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有氧代谢能力的影响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z_shenf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摘 要 间歇性低氧训练是俄罗斯博斯特列尔科夫在20世纪80年代末于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创设的,后经卡尔琴斯卡娅结合与运动训练,从而使间歇性低氧训练在体育领域兴起。大量实验表明,间歇性低氧训练可引起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分泌的增多、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增多,降低同级运动负荷的乳酸阈,增强有氧代谢酶的活性,从而提高有氧代谢能力。
  关键词 间歇性低氧训练 有氧代谢能力
  一、间歇性低氧训练对EPO及红细胞计数的影响
  胡永欣,云大川[1]在动态观察间歇性低氧训练(IHT)对人体红细胞生成的影响的实验中将15名男大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和IHT组,实验结果表明EPO在低氧训练的第3、17、22 天和低氧结束的第6 天比基础值显著升高,在IHT的第3、9、15、17、22天和实验结束的第6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指出EPO升高的水平取决于低氧的程度。红细胞计数在IHT的15天和实验结束后的第8天宇基础值对比呈显著性差异。任建华,敖祖辉[2]选取普通高校和地市体校的40名中长跑运动员为测试对象,进行间歇性低氧刺激对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试验研究,实验对象随机分为低氧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低氧组每一天在安静状态下吸入低氧混合气体45~60min。实验结果显示1周后,低氧组RBC和Ret均明显高于低氧前水平。
  以上实验均表明间歇性低氧训练可增加红细胞计数,但是,一些动物实验的结果却显示间歇性低氧训练不能明显增加红细胞数。
  西安体育学院的叶鸣,雷志平[3]将40只纯种的SD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低氧组、运动组、运动低氧组。低氧组进行间歇性低氧训练,每天一小时。实验结果显示低氧组的RBC与对照组对比差异不具显著性。刘文峰,郑澜[5]使用低氧仪提供低氧环境结合运动对大鼠采用高住低练法进行实验,结果显示2周实验中红细胞计数未出现显著性差异。
  二、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汝铁林,郝选明[4]将9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低氧组、运动组,低氧加运动组。低氧组进行的是间歇性低氧训练。正式训练1周后发现低氧组和低氧加运动组大鼠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增高。正式训练两周后低氧加运动组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低氧组。
  但更多的实验结果显示,间歇性低氧训练不能明显增加血红蛋白的含量。
  西安体育学院叶鸣和雷志平[3]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有氧代谢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中经过3周正式的间歇性低氧训练低氧组的SD大鼠血红蛋白的含量变化不大。胡永欣和云大川的实验中[1]将15名男大学对照组和IHT组,经过四周的实验后发现血红蛋白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没有变化。其推测原因可能为血红蛋白合成原料不足或者低氧应激强烈导致蛋白消耗增多或蛋白合成降低。
  冯连世等认为血红蛋白在高原低氧训练1周时升高,第2周时开始下降,第3~4周略低于高原训练前的水平[5]。目前国内对间歇性低氧训练对血红蛋白含量影响的研究尚无一致结果。
  三、间歇性低氧训练对有氧代谢酶的影响
  王茂叶[6]将健康纯种的ICR封闭群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运动组、低氧组和运动低氧组。实验结果显示低氧组与对照组对比,小鼠心肌和股四头肌细胞色素氧化酶(CCO)的活性具显著性差异。琥珀酸脱氢酶(SDH)的测试结果显示,低氧组小鼠心肌和脑组织的SDH的活性与对照组和运动组对比都聚有显著性差异,而低氧组股四头肌的SDH活性只与对照组对比呈显著性差异。
  代毅,柯遵渝将纯种Wistar雄性大鼠分为平原对照组、平原训练组、低氧训练组。进行15天的实验之后对酶的活性进行测试,实验结果显示,低氧训练组心肌和骨骼肌的CCO活性与平原对照组和平原训练组对比,差异皆具有显著性。平原低氧组小鼠心肌和骨骼肌SDH的活性与平原对照组和平原训练组对比,差异具显著性。
  四、间歇性低氧训练对乳酸阈的影响
  雷志平,黄海等以西安体育学院99级运动人体科学专业9名女生为研究对象,实验安排4周的间歇性低氧训练其中适应性训练1周,正式训练3周。在间歇性低氧训练前后分别进行功率自行车逐级递增负荷试验,直至力竭。实验结果显示经过3周的正式间歇性低氧训练9名受试者乳酸阈水平明显提高。
  五、小结
  间歇性低氧训练从多个方面对机体产生影响,来提高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间歇性低氧训练可使EPO得分泌量增加,使红细胞数量上升,提高有氧代谢酶的活性,提高同级负荷的乳酸阈水平。但是对于间歇性低氧训练是否能影响血红蛋白的含量,国内的研究报道尚无一致结果。间歇性低氧训练可提高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已经在大量的研究实践中得到证实。但是其中的机制仍然期待人们以更加严谨的态度去探索。
  参考文献:
  [1] 胡永欣,云大川.红细胞生成在间歇性低氧训练中的动态观察[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6(1):48-51.
  [2] 任建华,敖祖辉.间歇性低氧刺激对提高人体运动能力的实验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1):21-22.
  [3] 叶鸣,雷志平.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有氧代谢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21(1):44-46.
  [4] 汝铁林,郝选明.间歇性低氧训练复合运动训练模型大鼠的造血功能[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10(37):6913-6916.
  [5] 冯连世,宗丕芳,李福田,等.高原训练对中长跑运动员红细胞生成的作用[J].体育科学.1998(4):78-81.
  [6] 王茂叶.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小鼠机体细胞色素氧化酶和琥珀酸脱氢酶的影响[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6):26-28.
  [7] 代毅,柯遵渝.间歇性低氧训练对大鼠心肌、骨骼肌有氧代谢酶与运动能力的影响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29(5):91-9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3  摘 要 以上海市游泳队运动员的身体形态指标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测量与评价研究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运动员的躯干、身高、肩宽、髋宽、指距等形态指标作研究。探索躯干与身高之比对运动员运动成绩的影响,结合数据与文献,总结我国运动员在躯干核心能力上的现状,为运动员选材和训练提供参考意
腐败是一个全球性话题,世界各国采取各种手段抑制腐败。我国在十八大以后反腐倡廉工作取得瞩目成效,这让全世界看到我国反腐的决心。不断深化反腐败工作,农村基层反腐是不可或缺
学位
中图分类号:G86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1  摘 要 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法及资料法,从训练学的角度对皮划艇运动员力量训练方法进行探讨研究,旨在为皮划艇运动员力量训练提供指导与建议。  关键词 皮划艇 力量训练 方法  皮划艇在我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而要使我国的皮划艇项目取得更加长足的发展,作为皮划艇运动项目成绩取得的关键因
为进一步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从2008年起至今,全国累计选聘了47万余名大学生村官到农村基层一线干事创业。他们用自己的知识、热情和汗水,带领广大农民群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2  摘 要 运动性心理疲劳是由于运动员长期集中于重复性的单调且大强度训练比赛情况下所造成的一种状态,单调枯燥的军营式封闭训练生活,容易引起运动员训练动机和直接兴趣的淡漠乃至丧失,加之有些训练节奏安排不当,训练手段方法陈旧,频繁的比赛致使运动员身心都承受较大的负荷量,特别是大脑皮层活动过度紧
目的病理学检查并不能为乳腺癌患者化疗后的病灶变化提供依据,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彩色超声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8月于丽水市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3  摘 要 排球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型项目,尽管没有直接的身体对抗,但随着每球得分制的实施,排球运动的激烈程度愈发强烈,对运动员的身体耗损程度和速度也愈发的明显。运动损伤不仅会影响到比赛中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影响着运动员技术技能的阶式提高,甚至关乎着运动员的运动寿命以至我国排球竞技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2  摘 要 本文以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大二非体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体育锻炼(散打、篮球、羽毛球)对大学生身体自尊性别差异的影响,为改善大学生身体自尊水平提供心理学上的参考。  关键词 体育锻炼 自尊  由于身体自尊对研究体育锻炼参与的心理前因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在学校体育的教
中图分类号:G84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2)11-000-02  摘 要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数量统计等综合研究方法,对河南省球类运动管理中心及各地市体校的篮球运动员的损伤现状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旨在使我省青少年篮球运动向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河南 青少年 篮球运动员 损伤现状 预防  一、前言  篮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