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酸二铵对大鼠结肠炎的抗炎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ke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建立大鼠急性期结肠炎模型,观察甘草酸二铵(DG)对大鼠结肠炎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抗炎机制。方法雌性SD大鼠分为实验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实验组、模型组大鼠用冰乙酸灌肠建立急性期结肠炎模型,实验组给予40 mg.kg-1.d-1DG干预治疗。观察疾病活动指数(DAI)、组织学变化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免疫组化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表达。结果实验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DAI评分分别为3.5±0.6,7.1±0.8和0.5±0.4;组织学评分为3.5±0.9,6.1±1.0和1.0±0.5;MPO活性为0.72±0.08,2.02±0.10和0.22±0.04;TNF-α阳性率分别为(35.2±8.2)%,(62.5±10.1)%和(7.9±5.7)%;ICAM-1阳性率为(34.3±8.2)%,(60.2±8.3)%和(9.1±3.4)%;NF-κB阳性率为(23.3±9.2)%,(44.5±8.9)%和(9.6±4.4)%。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的DAI、组织学及MPO活性显著改善,实验组的TNF-αI、CAM-1和NF-κB的表达显著降低,经one-way ANOVA及SNK-q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结论DG可显著改善大鼠结肠炎症,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影响炎症反应的信号通路NF-κB活化及ICAM-1、TNF-α的产生和表达来抑制炎症反应。
其他文献
<正>皮肤粘胶剂在保护患者伤口和固定管道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如果粘胶剂的黏性太强,在揭除粘胶剂时,可能会导致伤口或周围皮肤的损伤[1]。随着医用粘胶在医疗环境中
目的:探测4种腺病毒液在胰腺源ARIP、AR42J细胞中的表达,为基因改造干预干细胞分化治疗糖尿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方法:①扩增、纯化STAT-3 WT、STAT-3 DN、STAT-3 CA、ST
本文主要探讨近代上海地域文化特征及其建筑立面的装饰,归纳了近代上海四种不同的建筑类型,在其建筑立面的装饰上,反映出的地域文化特征。
我国的二手车市场已经渐趋成熟,二手车鉴定评估的方法很多。各种方法直接或间接地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实际上在多年的二手车评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