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代中国大学生政治思想观念新问题及其工作思路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在其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形成的上层建筑,是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然而在市场经济和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国一些大学生政治思想观念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新问题,即个人主义和意识形态主义,因此当前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三观”,树立共产主义的信仰,反对意识形态主义。
  关键词: 三观个人主义 意识形态主义 共产主义
  中国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在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领域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迎来了社会转型的挑战。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社会转型从1987年开始进入加速期,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代中国一些大学生的政治思想观念也发生变化,具体表现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简称“三观”)上出现偏差。
  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政治思想“三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生活于其中的整个世界及人和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产生和逐渐形成的。人们在实践活动中,首先形成的是对于现实世界各种具体事物的看法和观点。久而久之,人们逐渐形成了关于世界的本质、人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等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世界观。一般说来,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并以此观察问题和处理问题。马克思在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思想基础上,发现实践既是物质力量的现实感性活动,又体现人的主观意识、理想追求的有意识活动[1]。实践是客观世界的物质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统一。这种以实践为核心的新世界观,在人生观上的体现是:人的本质是个体性与个体的超越性的辩证统一,是个体和社会的辩证统一,是现实性和超越性的辩证统一。
  人生观是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指导着人们的生活方向,影响着人们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决定着人们一生的价值目标和生活道路。由于在社会实践中所处的地位不同,人们对于人生的价值、生活的目的和意义等问题,有不同的观点和态度,形成不同的人生观。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人生观是为人民服务,把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而奋斗,看做人生的最高目的和最大乐趣。这是高尚的革命的人生观,是共产主义人生观。
  价值观是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和意义的整体评价和总体看法。一般而言,个人的世界观与人生观对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个人价值观的变化也会对个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产生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是无产阶级长期的革命和实践中形成的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具体体现,它是以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为主体、以在全世界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理想目标、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新价值观,它在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的前提下,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因此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二、当代中国一些大学生政治思想“三观”的新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中国经济全球化的展开,当代中国一些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出现了新变化,主要表现在:过分强调现实性的“个人主义”和过分强调超越性的“意识形态主义”。在个人主义的背景下出现了两种危险的论调,即“读书无用论”和“金钱至上论”,同时在“意识形态主义”冲击下出现两种天真论调“人权至上论”和“儒学兴国论”。
  1.“个人主义”方面的问题。个人主义本质上是多元主义、相对主义、经验主义和反英雄主义,这是一种精神危机,是对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忽视,是对超越的精神生活的放弃,是对客观物质性的绝对臣服,成为物质的奴隶。在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下,一些青年大学生中出现两种危险的论调:“金钱至上论”和“读书无用论”。
  首先,“金钱至上论”在当今时代,市场经济以货币等值理念影响着人们的行为。金钱不论质量的优劣在数量上都是等值的,不追问获得金钱的合法性手段,而只关心手中拥有的金钱的数量,数量具有压倒性优势。而某些青年学生对这种金钱至上不仅默认而且颇有赞扬之意,这种行为占据个人生活的重心,使得人降格为货币的奴隶,成为“物化”的变态人。这种金钱至上论非常容易摧残青年学生的理想性和革命性,使得金钱控制人类的枷锁世代延续。
  其次,“读书无用论”在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由于过分强调经济神话,社会上形成了一种“经济决定论”的倾向,一些人追求短视效应,成本收益计量化的功利主义抬头,对未来的预期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为基础,因此在某些方面形成了“计算”的风气和短视的利己主义动机。由于读书学习获得的经济效益在目前短视效应的背景下远低于商业投资,使得一些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就过分关注投资等商业经济行为,同时认为“读书无用”,如果不遏制这种风气,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将会受到影响。一个国家的财富增长取决于国家智力结构质量和精神力量。一旦青年大学生在学习热衷于商业行为,则必荒废学业,最终受损的是整个国家和民族利益。这种“读书无用论”是一种狭隘的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产物,中国需要警惕。
  西方的普世价值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对当代中国大学生形成了思想冲击。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借助文化霸权,高举人权、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要求其他国家不断跟进其“进步”的步伐,以维护其经济霸权地位[2]。西方的普世价值赞美抽象“人权”,这种隐形的文化殖民通过抽象的“价值”符号吸引了某些青年。与此同时,当前中国对传统文化的反思过程中带有某种“文化决定论”的色彩,一些中国大学生因此出现“儒教兴国”的观点。中国应该认真审视。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不平等的政治经济结构的基础上,利用文化的话语霸权,对外强力推销“人权至上”观念。但是,一切理论是以现实的生活实践为基础的。人权话语的背后并不像“人权”词语那么神圣崇高,在其背后的利益关系使得连该理念的生产国都实行“双重标准”。生存与发展是目前中国的国情,也是中国最大的生活实践。所以正确的人权观应该具有国别性和民族性。
  某些中国青年大学生借鉴了新加坡“儒学资本主义”模式,在当前中国“国学热”的背景下发出了“国学兴国”的论调。这种倾向使得基本的“文化复兴”变异成为“文化复古”,使得社会上出现一些怪现象,如祭孔、穿汉服等形式主义盛行。这种儒学兴国论是一种天真的幻想,是一种文化决定论的翻版。同时我们还应该警惕借助于儒学兴国论所附带的封建主义残余的死灰复燃。
  三、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路:树立科学的思想政治“三观”
  当今世界纷繁复杂,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深入的背景下,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思路是教育大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只有在科学的“三观”指导下才能走向正确的道路,才能更好地实现全面的自由的可持续发展。
  1.坚持共产主义的信仰。上述的“读书无用论”、“金钱至上论”思想是当代中国某些大学生的信仰出现问题的证明,因此中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努力树立大学生的正确信仰。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是现实革命运动的动力。我们不应该把共产主义当成悬置在空中的理想,而是现实的实践过程。根据马克思原理,共产主义要求人们不断地在现实的生活实践中进行超越,不断地否定过去,不断地自我更新。
  在坚持共产主义信仰时,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该提高三个认识:(1)坚持共产主义信仰不是抽象的就理想而谈理想,就信仰而谈信仰,而是要求把对共产主义的要求扎根到生活实践中,密切联系群众,为群众服务。(2)共产主义信仰是科学的信仰,它是力图把人从宗教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是人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机会。(3)共产主义信仰是中国奋斗的精神支柱,中国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没有共产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强大的精神动力,就不会团结全国人民进行共同奋斗。
  “人权至上论”和“儒学兴国论”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决定论倾向。当代中国某些大学生没有从思辨的王国降到现实的王国,从臆想转到实际,从想象转到行动,他们只停留在思维的产物上,没有将其变为生活的产物。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利用文化,将它与人民大众的具体生产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检验文化和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侯惠勤.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磨炼[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139.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节选本)[M].人民出版社,2008:98.
其他文献
作者从宏观上阐述了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人民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分析了资中县畜牧业对助农增收的意义和加入WTO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提出了加速发展资中县畜牧业段调整结构、
产后子痫也称产后抽搐症,是母犬分娩后的严重代谢性疾病。以产后期和哺乳期尤其是产仔多的哺乳小型、兴奋型母犬发病居多。1 症状:不食,全身打抖,呼吸迫促,体温升高1℃左右,
文章以海尔集团为例进行分析,系统地阐释了商业伦理与企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合乎伦理的行为有利于企业的良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