,我们即使具有无上的头脑能力,也不能把现实的恶行“思考、转变”成好事。故伟人言“文明其精神、野蛮其身体”。在一种倡导“劳力者治于人”的文化传统里,我们需要强壮的身体,才能复兴文化传统。此前在北京发生的城管殴打大学教师事件,以及公交售票员在车上掐死小女生事件,以及社会上面对行凶作恶者的旁观事件,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是人们被解除了身体上的武装,不具有反对作恶者的身体能力。很明显的对比是发生在由广东返湖南长途班车上的抢劫案,歹徒虽然手持猎枪但依然被当场抓获。重要原因是坐客是一车民工,属于那种一只手能够提起两百斤水泥袋的那种。抢劫者“开场白”还没说完,就被坐在旁边的妇女一巴掌放倒在地。
所以,在现代社会,由于人心和世事已变得异常复杂,纯粹的“善”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必须有“慧”和“力”的支撑。因为无论社会还是国家,都不能代替个人来思考,也不能把保护个人的责任完全承担起来。因此,作为一个现代人,要在“慧”和“力”的支撑下努力构建“善”的人格。
责任编辑 萧 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