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序草属(茜草科)的种子形态

来源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_t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螺序草属(Spiradiclis Bl.)16种2变型共18个样品的种子形态特征的初步研究表明,本属植物种子为小型(0.2-0.3 mm)或中型(0.3-2mm),整体形状不太规则,表面纹饰为蜂窝状,种脐稍突出.种子的外壁由内外2层种皮组成.依据表面突起分布方式,螺序草属的种子大致分为2种类型:(1)平周壁微下陷,疣突均匀分布于其上,如大叶螺序草、螺序草、尖叶螺序草、柳叶螺序草、峨嵋螺序草和龙州螺序草;(2)平周壁下陷成穴状,突起分布在穴边缘,如红花螺序草、心叶螺序草、两广螺序草、广东螺序草、海南螺序草
其他文献
比较羊奶果根瘤三个不同发育阶段的显微、亚显微结构和固氮、吸氢活性的差异,探讨了根瘤结构与功能的关系.结果表明:早期侵染方式为皮层细胞间隙侵染,此期的内生菌是一种分枝
对田间自然条件下培矮64S/E32和对照汕优63的剑叶衰老过程中PSII光化学效率、光能耗散和叶黄素循环组分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剑叶衰老过程中PSⅡ光化学效率(F/
运用细胞图象分析系统和显微照相的方法对细枝木麻黄(Casuarina cunninghamiana Miq.)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进行了观察研究.细枝木麻黄次生木质部导管分子有3种类型,即两端具尾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