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引导性骨组织再生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lat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证实膜引导性组织再生现象存在于骨缺损的愈合过程中,并探讨其机理.方法采用新西兰大白兔为实验对象,将兔桡骨制成1 cm缺损,一侧用羟基磷灰石/聚乳酸膜(HA/PLA)包绕缺损,另一侧作为对照, 通过X线片、大体观察及病理检查等观察两侧桡骨愈合情况.结果对照侧均呈现骨不愈合现象,实验侧有不同程度的骨愈合现象.结论膜技术的应用有利于骨缺损的愈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甲基苯丙胺长期戒断者的决策特点。方法以戒断时间在6个月以上的24名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依赖者和24名健康人为被试,运用爱荷华赌博任务(Iowa gambling task,IGT)测试甲基苯丙胺依赖者的决策特点,并分析其与冲动性(BIS-11量表)和药物滥用史的相关性。结果MA组和健康组在IGT净得分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0.75±24.32)分和(
目的探讨丰富环境对快速老化小鼠海马CA1区突触可塑性的影响。方法选用5月龄健康雄性SAMP8小鼠和SAMR1小鼠各24只,每种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丰富环境组(EE)和标准环境组(SE)两组,各12只,在不同环境下饲养60 d。通过Golgi染色检测海马CA1区顶树突树突棘的密度;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海马CA1区突触素的表达;透射电镜技术、体视学方法和图像分析系统检测海马CA1区突触的数密
目的探讨感觉统合失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行为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评估并比较了33例不伴感觉统合失调、33例轻度失调、32例重度失调ADHD儿童和50例健康对照组儿童的行为问题和智力差异,探讨感觉统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