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揭示紫鹊界古梯田原生态自流灌溉机理,开展了水文气象观测、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等调研工作。根据观测成果,提出了古梯田区域“等坡位地下蓄水库”及双线性自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揭示紫鹊界古梯田原生态自流灌溉机理,开展了水文气象观测、水文地质勘探、地下水位动态监测等调研工作。根据观测成果,提出了古梯田区域“等坡位地下蓄水库”及双线性自主调蓄理论,并据此建立了古梯田原生态自流灌溉水循环平衡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对比模拟计算了古梯田原生态自流灌溉区域及周边人工灌溉区域水稻生育期灌溉水供需平衡过程、灌溉保证率,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高度吻合,深刻揭示了古梯田区域原生态自流灌溉机理。研究成果对我国其他古梯田开发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坡耕地开发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利用分形几何学原理对集料分形特征进行分析,研究了分数维与聚合物改性水泥混凝土(PMCC)集料级配、振实空隙率、强度及刚度性能的相关联系。研究结果表明,分数维与集料级配、空
复杂岩溶区的深埋长隧洞在施工过程中不仅易发生涌水、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同时也可能引发一系列地下水环境问题。因此,隧洞应尽可能在非(或弱)岩溶化地层中穿越,以便最大限
杨房沟水电站两条导流隧洞均布置在右岸,上游洞段为变质粉砂岩夹炭质板岩,下游洞段为花岗闪长岩。变质粉砂岩洞段围岩稳定性较差,对施工围岩安全有较大影响。为了保证开挖、
通过实验测试研究了常规无线网络中数据错误率与网络节点数量、节点巡测时间之间关系。结果表明,数据错误率随节点数量增大相应增加,随巡测时间增大相应减小;为保证95%以上的
杨房沟水电站某灌溉隧洞工程由于规模小,施工工期短,质量要求高,且施工作业面交叉干扰大,若采用常规台车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不利于成本及进度、质量控制。为了提高该灌溉隧洞
人们开始广泛重视中药材重金属含量问题。本文既采用氢化物发生技术,又充分考虑原子荧光技术,并且合理利用梯度升温消解样品的手段,检测砷、汞、铅这三种元素在中药材中的含量。
摘要:独立学院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富有群焱首创精神的新型办学模式。为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必须对独立学院的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本文针对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从教材选择、课程设置,实践环节三方面提出自己关于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教学改革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教学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674-098X(2012)02(b)-0186-01 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