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自贸协定劳工权利保护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来源 :国际贸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shi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主张将贸易规则同劳工标准挂钩,其主导的13个自贸协定(FTA)中均有劳工标准条款.但是,以上述FTA中除美国外的19个签约国为样本开展定性比较分析发现,有关劳工标准条款对签约国劳工权利保护的影响是有限的,除非满足其他条件.这表明美国力推贸易协定同劳工标准挂钩并非为了改善签约国的劳工权利保护水平,而有主导全球贸易规则制定的政治考量.中国在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区网络过程中,应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态度和策略,妥善应对FTA谈判中的劳工议题.
其他文献
在实体企业金融类资产配置程度不断提高的现实背景下,企业金融化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焦点,已有成果多聚焦于宏观层面的诱因分析,尚缺乏研究从行为金融视角提供来自新兴市场的微观证据。为此,本文以非金融保险类、非房地产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模型推导和实证检验,刻画了行为金融视角下投资者情绪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路径。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造成的股票误定价会显著提升实体企业的金融化水平,而企业的股权融资依赖程度和管理者迎合程度会强化二者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表明,上述作用关系在不同产权性质的
随着WTO多边谈判长期陷入停滞、逆全球化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蔓延,全球产业链安全遭受了严重威胁和外部冲击。在全球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我国始终坚持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维护自由贸易秩序,签署RCEP,逆势“建群”,促成全球最大规模的自由贸易区,并表示积极考虑加入CPTPP。文章首先梳理了RCEP与CPTPP两大开放规则体系内容,分别对其特点进行归纳。然后比较分析了RCEP与CPTPP开放规则的进步与差距,并结合当前我国贸易开放进程和国际形势,剖析我国加入CPTPP的机遇和前景,为我国尽
“双一流”建设作为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吹响了中国高校冲刺国际前列的“冲锋号”.浙江大学医学院及其附属第一医院认真落实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建设计划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成为中国“十四五”期间的重大战略选择。文章运用统计数据从贸易角度与要素角度证明中国已经形成国内大循环态势,分析了中国经济发展在短期与中长期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变化,为制定以国内大循环为主的新发展格局提供依据,澄清了把国内大循环为主与对外开放割裂开来的错误认识。筑牢新发展格局必须处理好国内大循环与对外开放的关系,坚持以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推动“双循环”发展,建立高水平开放型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国内大市场优势,为打通国内大循环堵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制度保障。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认证监督效应与信号传递理论,构建了研发投入、风险投资与IPO抑价之间的理论分析框架。选取2014—2018年在我国创业板上市的380家公司,实证检验研发投入对IPO抑价的影响,从风险投资参与、持股比例、国有背景、联合持股四个方面剖析风险投资对研发投入与IPO抑价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创业板企业上市前三期的研发投入强度越高,IPO抑价越严重;风险投资的介入加剧了研发投入强度与IPO抑价的相关性,风险投资存在机会主义倾向;风险投资的高持股比例、具有国有背景、两家或两家以上风险投资联合持股,
作为金融开放的重要目标和方向之一,近年来我国资本项目实施了逐步开放的战略,自贸试验区在资本项目开放方面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案例.文章首先分析了关于资本项目开放的
联盟管理实践(alliance management practices,AMP)是企业用以管理联盟的一整套方法、流程和技术.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企业管理知识,AMP在联盟伙伴间的转移是一个包含AMP获取
正在进行中的国际经贸规则重构背后实质为国际经济新秩序之争、世界经济格局之争,影响深远.既有规则的效应大幅下降、规则自身的不足以及美国的推动,是国际经贸规则重构的主要原因.然而,美国在国际经贸规则重构中面临着五大政策两难,包括打破既有国际经贸规则和重构新规则之间的政策两难、对外政治与对外经济政策之间的两难、对外经济与国内经济政策之间的两难、国内利益集团之间的政策协调两难、丁伯根法则两难等.后期美国将采取较为理性和务实的多领域平衡和折中政策,既延续以往某些政策,也会做出适当调整,以多方有效合作的方式重构国际经
数字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带动跨境数据流动成为常态,促使国际网络治理的内容正由技术治理、内容治理和网络安全治理向数据领域蔓延,以跨境数据流动为核心的数据治理成为全球政策制定者广泛关注的内容.但受制于不同国家间的制度环境差异,使得全球数据治理面临巨大挑战.放眼全球,新冠疫情加速了世界的数字化进程,为数字贸易发展注入了强心剂.从国内来看,21个自贸试验区快速布局,也对跨境数据流通规范化发展带来了现实需求.然而,目前全球数据治理理论体系缺乏,如何在安全与发展间寻求平衡,成为普遍关注的共性问题.在此背景下,文章分析了开
2020年东盟已成为我国最大贸易伙伴,为稳固我国产业的供应链、商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进一步提升区域一体化水平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国—东盟自贸区货物贸易协议实施以来,关税水平大幅降低,货物贸易量扩大,有效地发挥了成员的优势,形成了产业分工。通过互补形成经济合作优势,考虑成员产业安全、经济平稳性等诉求,采用了循序渐进、行稳致远的战略设计与制度安排,为我国自贸区建设提供了示范样板和宝贵经验。面向未来,中国应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面向全球构建高标准自贸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