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期输液不保健

来源 :家庭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rasc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每当季节转换时,一些中老年人,特别是慢性病患者和心脑血管病人就会到医院要求输活血化瘀、扩张血管的药物,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似乎输了液就能“清血液”“通血管”,即便血栓已形成也能化解。
  在保健输液的“养生达人”中,有些坚持一年中保健输液1~2次,有些甚至保持在3~4次。由于医和药之间的利益同盟,这种定期保健输液的“迷信”经久不衰。
  其实这样做根本没有科学依据,应予纠正。
  其一,静脉输液是给药途径中不良反应最多、最不安全的一种。注射液中的微粒可造成机体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和供血不足,并进一步导致缺氧,引起水肿或静脉炎。输液中配伍的药物越多,所含微粒就越多,产生的后果越严重。
  其二,定期保健输液大多以复方丹参注射液、胞二磷胆碱加维生素C为主,虽然对心脑血管疾病具有程度不等的作用,且起效快,但是,由于静脉输液的药物在体内存留时间很短,药物代谢后身体还是原来的状态,对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病因和病情发展无任何影响。
  其三,对慢性心脑血管疾病而言,定期保健输液并不是有效的对因防治措施。现代医学已经认识到高脂血症是促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及经常与之并存的糖尿病,是一组具有共同基础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即代谢综合征,病因学上共同的病机是胰岛素抵抗。最有效的防治手段是纠正不良生活习惯:⑴合理调整膳食结构,避免高脂肪、高热量饮食;⑵控制饮食,纠正肥胖;⑶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活动,通过运动降低血压、降低高脂血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和周围组织对糖的摄取,从而降低体重;⑷改变烟酒嗜好等不良生活习惯。同时进行口服药物治疗。
  因此,对这类“能控制不能根治”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除对指征明确的高凝状态或栓塞先兆及时安排住院正规治疗外,平常状态下进行所谓的“保健输液”并非良策。
  笔者认为,作为医务工作者,对于要求进行保健输液的中老年患者,要坚持治疗原则,多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多给予生活方式的指导,科学合理的进行治疗。
其他文献
唾液也就是口水,它是人体津液的一种,中医称之为“金津”“玉液”“玉泉”,对人体健康有着很重要的保护作用。因此,民间流传着“口水经常吞,越活越年轻”的说法。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唾液对口腔卫生具有积极的防御和清洁洗刷作用。唾液中含钙量高,能促成牙结石的沉积,能增强对牙周疾病的刺激作用,同时又能促进牙齿脱矿区的再矿化,从而预防龋齿的发生。另外,唾液在口腔里经常流动,可以起到清洗口腔的作用,很好地减少口
在河南省鹿邑县生铁冢乡黄台村,有一个远近闻名的四世同堂大家庭,一家老小25口,至今没有分家,过着富裕殷实、和和睦睦的生活。说起这个大家庭的“掌门人”,更是远近闻名,她就是百岁婆婆王张氏。  当地户籍资料显示,张婆婆生于1906年,今年已是107岁高龄了,但身体还很硬朗,虽然耳朵显得有点背了,但视力还很好,至今保持着自己缝制衣服的习惯,别人做的她还相不中。  别看张婆婆年岁大了,但穿针引线的本领丝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