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类考试与人文性的考试内容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way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文性是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性质,也是人文社会科学考试的性质,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类考试在考试内容方面存在人文性缺失的问题。为使人文社会科学类考试具有人文性,考试内容应重在考查考生人文知识的迁移能力,题目形式应以开放性的主观题为主,考题应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强调考生的主体地位,反映不同学科的本质属性。
  关键词: 考试 人文社会科学 人文性 考试内容
  人文社会科学考试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的学习,学习是指“在行为、信息、知识、理解、态度、价值或技能各方面的任何改善[1]。人文社会科学类考试作为展示考生的平台,作为考查学生学习的方式,却并没有很好地做到这些,在考试内容方面存在人文性缺失的问题。为使考试内容具有人文性,应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一、考试内容重在考查考生人文知识的迁移能力
  与大多数以考查考生人文知识的传统考试不同的是,具有人文性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考试的考试内容重在考查考生人文知识的迁移能力。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2]考试同样如此,不应当是考查非理智知识和认识堆积的程度。
  二、题目形式应以开放性的主观题为主
  开放性的主观题摆脱书本知识的束缚和已有答案的限制,一方面给予考生自由表达自己思想的场所,考生可以通过这类题随心所欲地展现自己的价值观、理想和态度等。另外,主观题比如论述题,它是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语言组织答案对所提问题进行回答的一种题型,这种题型能够直接反映考生对有关问题的理解深度和创造性、逻辑思维、文字表达、综合和评价等能力。另一方面因为没有现成答案和唯一答案,教师无法划范围,考生无法临时抱佛脚,不得不放弃对书本的依赖,养成开动脑筋积极思维的习惯。考试所得到的必然是考生最真实的状况。
  三、考题应具有一定的探究性
  罗素曾经提出过对教师的要求,其中一个要求就是:“教师应当设计考卷,这些考卷只有在机敏地领会书中的要点之后才能答出。”[3]考题要具有探究性,那么考试则要更加注重和鼓励学生对本学科相关问题进行开放性思考,使考试不再只是个简单的知识再现或程序再适用的过程,更是一个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向未知领域发现的过程。试题的设计应当让学生在回答或解决试题中的问题时经历一定的探究过程,这样才能根据考生的不同探究行为,鉴别其能力水平。
  四、考试内容应强调考生的主体地位
  要让考生能够发挥在考试中的主体作用,首先,使考试从设计开始就不是远离学生的,学生在考试时能够有机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习得成果接受检验。“我们要把选择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选择适合个人创造潜力的、有可能完成的创造活动……如果一次又一次遭受这样的打击,学生原有的创造热情包括创造的潜能将因此而丧失,最终成为一个自卑和自暴自弃的人”[4]。的确如此,有选择,才有创造。对于考试而言,考试内容往往只是一张试卷而已,考试的内容未必是每个考生最擅长的东西,对于某个方面也许A考生擅长,B考生不擅长,这样的考试内容对于B考生来说就是不公平的,他丧失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试题的设计一定要尽可能地让所有考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
  五、试题应反映不同学科的本质属性
  《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指出:“试题应当反映本学科、专业主干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要求……”[5]这不仅是对试题的要求,而且是对学科教学的要求,“教学也应当反映学科、专业的内容和要求”[6]。学科不同,考试的目的则不同。因为,不同学科有不同的学科教育目的,有不同的培养目标。“高校应鼓励教师根据所授课程性质,从深入、确切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出发”[7],选择反映不同学科本质属性的内容作为考试内容。
  人文社会科学类考试的目的与人文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涵养精神、启迪智慧、塑造人格,促进学生未来发展。这个考试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具有人文性的考试内容为前提。
  参考文献:
  [1]UNESCO.International Standard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I SCED1997[EB/OL].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1997)[2009-4-27].http://www.unesco.org/education/information/nfsunesco/doc/isced_1997.htm.
  [2]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3:4.
  [3]罗素,伯特兰.教育与美好生活[M].杨汉麟,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203.
  [4]姜国钧.创造教育三题[J].中国大学教学,2007(7):31.
  [5]杨学为.中国考试史文献集成(第八卷)中华人民共和国[G].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16.
  [6]朱莉萍,杨锦瑜.一份研究生入学试题引发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4):46.
  [7]钱厚斌.创新人才培养视界的高校课程考试改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9):146.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联合基金项目(编号:黔科合J字LKS[2013]49号)项目。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32c222)。
其他文献
“6S”管理与物资仓储软实力建设的内涵“6S”管理技术的内容:“6S”管理(整理Seiri、整顿Seion、清扫Seikesu、清洁Seiso、素养Shitsuike、安全Safety)是现代企业行之有效的
在知识时代的里,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所在,在企业文化中,企业应当重视文化创新工作,促进企业文化的更好发展。本文就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的发展趋势做了相关分析。 In the
日本研究人员说,老年人若每天饮上几杯绿茶,就能降低患忧郁症的可能性,其原因可能是,绿茶含一种“令人感觉良好的”化学成分。 Japanese researchers say that if older peo
现行高中新教材第二册(上)第六章“不等式”中的不少例、习题都涉及到丰富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其解题的灵活性与技巧性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求,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深入研究,充分挖掘其内在潜力,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探索,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及提高教学效果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 要:目前汽车拥有量以及交通运输量都在不断的增加,公路路桥所承担的车流量密度以及负荷也与日俱增,在整个路桥项目使用寿命周期中,鉴于施工设计、施工方法以及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路桥本身存在的混凝土裂纹和桥梁支撑沉降问题越来越严重。本文就根据一些常见路桥病害问题作了分析并就这些病害问题的加固改造施工技术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以期能够提高整个路桥的使用期限,增加其施工效益。  关键词:公路路桥;加固改
受到传统应试教育以及高考的影响,如今的高中数学课上,题海战术被放到了首要位置.在题海战术的实施过程中,面对浩如烟海的习题,学生往往拿不出一套理想的办法来解答.而有些学生常常在做题之时不求甚解,在习题解答后没有进行反思.以至于下次在碰见类似或者同样的题型时,仍然无法动笔.很明显这种解题的方法和思路都是不可取的.高中数学的解题是一个答案探究的过程,需要在解题的过程中琢磨出题者的意图,揣摩到题目中可能存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好土地,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充分、合理和科学地利用好有限的国土资源,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而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更需要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关键词:国土资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如何科学、有效地管理好土地,提高国土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摘要:报告文学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其自身也实现了很大程度的进步和提高。近些年,报告文学凭借其务实性、敏锐性,获得了诸多读者朋友的青睐,使大家对其更加关注和重视。报告文学对社会现实形成了全面反映,同时又能够作用于社会现实,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根据社会对报告文学的强烈反映,分析近些年我国读者群体的审美需求就显得非常有意义了。  关键词:报告文学 轰动效应
博物馆免费开放的政策实施后,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但免费后博物馆的运营管理存在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博物馆免费开放的特点,重点研究博物馆免费开放后的问题解决措施,
摘要:鲁迅以其独特的创造手法、厚重的思想主题创造出了一大批深入人心的经典人物形象,这些人物多出自社会底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鲁迅通过对小说人物灵魂的穿透洞察,生动地呈现出群众受封建破坏导致的麻木、冷漠。本文将对鲁迅小说中的几个人物形象做出简要分析,通过笔墨手法、社会背景研究其小说中人物灵魂的穿透力。  关键词:鲁迅小说 人物灵魂 穿透力  鲁迅受家庭变故影响,童年多生活于自由欢乐的农村,同农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