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竞争的改装展

来源 :汽车与运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8706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国国际改装展和北京改装展的展期仅仅一周之隔,任何一个人都会明白,这是一次针尖对麦芒的较量。拼刺刀一般的竞争看似在给汽车改装行业洗牌,但事实上这很可能给汽车改装——这个本来就在夹缝中生存的行业带来灾难。
  
  这并非笔者危言耸听,而是混迹于这个圈子中的亲身感受。所有知道并且参观过两次改装展的朋友都会发现,这两个改装展会都是挂靠在汽车美容、汽车用品、汽车零部件、汽车维修上,真正从事改装的参展商家数量并不多,而且它们并没有重复参加两个展会。这不免让参观者怀疑两大展会,到底哪一个是地道的改装展?哪一个更专业?恐怕哪一个都无法令人满意。
  在欧洲、日本以及美国,有许多大型的汽车展览会例如日内瓦车展,法兰克福车展,巴黎车展、东京车展,底特律车展。但是,这3个汽车工业极其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它们只在各自的地盘推出了一个汽车改装展会那就是:德国埃森国际改装车展(EssenMotor Show) 日本东京改装车展(TOKYO AUTO SALON)和美国拉斯维加斯国际改装车展(SEMA)。
  每年一届的日本东京改装车展到2008年已成功举办了35届,展示超过上千台各具特色的改装车辆,参观车迷超过20万人次。由于日本拥有最先进的机械技术和电脑技术,加之汽车市场的完善,汽车在日本人的眼中并不是特别贵重的商品。许多日本人将汽车看作一个崭新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他们肆意而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也充分展示自己花钱的本领。在日本最流行的是对原厂小排量、小动力的车辆的改装。这些车通过安装增压装置和其他提升动力的部件变成“极速精灵”,常常在高速公路上令大排量车主对它们在身边风驰电掣而瞠目结舌。
  
  SEMA改装协会成立于1963年,全称为美国汽车用品改装协会。目前,SEMA协会的成员已经超过了5200家。作为SEMA协会的成员,可以共享这些资料和信息,研究开发出更新的改装车和改装车配件。SEMA改装车展为期4天,每年11月初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展示的改装车小如Mini、大至重卡,以及轮胎、轮圈、车身套件、动力套件等逾万种改装产品。2007年,约2000个后市场厂家和14家汽车制造商带来了至少1500件全球首发的产品。
  德国埃森国际改装车展的规模,可说是仅次于德国当地两年举办一次的法兰克福国际汽配展。该展会从1968年开始已经成功组织了39届,是欧式改装车风格潮流之最佳代言人。另外,这也是一个改装车迷的盛会,每次车展都会吸引众多的改装车迷到会参观,也使得展会停车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私人改装作品展示场。2007年该展会参观人数达到394700人,其中16%的参观者来自世界各地20个国家,90%的参观者宣称下次将再次参观。德国改装车工会的主席说:此展的改装车区是世界最具规模的。展览期有10%的参观者下单金额在25000欧元以上,38%的参观者以此展当成日后采购及下单的依据。
  我们可以看到:以上3个世界上最大、最火爆的改装展发展至今,已经不再仅仅是各个国家的展会,已不再是简单的展出改装车,还有老爷车、赛车、概念车,以及个人收藏品,它们已经发展为全球改装迷共同的节日。对比之下,在中国的汽车行业大环境还不够成熟,各方面条件还不能完全媲美欧美日的情况下,北京却在一周之内出现了两个改装展会,这难道不是恶性竞争吗?
  国际上的改装车展火爆,是因为它们的汽车工业发达,并且政府能够推出一套可行的汽车改装法律法规,这让每个厂商能够合理合法地参与改装,每个玩家也能放心地玩改装、享受改装,这是最让我们羡慕的。然而国内的汽车改装始终处于法律规范的边缘地带,执法者随时可以取缔汽车改装行业,在这种被动境地,哪一个改装商都不愿成为被枪打的出头鸟,因而不愿意到展会中曝光于公众和媒体,这导致参加改装展成为一件慎之又慎的事情。
  再有,由于国内汽车改装法律法规不明朗,因此汽车改装行业的发展比较缓慢,真正称得上从事汽车改装的商家比较少,有能力参与到改装展会上的商户更少。细数下来,在农展馆举行的中国国际改装展只有五六家改装商户,国际展览中心举行的北京改装展同样也只有五六家。全部相加不过10余家的改装商凑在一起都很难称得上大型改装展,更何况分散两地呢?两家展会公司都看重了汽车后市场中——汽车改装这个巨大的市场,但是就目前的市场并未发展到饱和状态,汽车改装还远未成为主流。
  不可否认的是,展会公司需要挣钱、盈,利,并且事实上其展位价格也并非难以承受,但是今年的改装展会质量还是大不如前。除了Theway、欧德、速波、福斯博德,新城子昂等改装商之外,北京地区有名的勇极驱、格时图、AEVO进化、京港日亚、K-one等店铺都未参与。再有,如此相近的展会必定会让参与的展商有所取舍,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是这些改装商承受不了的。展会质量的下降不仅反映在有实力的改装商参展数量少,那些参与车展的改装商的展台,在笔者看来吸引力也不足。
  最终,两家展会的恶性竞争也让一些参展的改装商困惑。性格耿直的北京欧德汽车运动公司的总经理李方直言不讳地道出改装商的真实心理:“为什么两家展会公司不能协调?这样时间相近只会让改装店分散,谁也办不好。”这样的恶性竞争不单单在参展资源上,它们还在参观者、媒体上较量。笔者在网上输入‘改装展’搜索,结果10条信息中有8条是关于北京改装展的,而欧德参加的中国国际改装展的信息却很少,这同样激起李方的抱怨。
  对于国内刚刚起步的改装商来说,几万元的展会花费并不是个小数目,它们需要更多的观众走进改装展会,了解改装,这才是他们期求的回报。对于参观者来说,需要看到夏多、更高性能的改装车和改装零件,而不是中国国际改装展上,用一大群奇瑞QQ胡乱折腾来糊弄车迷。如果参展商和观众都无法在展会上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结果只能是参展商和参观者越来越少。
  如此看来,对于中国的改装展会而言,当前最需要的不是漫无目的的恶性竞争,而是踏实下心来,用更加优异的展会质量来吸引改装商和参观者,从而促进汽车改装行业的发展。中国改装展需要的朱是数量,而是质量!
其他文献
本文以功能主义理论-目的论为指导,以作者从网络上搜集的中国著名大学的介绍辞(网上)30篇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大学介绍辞(网上)翻译的策略。主要包括顺应目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