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目标的特征和角色定位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ern_p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地方高校是为所属地区及周边区域输送人才的主要阵地。经管类专业作为应用面较广的专业之一,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从培养规模、课程体系设计、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明确地方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目标的特征,加强分析高校办学层次及人才培养的定位,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顺应“双创”的时代潮流。
  关键词:地方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目标;角色定位
  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使命,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社会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既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重要途径。地方高校依托地方特色而建立,吸收了区域内的资源、人才、技术等优势,是培养区域人才的主阵地。本文以培养地方高校经管类人才为目标,试图从地方高校的办学基本规律出发,结合经管类专业实际办学情况,对“双创”人才培养目标的特征和角色定位展开探讨。
  一、科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性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精英教育理念被大众化教育理念取代,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数量显著增加,因此,提升人才素质以满足大众化教育的要求是非常必要的。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类、工商管理类专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各类院校普遍开设相关专业,聘用大量教师教授相关课程,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培养规模逐步扩大。政府相关部门、社会等对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对河北经贸大学以及其他省份地方高校的研究分析,笔者对经管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归纳。
  1.人才培养目标缺乏特色
  通过了解不同地方高校经管类人才的培养目标,笔者发现各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从整体上大致趋同,甚至有些高校直接照搬教育部颁布的专业培养目标,缺乏专业特色,没有与地方经济特色及产业、区域优势进行充分结合,无法满足人才培养多样化的需要。这从根本上体现了地方高校缺乏深入思考,没有给予制订人才培养目标工作足够的重视。
  2.人才培养目标偏离实际
  制订培养目标的初衷是为高校培养学生提供政策性指导,为学生开展大学生活指明方向。而目前各高校的培养目标过于突出“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性,缺乏对人才供需状况的客观分析。自经管类专业成为热门专业以来,人才供需基本呈现供过于求的状态,毕业生的去向更加多元化、靈活化,所以制订培养目标时切忌偏离现实。
  3.专业性过强
  经管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大多遵循传统的思路,紧紧围绕特定专业来确定教育理念、人才培养模式、课程开设、专业结构等,过分尊重专业而忽视了跨专业的必要性,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思维方式固化,无法满足市场对人才的要求。
  4.缺乏创新意识
  随着创新创业趋势逐渐增强,用人单位在对毕业生进行考核时,格外强调人才的创新能力。同时,随着国家、社会对创业活动的大力支持,越来越多的学生在毕业时选择进行自主创业。然而现有的人才培养目标很少涉及创新创业要素,学校在宏观层面缺乏对创新创业的重视,也缺乏对学生的支持与指导。
  二、地方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目标的特征
  目前许多地方的高校特别是经管类高校隶属于地方财政部,所以高校在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时普遍存在过于宏观的问题,经常把目标上升到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高度。随着高校扩招及经管类专业在各类型高校的普及,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已经不能适应目前高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因此,科学的经管类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基本具备以下几个特征。
  1.突出地方特色
  地方高校的特色就在于“地方”二字,在培养目标中突出地方特色非常关键。地方高校应充分立足地方实情,准确把握地方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走势,突出经管类专业的优势,与重点大学形成错位差异发展。具体来说,在专业设置方面,地方高校应该挖掘地方的资源和地域优势专业,将该专业打造成学校的招牌专业。在学科建设方面,地方高校应该明确院校自身的相对优势,将地方特色、地方资源融入学科建设,实现经管类学科与自然、人文资源的融合。
  2.定位恰当
  地方高校应当根据学校办学历史、办学规模与学校的学科特点,结合学校总体办学定位,制订适合本校发展的培养目标。学校办学历史一般决定了院校特定专业的发展优势与方向,而办学规模与层次更是决定了地方高校的发展潜力,学科特点决定了各类学科的覆盖面,也可以看出学校对于经管类专业的重视程度。另外,地方高校会根据自身办学定位来判断人才培养目标的风格,即偏向研究还是偏向应用。不同层次、类型、规模的地方高校应该充分考虑本校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制订适合本校经管类专业的培养目标。
  3.以市场、行业需求为导向
  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去向相对固定,即经济、金融、管理等相关行业。为了提高毕业生质量,满足市场需求,地方高校要充分考虑区域内外用人单位对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具体来说,市场中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对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要求是随着经济形势及行业波动而变化的,所以高校应当及时、充分地掌握市场对经管类人才的需求状况,培养更多适应行业需求的优秀人才。
  4.突出应用性,鼓励创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不断普及,社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地方高校大多是科研院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能使学生和学校更好地适应社会、面向社会、服务社会。同时,在培养目标中增加鼓励学生创新的内容,将“双创”理念推广到教师与学生群体中,在校内开展创新教育,鼓励学生自主创新,培养创新精神。
  三、地方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在“双创”热潮下,地方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目标不仅应该符合地域特征,同时要进行精准定位。根据所处的内外环境,地方高校应立足本地,辐射全省,服务当地金融机构及中小型企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专业技能过硬、综合素质高的创新型应用人才。所以地方高校作为地方重点建设的院校,可以科学、客观地将经管类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
  创新型应用人才是人才培养的较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不仅要具备充实的理论知识,还要有扎实的实践技能,尤其要有不断创造与创新的能力。随着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地方高校只有将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重视起来,才能承担地方高等教育的重任,更好地适应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
  四、总结
  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作为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仅突出了创新和应用两个要素,也极好地顺应了“双创”的潮流。但是高校人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地方特点也对人才培养工作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地方高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构建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经管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经管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地方高校及毕业生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郝丽霞.地方高校经管类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陕西某高校经管类专业为例[J].科教导刊,2015(2):191-192.
  [2]张美丽,魏昀妍.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15(11):132-133.
其他文献
静态破裂膨胀材料在不同的环境和气候中,适应性各不相同,特别是在高原寒冷地区,应用静态破裂技术极为少见.本文主要介绍在西藏雅砻水库工程料场开采施工中,揭露有大量孤石群,
安岳县关刀桥水库大坝防渗心墙料采用风化泥岩料,由于料场料源构成复杂,其物理性能差异大,如何控制和合理使用,使其满足防渗要求是参建各方关注的重点.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料源
叶片作为航空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叶片的质量是航空发动机高效工作和安全运转的前提保证。众所周知,叶片是由扭曲着的复杂曲面构成并且精度要求较高。因此
在黄水河渠道倒虹吸基坑降水方案设计中,通过对地下水渗流模拟软件MODFLOW的应用,在降水施工前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计算,确定了经济合理的降水方案,在后期施工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本文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出发,分析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堂生态特点,从课堂教育环境、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师生定位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措施,以此促进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
目的:观察四味余甘子方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血脂、ABCA1、CETP、FFA及肝脏病理变化的干预作用。并试探讨四味余甘子方对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SPF级SD雄性大鼠60只,体质
本实验旨在建立金钱槭属植物的AFLP反应体系.并应用PstⅠ+GAA/MseⅠ+CAC引物组合对金钱槭属植物进行了选择性扩增,获得了清晰稳定的扩增图谱,表明该反应体系对金钱槭属植物的
电力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电力供应事关国家安全战略,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水力发电是我国非化石电源的重要部分,因国家能源利用的迫切需求,水电规模逐年增加。水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