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别赠言的别样表达

来源 :七彩语文·习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r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别董大
  [唐]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诗词故事
  公元747年冬天,在河南睢阳一个驿站,诗人高适送别好友董大。
  这是唐朝天宝年间。头一年春天,礼部尚书房琯被贬到河南睢阳,音乐家董大作为房琯的门客,也跟着离开京城长安来到这个小地方。这几年高适四处游历,郁郁不得志,恰好与董大相聚于睢阳。高适欣赏董大的音乐才华,董大欣赏高适的诗才,两个人相见恨晚,成了惺惺相惜的好朋友。但是,相聚的日子短暂,春去冬来,他们分别要外出谋生,这天就是离别的日子。
  千里浓云遮蔽了太阳,天空一片苍黄。大雪纷飞,寒风中掉队的大雁在努力地南飞。这情景,让分别的人倍感凄凉。高适的心情非常沉重,知音难觅,这一别,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见。看到董大两鬓苍苍依然四处奔波,音乐才华不被世人赏识,高适万分难过。可是,这种伤感的情绪,不能影响即将踏上旅途的人。
  分别的时刻到来了,高适克制伤感的情绪,紧紧握住董大的手,声调激昂地说:“董兄,你要去陌生的地方了,但不要害怕没有朋友,凭你的琴声,这天下又有谁不知道你、不敬重你呢?”董大听到这鼓励的话语,强忍着泪水,拱手弯腰,毅然转身离开。
  身处困顿中的诗人,以这样充满激情和希望的话语鼓励好友,真是一次充满深情厚谊的送别啊!
  写作启示
  大诗人高适一首《别董大》短短28个字,却将对友人的不舍、离别的伤痛表达得真实感人。一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将诗人博大的胸襟传递出来,成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赠别的话语千万种,有的依依不舍,有的深情厚意,有的暗含哀怨……高适的表达,却让离别的人听了充满力量。希望好朋友有一个美好的前途,不要被眼前的低落打击,鼓起勇气去闯荡。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你是不是也体会到了呢?
  六月,是“告别”的月份,毕业班的同学即将告别校园、老师和同学。他们将要结束小学生活,或者说,要结束童年,变成少年。这时候,他们的心情一定是复杂的,既有不舍又有憧憬,那么,如何表达这种“告别”的心情呢?
  当好朋友依依不舍地与我们告别时,我们是仅仅表达留恋的情意,还是送上深深的鼓励与祝福呢?相信你们读了这首诗一定能找到最好的表达方法。
  有感而发
  下面两位同学是六年级毕业生,即将离开小学校园,他们写下了毕业赠言。
  再见,亲爱的校园
  ☆ 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学校六(1)班 孔嘉琪
  亲爱的校园:
  我在这里度过了六年。六年,有欢笑,有泪水。现在,跟随记忆,我回到了刚走进校园的时候。那时候,我对未来校园生活有憧憬,也有恐惧。
  小时候,我并不喜欢学校,经常拿着日历看,什么时候才能放假,什么时候才能毕业。没想到一转眼,毕业季就匆匆地来了,它的脚步匆忙得让我没有准备。直到这时才发现,原来,校园才是见证我们童年的地方,我们真正不舍的地方。
  六年,同学们都熟悉了,作业不写名字都知道是谁的,有人说话不用看,光听声音就知道是谁。我可能很快就忘记写过的作业,背过的古诗、课文,但永远也忘不了朝夕相处的同学们,认真负责的老师,还有你,美丽的校园。小学时光再也回不来了,但我的童年的记忆却停留在这里。
  致我亲爱的朋友
  ☆ 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学校六(1)班 王红玉
  高宇菲和曹明新,我的两个好朋友,我想对你们说,我永远也忘不了我和你们经历过的点点滴滴。
  我们从刚入学就成了朋友,记得当时,我對这个学校还很陌生,但在我们成为朋友的时候,我才知道不只我有这样的感觉,你们也有。从那以后,我便不那么害怕了,因为我交了两个好朋友,这两份友谊就是我的依靠。
  我不会忘记我们的友谊,这来之不易的友谊。记得那一次,因为要换位,每个人都依依不舍,那个时候,我明白了,这个世界上,你们就是我要守候的朋友。但是时光不等人,在我仍然想感受来自朋友的关怀的时候,我们必须得分开了,有可能很长时间才能见一面。我曾多次流过泪,但是我明白,即使我们身在天涯海角,都不会忘记我们的友谊。
  现在,我祝福你们能再次找到自己的知心朋友,跟新朋友天天开心,我真诚地祝福你们!
  佳作点评
  孔嘉琪同学的《再见,亲爱的校园》,将自己对六年校园生活的不舍、对班级同学的留恋表达得真挚感人。从恐惧、陌生到留恋、不舍,这其中经历了多少酸甜苦辣!六年的校园生活给她留下了丰富多彩的记忆,这记忆将成为她童年最亮丽的风景。
  王红玉同学的《致我亲爱的朋友》更是抒发了自己心中对小伙伴难以割舍的情义。先是回忆了进入一个新班级的孤独、害怕,继而描写了在和两个好朋友的相处中,找到了自信、欢乐。现在三个小伙伴即将分别,小作者倾诉了对朋友的留恋和祝福,希望她们在新的环境里交到更多的朋友。真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也正是高适对董大的祝福。
  文化链接
  董大是谁?
  在唐诗中,有一些艺术家的名字经常被提到,比如“公孙大娘”,比如“董大”。除了高适的《别董大》,比较有名的还有李颀的《听董大弹胡笳弄兼寄语房给事》,诗中有一句这样写道:“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是说董大的琴声绝妙,甚至吸引了深山里的妖精来偷听。
  董大名叫董庭兰,兄弟中排行老大,故称董大,擅长弹七弦琴。七弦琴弹奏技艺在他手上发扬光大,由于这种乐器非常古老,他等于掌握了一门“绝艺”。但是除了少数文化修养很高的知识分子,能听懂这种音乐的人很少。当时唐朝民间流行西域音乐,董大就苦学西域乐器,将外来音乐和本土音乐结合,创造了更受大众欢迎的乐曲。他成了唐朝最有名的音乐家,去世一百年之后,诗人们还在赞颂他。
  (责任编辑 刘予珠)
其他文献
班本课程是跟随本班幼儿兴趣,满足本班幼儿需求的系列活动。班本课程《银行里有什么》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所见,也是幼儿所感兴趣的话题。通过一系列问题贯穿活动始终,问题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