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复式教学”特点 精准支持教师发展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yyang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支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要从乡村教育的底部攻坚,底部在哪?在村小和教学点的复式教学班,要让孩子不掉队,关键就是让教师不落伍。如何让村小和教学点的教师不落伍?笔者认为,应聚焦“复式教学”特点,建立乡村教学点复式教学班教师发展支持体系,实施精准支持。
  一、国情比较中的“复式教学”
  乡村教育底部攻坚,“复式教学”是最后一公里。全国现有复式教学班11.6万个,主要集中在深度贫困的边远地区与山区,学生家长均为无力送孩子进城上学的弱势群体,其主要教学方式是复式教学。如何看待复式教学?从国情上看,它是我们乡村办学的一种组织形式,一种教学的类型、形式和方法。在振兴乡村、教育脱贫的背景下,复式教学实际上是最底层的知识之光,也是就近入学的便民举措,是提供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的最后一公里,但现状却是复式教学是农村教育教学最薄弱的环节,复式教学班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是乡村教师培训短板中的短板。从国际上看,亚太地区在乡村偏远地区开展复式教学,而欧美国家选择“复式教学”是一种趋势,如芬兰普遍实行复式教学,在澳大利亚“复式教学”被视为儿童教育最好的教育形式。
  从比较视角看,“复式”教学班能够、也应该办好。复式教学质量主要依靠什么?“小伢好不好,全靠先生教”,正如陈宝生部长强调的,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关键是缩小教师队伍水平差距。学生学得好主要靠教师教学的创新,在实行复式教学的学校或者教学点,教师的能力和水平是教学质量得到保障的关键。
  二、国家战略中的“复式教学”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指出,要处理好就近上学与接受良好的义务教育的关系。如何实现“良好”的义务教育呢?靠教师,教师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水平要能适应乡村小规模学校提高“复式”教学质量的需要。所以,《意见》强调“要加大对乡村学校校长教师,特别是小规模学校教师的培训力度,增强乡村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适应乡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包班、复式教学需要,注重培养一批职业精神牢固、学科知识全面、专业基础扎实的‘一专多能’乡村教师”。
  根据国务院这一要求,陈宝生部长在《关于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发展,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情况报告》中反思现状,强调指出:当前,我们的乡村教师培训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培训内容和模式需要进一步完善,乡村教师的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相比而言,复式教学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更成问题。调查走访中,村小教学点的校长和参训教师反映的突出问题是:培训内容上——学不到“点子”,听的是单式教学的课,讲的是单式教学的理,单式的“招式”不知如何变成复式的“点子”;培训体系上——心不在“点”上,行政不问、校本无招、教研不顾、自学无助、培训不到;培训模式上——训不进“点”里,远程有形式,无“复式”,校本有“中心”,无“点”心,集中有面上,无“点”上。
  三、提高“复式教学”教师培训的针对性
  1.针对复式教师的痛点
  教师普遍认为复式教学学科头绪多,讲课时间少,教学任务繁重。而且,实行复式教学的许多村小和教学点都实行寄宿制教学,教师既是老师也是保姆,身兼数职,劳累不堪。
  2.针对复式教学的特点
  许多优秀的复式教师谈到复式教学具有四个特点:教学任务的多样性,教学时间的制约性,教学过程的交替性,教与学的自控性。
  3.针对复式教学的重难点
  如:一节课如何合理设计重点年级与非重点年级教学内容?直接教学讲授如何少而精?动静搭配,纵向搭配如何有机衔接?横向动静如何有序交替?如何通过动作有效调节学生的动静学习?如何基于同步课堂有效进行课堂管理与指导?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辅导方法如何针对性运用?如何发挥复式教学的优势,相应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能力?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4.分析复式教学的创新点
  有经验的“复式教学”教师都认为,复式教学“进得来靠免费,留得住靠关爱,学得来靠创新”。如安徽省黟县毛冈小学汪来九老师,扎根教学点,创造了“七级复式教学法”;湖南炎陵鲁坑小学的马安健老师,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马氏教学法”,包括“动静教学线路交替法”“短动教学法”“四步教学法”等;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的孙冬梅老师,创新复式教学,构建了“同动同静法”,打破了动静结合的传统模式,提升了复式教学的质量。
  四、增强“复式教学”教师培训的实效性
  1.特事特管——建制度,支持服务有规
  (1)导有指南:加强指导,研制出台《乡村教学点复式教学班教师培训指南》。
  (2)学有规划:加强计划统筹,周期有规划,阶段有计划,年度有安排。
  (3)管有办法:加强责任管理,专人管,专项管,有分工,有问责。
  (4)效有评价:加强绩效评估,研修有成果,教学有改善,学业有提高。
  2.特事特办——建机制,支持服务有路
  (1)助力自主反思,推送《复式教学常规指南》,帮助教师在基本规范上发展。
  (2)助力常态互助,建立“掌上”复式“求助系统”,帮助教师在问题解决上发展。
  (3)助力集体备课,举办片上每月观课议课,帮助教师在经验借鉴上发展。
  (4)助力复式教研,健全“中心”双月专题研讨,帮助教师在中心校教研共同体中发展。
  (5)助力难点突破,建立年度复式“订单项目”,帮助教师在量身打造、深度学习中发展。
  (6)助力经验借鉴,牵手名校,拜师跟岗研修,帮助教师在开阔视野、改组经验中发展。
  3.特事特保——建保障,支持服务有货
  (1)分层设专项:“国培”抓好“复式教学”培训团队培育,“省培”抓好“复式教学”骨干教师培训,“县培”抓好每一位“复式教学”教师的发展指导。
  (2)分级强指导:教育部依托高校设立复式教学研究与教师发展中心,加强专题研究和指导;省里面要建立(恢复)复式教学研究会,加强区域业务指导;县成立复式教研与培训指导组,中心校健全复式教学教研组,形成常态指导机制。
  (3)分类建资源:研发《复式教学常规研修指南》,开发复式教學专题研修课程资源,建立复式教学的教研网,创办《复式教学》电子刊等,为教师提供丰富多样、有效管用的学习资源。
  总而言之,聚焦“复式教学”,建立支持体系,支持教师常态发展,目的在于帮助复式教学班的老师不仅能上课,还能上好课。期待复式教学的教师培训在乡村教育的“最后一公里”有效发力,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不断增强培训实效,强有力地支持复式教学的教师能力和素养持续提升,使每一个“复式教学”班的孩子在人生的起跑线上都能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作者系教育部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专家工作组成员,合肥师范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其他文献
本刊讯 2017年8月15日,由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与心和公益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全人教育奖”颁奖典礼在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举行。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杨东平、副院长王雄等及来自全国各地的教师一同揭晓第三届“全人教育奖”的获得者及提名奖获得者。来自上海市平和双语学校的张轶超老师获得第三届“全人教育奖”,获得由组委会颁发的20萬元人民币的奖励。来自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的贲友林、北京亦庄实验小学的常
今天,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变,阅读这件理所当然的事,却变成了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情。也许有人视这种变化为寻常之事,但我认为,阅读不是一件可为可不为的简单事情。阅读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文化的最主要功能是教化人和塑造人,阅读决定人的知识、思想、意志、审美和情趣,关系人的心灵成长与人格形成,关乎国民素质与民族未来。国民素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国民素质提高靠阅读,阅读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事
语文教科书中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叙事性作品。纵览这些叙事性作品,我们发现其中的“人物小传”,如《李时珍》《阅读大地的徐霞客》《白衣天使》等,具有独特的阅读价值。其阅读价值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精神引领与叙事本质。  首先,阅读人物传记,能够引领学生的精神成长。学生收获的不仅仅是了解了传主光辉灿烂的成就以及世人对传主中肯的评价,更重要的是,能了解传主面对挫折时的坚韧不拔、本职岗位上的尽心尽责、为民请
石鸥,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特聘教授、课程教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全国教育实验研究会副理事长,全国教学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教育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获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虽然现代战争少不了新式武器—飞机、坦克—但事实一再表明,书本才是最难对付的武器。书本是最轻的武器,但也是最重要、最耐用的武器。在第
语文教学内容的选择需要思考一些原点性的问题,教学设计也同样。教学设计的方法、类型有很多,与其追随一些“时髦”的设计,不如去做好一些看似简单的原点性问题。比如,一节课,我们想做的事可能会很散的,有时候散有散的好处,大多时候则需要有整体感,否则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怎样才能使散的教学内容有整体感呢?常用的方法就是设计核心事件,让课堂讨论围绕着核心事件。这虽简单,却是教学设计的基本技术问题,是教学设计技
【摘 要】“二十四节气”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综合了天文、气候、物候等多方面的知识,具有丰富的教育价值。本文通过介绍“非传统课程日”开展“节气教育”、家校合作涵养“节气素养”、廊道文化呈现“节气魅力”三方面内容,探索在小学低段推动“二十四节气”这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使学生在收获知识的同时,增强民族自豪感,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 小学低段 传承  文化认同是民族
【摘 要】针对当前古诗“独立无序”的组篇现象与“重意思轻意象”的不当教学方法,尝试梳理建构研究主题类化的古诗课程资源,实现课程资源集聚型群组,通过“意象切入”“意象捕捉”“意象营建”的研究路径,让古诗的学习走向“言”“意”“象”三者的圆融共生,从而提升学生对古诗的审美情趣,在成长中植下中国诗词文化的种子。  【关键词】古诗教学 研究性学习 意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小
【摘 要】鼓励教师合作是我国教师发展的基本政策指向,也是世界范围内教师发展的基本趋势。由于一切研修与培训的归宿是“校本”,学校亦成为教师开展合作行动研究最为适切的场域。无论是“人为合作”还是“自然合作”,其行动研究均建立在教师对学校价值追求与共性问题探究的基础上,而教师不断学习、拓宽视野、增长学识为合作行动研究的开展提供了保障,多元模式合作行动研究的探索为教师专业成长赋能。  【关键词】教师 合作
编者按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单位。班主任如何实现班级的规范化管理在当前已经成为重要议题,北京师范大学楚江亭教授探讨了“班级规范化管理的有限性及其超越”。同时,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主要实施者,撰写操行评语是班主任的基本工作之一。传统上,大多数班主任将对学生的操行评语仅仅作为一项任务来完成,存在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冷漠淡然,缺乏情感;主观臆断,缺乏客观性等问题。2013年《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
2014年12月,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提出应促进评价方式的改革,转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标准评价学生的做法,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校招生的重要参考。一时间,综合素质评价成为“网红”,颇受关注。不少省、市、自治区都积极尝试如何在高考录取中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衡量依据。在笔者看来,综合素质评价若要在高考录取中落地开花,需要突破三道难关。一、技术关:综合素质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