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R与企业文化的理论性探讨与研究

来源 :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li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而从企业文化的角度来分析的话,CSR有着不同的定义与意义;本文通过整理不同学者之间对于CSR与企业文化关系的探讨,以期从一个新的视角来认识和了解CSR。
  关键词:CSR;企业社会责任;企业文化;肯定论;否定论
  1.关于CSR定义的各家之言
  经营伦理的问题,归根到底是企业与社会,企业同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关系。
  企业的利益至上主义容易导致企业招致祸事或是出现不良后果。想要把经营伦理作为企业文化发挥作用的话,就必须把利益至上主义向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良好关系的企业管治优先主义(Corporate Government)转换。
  企业一直以来对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对于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来说与社会贡献一词是完全相反的两种概念。从近年来不断出现问题的企业的事例可以看出,企业为了追求利润,免不了要损害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利益。也就是说只关注本公司的最大利益的行为,对于企业管治优先主义(Corporate Government)的行动原理来说是完全没有好处的。所以企业的行为不仅仅是要追求企业本身的最大利益,而且还应当包括寻求企业和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共同利益。
  现在,把社会与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利益当做共同目的而积累社会道德的行动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水谷雅一认为,所谓优秀的人是指有“人德”的人,而对于企业来说,优秀的企业便是有“社德”的企业。按水谷雅一的话来说,所谓有“人德”的人,是指为了社会的发展积极地采取行动,具有值得敬爱的个人魅力的人。水谷认为,所谓“人德”放到企业德行的层面上来说的话就是“社德”,而有“社德”的企业便是从社会和人的观点来看,有着令受众喜爱的行动的企业。而这里所定义的“社德”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CSR(Corporation Social Responsibility),以下下统称为“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并不是具有法律意识,遵守道德规范就算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了。对于社会和利益相关者来说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质就是积极地追求社会贡献。企业按照各自的目的进行活动的同时也是社会构成的一员。企业作为社会的一员,与利益相关者建立联系,并在经营环境中产生利益关系。当然,这种利益关系大规模扩大的话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也会增大。企业对于利益相关者就有着与其影响力相适应的责任,即与作为活动基础的社会和本公司活动相关的责任。
  对于最初把CRS当做问题来对待的Sheldon,o.看来,经营者对于公司整体和员工都必须负责。不仅仅是企业内部的责任,明确对更为广泛的社会的责任更有意义。也就是说企业和我们一般市民一样是“企业市民”,对于个人和社会企业也有着其相对应的责任。
  中丸宽信认为,所谓CSR,经济性责任应当与遵守法律的责任分割开来。
  所谓经济性责任即是给消费者提供更加便宜的商品,给员工提供安定的工作环境,给股东分红的责任;但是从企业根据自身行动对社会带来的诸多影响来看,所谓CSR不仅仅是企业的经济性责任和遵守法律的责任,伦理性责任和社会贡献性责任(以下统称社会责任)也是其责任的一部分。
  丹下博士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当分为经济性责任和新兴的作为企业市民的责任。所谓经济性责任即作为经济主体实行企业本来功能的传统的责任。而作为企业市民的责任还可以再分为守法的责任、伦理的责任以及贡献性责任。
  2.CSR与企业文化
  2.1CSR的范畴
  CSR在经济生活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究其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企业在追求利润的过程中日渐凸显的各种问题。由于在追求利润的同时存在负面的公害问题,从而引起社会混乱,所以CSR的必要性渐渐被重视起来。从这里可以看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比起经济性责任、守法性责任、伦理性责任、社会贡献等显得重要得多。
  森本三男定义的CSR有了更深层次的扩大。森本三男认为,CSR的最低层次为守法性责任,然后依次是经济性责任、制度性责任、社会贡献由低到高扩大。
  2.2企业社会责任肯定论与社会责任否定论
  森本三男认为,大企业在遵守法律的同时,也应当积极地展开对文学艺术事业的资助、进行慈善活动以及对于新兴企业的帮助和扶持等社会贡献的行为,但是企业的社会贡献必须正当化。一直以来,企业社会责任都与企业目的有关,但是也存在肯定社会贡献和否定社会贡献两种观点。前者是以Drucker和Davis为主的代表经营学的看法,称之为社会责任肯定论;而后者是以Freedman和Hayek为主的代表经济学的看法,称之为社会责任否定论。
  肯定论和否定论,在对于超越经济性责任的社会贡献的看法上,二者完全不一样。肯定论认为经济责任以外的社会贡献也是企业的责任,否定论则认为企业本身的经济责任作出的贡献就是企业作出的社会贡献,否定经济责任以外的贡献。也就是说,肯定论认为应当顺应企业对社会的影响力,将利益归还一部分给社会。而否定论认为,所谓利益就已经反映在本公司的产品和服务的开发中,即使通过便宜一块钱来提高产品性能、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都正是企业所作出的社会贡献。
  2.3企业社会责任肯定论和社会责任否定论的意义
  肯定论和否定论都有其成立的理由。并且,也并不能说谁对谁错。如果从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文化的关系来思考的话,对社会贡献的肯定与否定都是对企业文化的反映。归还一部分利益给社会,无论是对社会积极的贡献还是将利益当做新产品、新服务的开发费,追求经济责任也好。这种想法本就是作为企业文化确立的企业全体统一的行动。   无论是优先社会贡献还是优先经济责任,在这其中弄明白企业为了什么活动,员工个人是为了什么而工作这一问题才是最重要的命题。与社会有关的人在企业内部进行统一,并以企业文化进行规范,就能更加有效的进行活动。通过企业文化,企业全体朝着社会贡献前进,那么所作出的社会贡献难以估量。如果只是注重经济责任的话,提供更好的产品,服务,顾客满足度也会提升。
  所谓企业的社会责任,无论优先社会贡献还是优先经济责任,从企业文化的角度进行意识统一的话无疑是能够提高其积极效果的。
  3.CSR重视型企业的企业文化
  3.1企业不断出现问题的原因
  随着企业效益的不断扩大,企业问题也层出不穷。纵观各个企业的主页,经营哲学和经营理念中明确了应当履行的责任和应做的贡献的同时,职工应当遵守的伦理基准和行动规范也有明确的定义。
  企业的目的有各种各样的切入口,不仅限于追求利润。但是,也不可能有企业不把追求利润当做目的。因此,企业有企业追求利润的理由。为了追求利润,最大程度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必须通过增加附加价值才能在竞争中获得胜利,效率性和竞争性是无法避免的。水谷雅一在效率性和竞争性的两个原理基础上,增加了人间性和社会性以求达到这四者之间的平衡。
  过于追求效率性,出现过劳死的情况就失去了人间性。当然,禁止调动工作等行为就过于强调了人性,而牺牲了效率性。也就是说,效率性和人间性是背道而驰的两种概念。而同样,过于强调竞争性,譬如抵触独占禁止法,就会牺牲掉社会性;但是,情报公开等等又过于强调了社会性而牺牲掉了竞争性;在这里,竞争性和社会性是两种相反的理论。所以,效率性对人间性,竞争性对社会性。这四个原理中,效率性和竞争性,人性和社会性是相辅的关系,而效率性和人间性,竞争性和社会性则是相反的关系。
  迫于企业追求利润的压力,也就是说效率性原理和竞争性原理字很大程度上起着支配作用。而忽视与其对立的人间性原理和社会性原理,这对于经营者来说是无疑也是不可取的。
  3.2企业文化的两个阶段
  3.2.1企业文化两个阶段的定义
  企业文化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可意识阶段和不可意识阶段。
  职员们能够意识到的企业文化是在解决问题的日常活动中能够进行参照、议论、探讨的东西。不能经受的住时间和验证的东西中间,那些表面的口号,过于浮夸的东西都会被舍弃。经过几次的验证之后,某些原理和精髓就已经深入脑海,不用议论不用深究,自然而然的融入到了企业生活中,这些状态就被成为不可意识阶段(即在无形中,自身都尚未意识的过程中将理念贯彻到企业行为中)。
  3.2.2企业文化两个阶段的转换
  就像上述所说,经营哲学,经营理念,伦理基准和行为规范中,人间性原理和社会性原理受到一致好评,并且,不仅仅是效率性原理和竞争性原理,人间性原理和社会性原理完全能够成为能够被意识的企业文化。
  但是,能够从可意识阶段向不可意识阶段发展的又是这其中的哪个呢?可能存在外部环境的情况和内部资源的条件不同的影响,效率性原理和竞争性原理能够慢慢地渗透到人们的意识里变成不易察觉的某种意识(上升不可意识阶段)的原因大概与组织内工作的人们的思考方式和行为习惯有很大的影响吧。就像发生在公司内部的文化冲击一样,在转换部门组织的时候,一般会出现不习惯渐渐到克服不适,也就是说不论好坏,是与组织的文化有关的吧。甚至,根据效率性原理和竞争性原理,企业内部起支配作用的人不会对被支配的人所施的压力坐视不管的吧。基于人性原理和社会性原理即使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也会被多数意见占上风而导致错误的判断吧。
  如果陈述相反的意见的话,就会变成背叛者。这种情况,在有着内和外明显区分倾向的日本来说尤为严重。土屋守章认为,企业存在着这样的危险:“企业内部的人和外部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感受和价值意识,所以作为一个集体,很有可能在某个时刻变成反社会的存在”。并且,即使抱着坚定的信念鼓起勇气,能够陈述反对意见,但还是会犹豫要不要报告上司,公诸于众的吧。因为这样会被同事、上司甚至企业逼到绝境。并且,害怕告发后遭到报复,并不是通过普通手段能够解决问题的。
  从上述可知,社会性责任和企业伦理是不可能顺利渗透到企业组织中去的,即使渗透进去了,想要保持也是很难得。(作者单位:湘潭大学)
  参考文献:
  [1] 水谷雅一.経営倫理学のすすめ「M」.丸善出版社.1998
  [2] 丹下博文.企業経営の社会性研究「M」.中央経済社.2001
  [3] 森本三男.企業社会責任の経営学的研究「M」.白桃書房.1994
  [4] 土屋守章.企業の社会的責任「M」.税務経理協会.1980
  [5] 田中広司.経営倫理と倫理綱領の遵守「M」.日本経営倫理学会監修.水谷雅一編著 経営倫理同文舘.2003
  [6] 谷本寛治.CSR経営―企業の社会的責任とステイクホルダー.中央経済社.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这篇文章分三个部分对泸州遗赠案进行论述,首先对案情进行简单的介绍,引出争议的焦点。然后从法律原则和规则的适用来进行分析。其次是分析案件中的利益冲突以及如何保护各方利益,最后回到案件本身中遗嘱对于财产的处理是否有效合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规则与原则;利益衡量;遗嘱自由  一、案情回顾  蔣某某与黄某某系夫妻,张某某与黄是非法同居的关系,黄在生前立下书面遗嘱,遗嘱中处分了夫妻共同财产以及自
●东亚思想库网络(NEAT)是应第六次东盟和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的要求,而于2003年正式建立的.该网络是第一个面向东亚,由东亚和东南亚各国政府认可的学术研究合作机制,其主要功能
我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立法者敏锐地捕捉到世界冲突法的发展趋势,新潮别致地规定了意思自治基本原则、最密切联系补漏原则和“直接适用的法”制度,紧随实践之需制定
期刊
确实有着异于常人的貌相rn马云经常调侃自己为外星人(ET).如果你专注马云的面相图看一分钟,还真能看出那么点ET的意思,“阿凡达”若解中国人之风情,或许可参照马云相塑造这么
全球市场需求正在从低谷走向回升.据WTO统计,2017年前5个月,占全球贸易90%以上的71个经济体进口额合计增长了10.2%,其中美国、欧盟和日本进口需求分别增长了7.6%、8%和11.2%.
期刊
人们一股赋予“妥协”这个词消极的看法,认为妥协是在一种特定环境下作出的不得已的退让.其实这种看法未免偏颇,从积极的角度看,妥协是适应社会环境的一种健康的心态,是人际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所作的一个巨
在台湾,人们认为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是大自然和人类祖先的馈赠,属于全民所有,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因此,唯有实行免费和低价政策,才能让每个公民共享遗产和自然的恩赐。 In 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