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退休”的科技馆馆长

来源 :知识就是力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leagel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他带来了新的科普理念
  20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的科普就是在墙上挂个牌子,然后写上某位科学家说的话,这样的展板构成了当时中国科普的特点。而这样的科普没有人爱看。
  如何才能让青少年对科普产生兴趣呢?李象益教授实践了把“请勿动手”变成“欢迎操作”的理念。在设计中国科技馆草图的那一刻起,这一想法就成了中国科普的努力目标。
  很多人对20世纪80年代中国科技馆里一个能让人瞬间“怒发冲冠”的展项印象深刻——参与者只需手摸静电发生器的金属球,头发就会立刻竖起来。李象益说这正是主动探索与体验的一种新理念,启发人们去问个为什么,学会思考是重要的目标。慢慢地,参观者不再排着队跟着讲解者边听边点头,他们在演示桌前拿起道具思考;凑上去、搭把手、试一试,人们在科技展项前的驻足距离从几米变成了零。这些凿实的变化可能就是李象益说的“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
  30年老当益壮的科普战士
  李象益从1983年调入中国科协之日起,开始了他至今长达30年的科普生涯。在17年的科普工作领导岗位上,他注重引进、吸收和创新,推动科技馆事业蓬勃发展;脚踏实地推动科普工作深入基层;开拓视野推动科普国际交流和人才培养。退休后,他仍深深眷恋科普事业,不顾疾病带来的痛苦和不适,一如既往地战斗在科普一线,一干就是13年。
  从2000年6月至今,从中国科技馆馆长位置上退下来的13年,李象益边学边走、边走边讲,如今每年还要举办数十场科普讲座和报告。
  很多人都知道,李象益讲课生动有趣,大家都喜欢。李象益说:“别人爱听,我就爱讲。对我来说,这就是一种乐趣。”在他看来,要不断学习新的东西,才能给别人讲新东西。
  李象益有一个习惯,就是从网上捕捉热门的话题——刘谦火的时候,他研究“科学与魔术”;小剧场火的时候,他研究“场景化展示对情趣的激发”;春节时,他研究科技春晚上“非牛顿流体的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微博、微信火了,他又开始研究如何将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兴技术应用于科普,倡导科技馆采用AR技术并用3G技术对展品全覆盖。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虽然李象益已经是75岁的高龄了,但是每天依然坚持学习。用李象益的话说:“有人说我‘活到老,学到老’,其实是科普事业的快速发展,要求我不得不去学习。学生爱听我的讲座,但我不能总是讲相同的东西,于是就促使我去学习新的知识。”
  李象益认为,青少年更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脚踏实地地努力,有梦想更要有实践,干一行就要爱一行。李象益教授十分关心青年一代的成长。他在讲座中不止一次的提出:希望青少年们立志,有自己的追求,树立自己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李象益说:“对于科普工作来说,突出的特点是与公众零距离接触,能够最直接地感受到自身的社会价值,这也就是人生价值。这是科普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价值体现,这也就是人生的快乐。”
  两个小时的采访很快就过去了,从李象益教授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科普工作者的榜样力量。正是这种生命不息学习不止的精神,让中国的科普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
其他文献
浙江衢州有个名叫饶胜男的女孩,一直在俄罗斯留学,并在莫斯科国立大学攻读了硕士。2013年,她得知父母一手建立起来的家庭农场因经营不善一直亏损,就放弃在莫斯科的优越生活,毅然回到家乡种起了地。  随着女儿的回归,父母就把管理权交给了饶胜男。没承想,饶胜男上任后干的两件事就激怒了父母。她先是趁着父亲午休,将自家农场种植多年的梨树、樱桃树等上百棵果树全部砍掉。随后,饶胜男又瞒着父母,把农场的十几头猪全给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这是宋代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为《新五代史·伶官传》所作序言的总结和概括,即祸患往往不是凭空而来,更鲜有骤从天降,大多是潜滋暗长,习以为常,见怪不怪时,从而病入膏肓的。而智慧和勇气这两个非常可贵的成功要素,人却会在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的陷阱中沉迷、沉沦而失去。古今中外沉于“所溺”而不能自拔的英雄豪杰可谓多矣,危害之大,教训之深,充分验证了先贤所论非虚。  
一  關于刘少奇发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演讲一事,《刘少奇传》中有两处记载。  第一处记载是:“会(指1938年12月20日召开的豫西特委扩大会议)后,豫西省委又在兵站举办两期有七八十人参加的党员干部训练班,刘少奇为训练班讲了《论共产党员的修养》和《中共党史》。这是他第一次系统地讲共产党员的修养问题。”另一处记载是:“(1939年)七月八日,刘少奇在延安蓝家坪马列学院窑洞外的广场上(当时该院还没有
浏览一本古代书法集,看到一副对联,心里不禁轻轻一动。是这样的:  随缘冷暖开怀酒,懒算输赢信手棋。  作者是唐伯虎,字是行草,不疾不徐,潇洒率意中透出一股书卷气,果然不愧是“江南才子”的手笔。使我品味再三的,是“懒算输赢”这四个字。这与一般的人生态度不同,给人以懒散的感觉。现在社会上一般的理念,是鼓励动脑筋、最大限度发挥聪明才智去赢得成功,他怎么“懒算输赢”?下棋,不是越算越能赢吗?奋斗,不是越算
毛泽东“听”出来的《论十大关系》  1956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谈怎样搞社会主义建设,重点在经济。这篇讲话来自“聽”。  从1956年2月中旬到4月下旬,毛泽东连续用40多天的时间听取了34个部门负责人的工作汇报,不断插话提问,间或发表些意见,作些评论。在最后几次听汇报时,逐步形成大致思路,对怎样搞社会主义建设,先后归纳出沿海与内地、轻工业与重工业、个人与集体、地方与中央、经济与国防、少
布谷鸣啭,江南的天色鸭蛋青,饱满,柔和。乡下古旧而清凉的小院里,几株肥碩的枇杷树,身缀栀黄、槐黄的珠玑,斜倚墙头,筛风弄月,日子绵软且悠长。  “树繁碧玉叶,柯叠黄金丸。”早年间,母亲在庭院一隅栽种的枇杷树,今已枝繁叶茂、亭亭如盖。初夏小院,蝉声如雨,空翠湿人衣。枇杷树张开四肢,努力伸展,浓阴如幄。叶片饱满瓷实,墨绿深蓝,脉络分明。青绿的枇杷染成赭黄、橙黄、金黄,灿烂地微笑着,点燃了吉祥的村庄,淹
人与人之间的选择大抵都是这个样子:如果没有爱,有钱也好;如果没有钱,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也好。深深的情,总难以启齿。为自己留有后路的爱,算不上真爱。真爱一个人,总有各种理由,教人无以言表。甜言蜜语,多数说给不相干的人听。爱一个人,与之维持一个辽阔的距离,没什么不好。偶遇时,以爱慕的目光致意,轻俏柔和地问一声:“可好?”已经足够。爱得不深不透,便会滋生各种放弃的理由。易失去的东西,从来未曾真正得到,不必
真正发挥了极大作用的东西往往是无形的,甚至你根本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鱼不识水,水对鱼来说,关乎到鱼的生命和生存,但是鱼却不能感觉到水的存在,鱼甚至根本就不认识水。因为它已经渗透到你的日常生活中,和你的生活融为一体。就拿电来说,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用电脑、看电视、开电灯,我们更多关注的是电脑坏没坏,电视节目好不好看,电灯亮不亮,发出来的是暖光还是冷光,刺不刺眼。很少去想到这些电器背后起关键作用的东
“萧何月下追韩信”之后,韩信才得以被刘邦重用,由军中默默无闻的小吏被破格提拔为大将军。从此一代“兵仙”“神帅”“军事家”横空出世,所向披靡。先是帮刘邦定下东征夺天下的宏图大略,然后跃马扬戟,度陈仓、战荥阳、破魏、平赵、收燕、灭齐,一口气攻下72座城池。  齐国平定之后,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的韩信自动“请缨”,派人向刘邦上书说:“齐国狡诈多变,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南边又与楚国相邻,如不设立一个齐王来统
中学的生活紧张充实,你是否渴望到大学校园里去走一走,到大学教室里和大学生一起上一堂专业课?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后文简称166中学)生命科学实验班的同学就得到了这个宝贵的机会,来到著名的高等学府清华大学,提早体验了梦想中的大学生活。  进入生命科学实验班学习的同学,对生命科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为此,166中学和清华大学医学院合作,请生命科学实验班的同学与清华学子一起上了一堂课。  到大学里上课,对于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