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转化“学困生”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er19784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的初中学校绝大多数生源是就近入学,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属于“学困生”,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是转化“学困生”工作的主要措施。老师备课时,要多为“学困生”着想。上课时,要尽量给他们创造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英语是一门交际工具、是一门实践运用很强的课程,要求学生要大量地、反复地模仿,训练和运用。而大多数“学困生”学习不主动,怕吃苦。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和难度的加深,就会产生危难情绪。注意课堂教学方法,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一、活跃课堂气氛,激起“学困生”的兴趣
  “学困生”上课时注意力往往不够集中,因此要尽量将教材化难为易,化多为少,精讲多练,用短暂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课堂上尽量创造愉快的氛围。“学困生”由于羞怯心理往往怕开口,尽量将难易适度的问题去问他们;叫他们到黑板上写有把握的句子;朗读事先已读过多遍的课文,当“学困生”回答正确时,就及时表扬,他们往往因得到这个表扬而感激动,这样“学困生”开口的习惯慢慢地养成,一段时间下来,“学困生”的参与意识就大大地加强了,畏惧的心理也逐步地减少了。“学困生”的上课专注时间不长,而且会时常有反复,为了延长“学困生”上课专注的时间,可以结合课文做些游戏、教些儿歌和歌曲、听些录音、讲些有趣的小故事等。还可在课堂上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起来,采取group work,pair work,individual work等活动进行训练,凝聚学生的注意力,调节他们的情绪,让“学困生”在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学习。
  二、设计合适教案,促进“学困生”的进步
  在课堂教学上,要抓好转化“学困生”的工作,就要想方设法设计合理的、适合于全部学生共同发展的教案,让“学困生”在教学活动中进行有效地学习,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相信自己的能力,从而增强学习信心。在备课时,更要应该考虑到“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做到既备教材又备人,把精力放在如何引导学习和怎样设疑上,充分利用有效的上课时间,让各层次的学生都积极地进入学习并且要学有所得。
  在课堂上,可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来引导和帮助“学困生”有效地学习。如:简单的问题可以由他们来回答;同一个问题或相似的问题先由基础较好的学生回答,然后再轮到“学困生”;课文朗读,生词较少的段落让给他们朗读;Pair work,group work操练时,简单部分的角色让给“学困生”;课外作业的形式和要求也可以分层,降低难度,再让他们去做。有了这些措施,再加上对于他们学习上的点滴进步都及时地给予肯定和表扬,他们的自卑感没有了,换之而来的是学习的热情,他们的英语知识便由少到多,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在设计练习时,既按正常教学的需要设计一些问题和练习,也根据“学困生”的实际水平准备他们可能会做的题目。例如在布置英语“写话”作业时,可以先让“学困生”连词成句,即给出几个单词,让他们连成句子,然后将句子和句子连成一段话,这样久而久之,就会写一些简单的“作文”了。又如阅读训练时不要急于求成,在有了一些词汇的基础上开始阅读训练,首先要让他们觉得课外阅读并不是高不可攀,然后选择一些生词少,通俗易懂,故事性强又有趣的文章,他们尝到了学习的甜头,而这些点滴微小的成功会促使他们继续去阅读。由于是“学困生”,主要训练的是阅读中的“Complete the dialogue、True or false、Choose the right answer、Answer the questions”等适合他们的一些内容。训练的方法也要研究,不能3、4篇阅读同时进行,这样很快学生就会失去耐心,同时还是需要老师地耐心进行一些阅读方法的指导。
  三、给与有效方法,拉小“学困生”的差距
  爱因斯坦有一则公式:W=X+Y+Z,并解释说,W代表成功,X代表刻苦努力,Y代表正确方法,Z代表少说空话。可见,学习若要有效,除刻苦努力外,方法正确是十分重要的因素。“学困生”出现很多是学习方法不当导致的。在英语学习上,他们有的也是勤勤恳恳,刻苦努力,有的学生所下的功夫不少于别人,但却收获甚微。观其学法,有的在学形容词比较级时,任何词都加er,这时老师可以逐步给出规律,也加以适当的练习,且量不能太大,不然的话也会使他们失去信心。
  四、改变评价方式,有利“学困生”的发展
  传统的教学评价观是以分数为标准,以分数的高低或等第论好坏。如果用这样的尺度来衡量,一部分“学困生”永远无法达到成绩优秀的标准。这种评价方法不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不适合学生全面发展。衡量“学困生”的进步,要让他们自己与自己比,今天与昨天比。允许“学困生”出现反复,充分相信他们的智力和能力,在评价“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时,注意将其现在的成绩与自己原来的成绩比,如果他上次测试得了50分,这次得了56分,就应该加以鼓励,让他知道这6分是努力的结果,通过努力就能提高,就会成功,在努力一下的话就会进步。另外,单元小测验可以分层,如“听力、语法和基本的阅读理解”等基础部分,对全部学生要求一致,而就“完型填空和写话”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练习,慢慢的到完成同一张练习卷。实践证明,教师适时的正面评价,会形成一种无形的力量,有利于“学困生”心理的健康发展,促进他们尽快的转化,取得新的进步。
  转变“学困生”的方法还有许许多多,因人而异。但根本的一条是教师应有责任心、爱心、耐心和信心;要善于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多讲究方式方法。只要教师尽心尽力去做,“学困生”总会朝好的方面转化的。
其他文献
【摘 要】为了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精心挑选幼儿容易理解接受和有代表性的成语,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其次,选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为他们以后的写作能力和描述能力打好基础。  【关键词】成语 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  一、精心选材,激发幼儿学习成语的兴趣  精选成语,激发幼儿学习成语的兴趣。在进行成语教学的准备阶段,我翻阅了很多相关成语的书籍:如《成语故事》《成语词典》《幼儿成语大全》等,在网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案例背景 :预设与生成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即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  案例描述:  这是我自己执教的一堂课,内容小学语文第八册《触摸春天》。我按照的预设好的教学设计流程进行教学。  本课采用创设情景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品味语言触发感悟——朗读课文抒发情感的教学方
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付兰西斯.培根说:“习惯是人生的主宰,但愿人们能尽可能培养起良好的习惯。习惯如果是在幼年就起始的,那就是最完美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重要条件。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所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目标之一。  《小学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