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_52810_co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教育事业也更为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培养。在初中德育教育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将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更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提升有直接的影响,对此,初中德育教育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课堂质量极为重要。以下内容将重点分析现今德育教育现状,也重点分析德育教育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进而为教师制定德育教育的创新方法,提高德育教学质量的同时,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也得以提高。
  關键词:初中德育教育 创新教学方法 教学策略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0.061
  初中生多数处于青春期,其性格和思维更是处于叛逆阶段,德育教育对学生顺利度过叛逆使其极为重要,也利于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而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也得以提升,学生的素养品德也得以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也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初中德育教育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创设教学内容,促使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得以培养和提升,为社会培养更多高素养的综合性人才。
  一、初中现今德育教育状况
  1.德育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
  教师是德育教育的主要力量,更是德育教育组织者和落实者,教师的思想观点和素养水平会直接传递给学生,对此,教师的德育素养水平会影响学生素养水平的培养和提升。现今社会更为注重德育教育的发展,进而教师的德育素养水平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我国德育教育的教师整体素养水平偏低,其知识储备缺乏,无法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引导,师资力量薄弱更会影响学生德育教育的培养,进而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得不到提升,社会发展的素质教育理念无法落实与推进。
  2.学校忽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现今初中教学中,教师都会将全部教学精力放在重点学科上,数学、语文、英语,等等,德育教育并没有受到教师和学校的关注,教师在教学中也忽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教师通常采取对学生的行为进行硬性约束与管教,如若学生行为出现偏差就会采取记过、警告等方式,学生对学校和教师的管教并不服气,学生的观点和思想也没有转变,进而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得不到提高。
  3.缺少德育教育的实践活动
  初中生的思维和观点正处于培养和树立的重要阶段,教师在教学中将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作为重点教学内容,其教学中缺少对学生德育素养水平的关注和培养,其教学中也缺少德育教育的实践活动,单一的理论说教会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更为严重,学校的德育教育存在一定的问题。
  4.家长缺少对学生的德育教育
  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对学生的德育水平提升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和家长的教育观点都保持一致,就是任何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目的都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为主,家长也缺少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学生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环境也不利于学生德育素养水平的提升。另外,很多家长的德育素养水平低下,进而不能很好地对学生的思想和观点进行引导,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心理问题,进而影响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树立和提升。
  二、德育教育在初中阶段的重要作用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初中教学阶段开展德育教育极为重要,现今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促使很多外来文化的涌入,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书籍等多种方式接触外来文化,初中生是非正确的分辨能力低下,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的观点和思想影响。对此,在初中教育中开展德育教育,能够提升学生分辨是非对错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利于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学生的思维与观点也会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
  德育教育与学科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教育,学生德育素养水平的提升,使其在日常的学科学习中就会更为主动,也会更为自主的约束自身的行为,确保认真遵守课堂纪律和学校的规章制度。对此,初中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的学科学习,对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提升有极大的辅助作用。
  三、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方法
  1.教师以身作则,并创新教学方法
  在初中德育教育期间,学生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教师的行为举止和思想观点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进而学生的观点和思想会受到教师的影响而树立,对此,教师的德育素养水平和行为举止会对学生的素养水平提升与观点正确地树立有直接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身作则,提高自身的道德素养水平,并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能够充分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也能够学习如何尊重他人。教师的教学责任感也会影响学生的责任感树立和形成,教师也要避免硬性对学生说教或者打骂,教师要以正确的思想引导学生,与学生建立在平等的地位上爱心感化学生,进而学生的心里能够真正接受正确的行事准则和道德观点,学生就会自主约束自身的行为举止,进而教学质量得以保障,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也得以提高。
  例如初中生多数贪玩,学生会经常出现逃学逃课等现象,教师发现学生逃学之后,要避免先入为主教育学生、打骂学生,教师反而要心平气和的用智慧与学生交谈,教师用耐心和爱心打开学生的心扉,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感,学生也会自主说出为什么逃学。学生就会说自己逃学是因为课堂学习无趣、教师打骂过于严厉等问题,教师要根据学生说出的逃学原因耐心对学生引导,并创新德育思想教育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爱心中不在逃学,也让学生能够不负教师的期望从而认真学习,进而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得以提升,学生也会自主约束自身行为,更加认真的完成学习。
  2.学校要重视德育教育
  很多学校与教师都认为初中德育教育并不重要,对学生提高成绩也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但德育教育的开展能够对学生的思维和观点进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学生也能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进而学生会自主学习,学生的德育素养水平提升,学生也会自觉约束自身行为举止,进而更加遵守班级和校园的纪律,其教学效果也符合素质教育教学的背景,对此,学校要重视德育教育,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德育校园风气, 并定期开展德育教育活动。
  3.运用网络信息科技对学生进行引导
  现今社会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在德育教育中也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科技对学生进行引导,多媒体视频的教学形式更利于直观将德育知识内容展示学生面前,学生的思维和观点也得以正确树立,更利于提高德育教育的教学效率。多媒体视频播放正确的德育思想观点,在校园中大力宣传,更利于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和氛围。
  例如学生经常会在校园中乱扔垃圾,学生上课也经常迟到,虽然是很小的事情,但也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对学生未来在社会中的发展也会有严重的影响。学校可以建设网络信息宣传平台,宣传平台氛围校园内视频滚动播放和微信公众号发布等多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校园德育风气更为端正,学生的道德素养水平也能够逐渐提高。
  4.通过体育竞赛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德育教育一方面是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一方面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也是让学生能够在健康的心里下成长。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体育竞赛活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进而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
  教师可以构建体育竞赛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良性竞争,学生在小组竞赛中会更为自主参与,小组合作竞争更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良性竞争更利于激发学生内心的好胜心,学生也会养成正确的体育精神,学生的坚毅品行得以提升。体育竞赛能够在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保证学生的心里健康发展,进而更利于德育教育的开展,也利于为社会培养高素养的综合性人才。
  总的来说,初中生在成长与学习阶段,其思维观点的形成和树立极为重要,会直接影响学生未来的进步与发展,对此,在初中教育中,学校和教师都要重视德育教育,并在教学中以多样性方法对学生的观点和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也利于学生健康成长。学生道德素养水平的提升与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更利于学生未来有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珂《初中德育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文教资料》2019年第13期。
  [2] 王军《浅析初中德育教育的创新教学方法》,《中国农村教育》2019年第14期。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凸显文化传统教育模式的作用,尤其是展现民俗民风、文化传统方面的内容,需构建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初中教学模式,同时教导学生转变自己的学习思路及个人角色,掌握初中阶段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基于此,文章围绕如何促进农村学校初一学生的角色转换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一 农村学校 学生 角色转换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6.083  由于农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的日益进步,我国小学管理工作必须要积极创新,不能还是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应该尝试着采用新型的管理方法,尤其是在以人为本的视角下,必须要在管理工作中融入以人为本的思想,这是尤为重要的,否则不仅难以提高管理工作水平,而且不利于促进小学健康稳定发展。基于此,本文简要分析了以人为本视角下的小学管理工作创新措施,以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关键词:以人为本 小学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