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难挡债券收益率继续上行

来源 :金融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45023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涨价因素的推动下,预计四季度CPI回落幅度将小于市场预期,并且在国际初级产品和国内食品价格持续上升的压力下,通胀隐忧有所上升。也就是说,通胀方面对债市影响偏负面。
  从国际方面来看,国际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给国内CPI上涨带来巨大压力。值得注意的是,初级产品价格上升往往引起物价(CPI)上升。当前,市场预期主要经济体将实施新一轮数量宽松货币政策,流动性回流大宗商品,由于这些商品供给弹性较小,往往因为流动性大量注入而持续大幅上涨,并最终引起PPI、CPI高速上涨。
  从国内方面看,国内食品类价格上升给国内CPI上涨带来巨大压力。目前,食品价格上涨再度成为推动CPI上涨的主力。2010年9月份,CPI同比增长3.6%,其中,食品类CPI上涨8%,粮食价格上涨12.1%。在9月份3.6%的CPI同比涨幅中,新涨价因素占2.4%,如果新涨价因素居高不下,那么10月份CPI还可能创出年内新高。
  事实上,我们认为,央行突然加息的原因,就可能是央行考虑到南北受灾、CPI很难因为秋粮丰收而自然回落,因而抢在CPI有可能超预期之前推出应对措旋,以便控制通胀预期,避免CPI“螺旋式”上升。
  除了上述通胀因素偏空以外,我们认为资金面、供需面等因素也很难对后期债市构成向上支撑,债市所面临的整体环境偏弱。
  从资金面来看,种种迹象表明,资金面正由2009年的极度宽松逐步恢复适度宽松,预期四季度资金面总体上保持适度宽松,资金面对债市的影响偏中性。
  “热钱”对资金面松紧影响显著。在国际主要经济体实施新一轮数量宽松货币政策和人民币升值压力有所加大等因素下,未来数月“热钱”可能继续回流,但短期内回流的速度不会太快。首先,重启汇改以来,并没有出现持续的人民币单向性升值,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加大了“热钱”套取汇兑收益的难度;其次,国内楼市遭到连续调控,削弱了“热钱”投资国内资产市场的需求;最后,监管层对“热钱”的高压打击,将增加“热钱”的流动成本。
  货币供给量增速持续下滑同样表明货币政策有所收紧。9月份,M1、M2同比增速分别为20.87%和18.96%,且M1与M2增速差从年初的12.98个百分点下降到9月份的1.91个百分点,增速差大幅下降说明货币的活跃度在持续降低。
  从债券供给来看,今年并不低于2009年,甚至明显高于2008年。
  虽然年初以来时有出现债券供不应求,但我们认为并不是因为总发行量不足,而是结构上的供给失衡,其中受投资者青睐的企业债供应骤然减少是一个重要原因。2009年,城投债发行占了企业债的半壁江山,而受对城投公司整顿和清理影响,2010年以来城投债类企业发债一度暂停。
  目前,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发债标准基本理清。今年8月份下发的《关于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发行债券的有关问题的通知》从发债人资格、担保行为、资金用途监管等方面对地方投融资平台发债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范。此后城投债发行再度开闸。据WIND统计,2010年10月份上半个月发行的企业债11只,而1-9月份每月平均仅13只。
  据媒体报道,发改委将在年内剩余的时间内加快城投债的发行节奏,发行支数将会超过前三季度的总数,存量或将增加50%以上。我们预计,随着城投债发行提速,债券供给压力将持续上升,结构性供求失衡将完全修复甚至产生供给过多的压力。
  此外,本次加息也可能促使债券市场风险进一步激化。首先,对“热钱”有极大吸引力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会因本次加息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其次,加息周期预期下,发债企业可能加快债券发行进程;第三,如果市场进一步确认已经进入加息周期,那么,机构投资者很可能减少来年债券的投资资金比例。
  对于四季度,通过对宏观背景、资金面和债券供给的分析,我们认为,收益率可能继续上行,建议投资者注意风险,缩短久期或保持短久期。
其他文献
自首次“汇改”以来,“热钱”始终是一个挥之不去的话题。  各种迹象显示,以追求高收益为最终目标的热钱,加速进入像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寻找套利机会已是不争的事实,而进入10月后A股市场显著上涨的行情以及大宗商品的“遍地开花”,更印证了热钱来袭。据了解,自8月以来,热钱一改此前5、6、7三个月的净流出状态,再度席卷而来。  时隔三月,热钱再次汹涌而来,值得人们关注与深思。  从今年4月份开始,由于楼市调
期刊
时势造英雄,在资本市场的阴晴不定和新会计准则实施的双重作用之下,很长一段时间分红险一枝独秀,与资本市场关联度较高的投连险和万能险则一蹶不振,拱手让出了主力险种的位置。  如今,上证指数重新站上3000点,始于7月初的上涨行情到现在,大盘涨接近30%,投连险打破沉寂借此波攻势取得了不错的收益,保险公司也有新品推出,投连险似乎有了复苏之势。  万能险则维持低调。今年万能险结算利率一直走低,在维持了3个
期刊
今年下半年以来的市场反弹,缓解了专户“一对多”业绩不佳的窘境,不少产品因此回到面值以上。  然而,国庆节后以来大盘蓝筹股的启动却使一些“一对多”产品“措手不及”,净值并未跟上股指的步伐。随着一年期“一对多”产品的逐渐到期,不少投资者选择不再续约。    扎堆中小盘股  国庆长假过后,受节日期间外围市场走强和政策面的影响,地产、煤炭等大盘蓝筹股强势崛起,中小盘股相对沉寂,市场期待了近一年之久的风格转
期刊
2010年对于银信合作来说可谓风云突变。  上半年银信产品高歌猛进风光无限,下半年政策频出银信产品步履蹒跚,7月份当头棒喝、8月份壮士断臂,当银信产品逐渐褪去亮丽的色彩时,10月份,再出加息重器,后银信时代悲壮的基调或许有所改变。    信托收益提升  加息后,贷款利率上调,项目发起方要获得信托资金必然要支付更高的成本,信托公司即可以给信托产品制定更高的预期收益,信托产品的收益涨幅甚至可能比利率涨
期刊
热钱(HotMoney)也被称为国际游资,是指在一国金融市场上投机获利的国际短期资本。随着金融全球化的深化,热钱的定义也不断扩展。例如,当前的热钱停留时间可能超过一年以上,以至于被称为“长期投机性资金”。又如,过去我们认为外商直接投资(FDI)是实体投资而非热钱,但目前进入中国的FDI在结汇后可能不进行固定资产投资,而是直接进入股票市场,这实际上就是通过FDI渠道进入的热钱。  热钱的盈利方式通常
期刊
“929”二次调控出台至今,深圳、厦门、上海、宁波、福州、杭州、三亚、海口、温州、天津、南京、广州和大连相继出台了“限购令”,加上4月30日最早推出“限购令”的北京,目前全国已经有14座城市限购,这也使得本来是非常规的“限购令”已成为常见的调控手段。  而14座城市的“限购令”细则宽严程度则有所不同。其中,深圳、南京直接对第三套房“限购”,被称为“严厉版”的限购令;而上海、杭州、厦门等其他城市对原
期刊
从复牌首日暴涨到连续6天跌停,ST三农看似怪诞实则必然的走势再次警示投资者:停牌后复牌的股票既存在暴富机会,也蕴含极大风险——  炒股,缺的不是机会,而是把握机会的能力和水平。9月30日,ST三农在经历3年多“拘禁”生活后恢复上市交易。复牌首日,ST三农不仅以142.11%的巨大涨幅高开,而且以比开盘价涨50%的“极限幅度”结束交易。当天收盘后,一些未能买入的投资者因错过了难得的暴富机会渐露悔意。
期刊
说起TOT,或许还有很多人感到陌生。TOT(trust of trust)即信托中的信托,是组合基金FOF的一种,在国内主要是以阳光私募基金为投资对象,从中通过分析、筛选、搭配的方式,选取有限数量的阳光私募基金进行组合,达到降低风险、获取持续稳定收益的目的。    据统计,自2009年下半年国内首批TOT产品——平安财富盛世1号、华润信托托付宝TOF-1号问世以来,眼下,TOT产品总数已达十余只。
期刊
十一长假之后,股市迎来开门红,四季度A股市场的走势成了众人所津津乐道的话题。进入四季度,A股迎来史上最大的解禁潮,据测算,沪深股市在四季度将迎来近4000亿限售股、市值约3.6万亿元左右的限售股解禁。    仅十月份,两市就有近百家公司解禁,平均每天有700多亿元限售股出笼。其中,建设银行的1333亿股在27日上市。据统计,在节后的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A股市场将有包括建设银行、中国神华、中国石油等
期刊
每一次世界经济的风起云涌都将期货市场置于险境,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流动性的无序扩张已波及到世界的每个角落,纵使各国政府绞尽脑汁,还是无力摆脱失业、赤字等顽疾的纠缠,政策调控(加息)更是频频失灵,同时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议题未见实质性突破,国际统一战线难以达成。  我们认为,分化的区域性货币政策将成为下一阶段市场关注的焦点,在各国意识形态之争的推动下,汇率之争已经不再是“美国式”的合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