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家(散文)

来源 :北京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fuweim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属院有一排绿化带,是月季的地盘,内有冬青间隔。
  每到四月,月季开硕大的花,势头很旺。过了几年,月季开始退化,再开花已不比往昔,更有甚者,有几棵月季长出篱外,工人为了整齐美观,将篱外月季根部周围糊上了水泥。这下月季惨了,被“钢筋铁骨”紧箍住,再生长就难以伸展了,别别扭扭地活着 ,越长越单薄。
  家属院绿地是公众场所,面积非常有限,除了一排月季冬青,门前一块种着小叶女贞。这逼仄的绿地在小区里甚是金贵。
  可是有人偏偏在月季丛中撒菜籽,种葱蒜。人们路过时,会突然发现冒出一小片青菜,但不见人经营,只是过一段时间就生出另一片。
  这样下去就有管理院子的人员出来干预,在篱笆上写了纸条:公共绿地,不得私用!
  去年春天,篱笆内长出几棵花椒苗,不上一个月蹿出一米多高,我以为是楼上有人无意间把花椒籽掉到楼下,野生野长起来的,并没有在意。
  却说今年,春天里生出几棵绿叶子的植物,没过几天,又是一米多高,大叶,多秆儿,生机盎然,是油菜又觉得不像。眼看长势强劲,一天一个样,于是又见纸条:伍元!这分明是罚单,意思是说,如果再不拔除,一株罚伍元。可是没有人出来认账。又过了七八天,那绿枝条洋洋洒洒开起金黄色的花,这一下有人说,可不是油菜花嘛,还真漂亮,只是和咱当地的油菜花不一样,新品种吧?
  说说就过去了。油菜花开花落又结籽,由着性子任来去,种的人神龙不见首尾,神秘得似乎在捉迷藏!
  忽地,哪一天,不经意地冲那绿地瞭望一眼,目光立即就被一道色彩吸引住了,那地里生长出一种小植物,不高,贴着地皮长起半尺多,暗绿色的尖齿叶片带着白茸茸的细毛毛,茎梗托着一朵小花,很纯正的深紫色,花朵形似郁金香,但比那小好多,就如一只小巧的高脚杯,也像一只张开的小喇叭,脸冲天粲然绽放着。可是不到几天,那花朵就谢了,花蕊变作一个小巧的圆球,披撒着密密的雪白的细丝,那白,没有一点点的杂质,白得那么彻底,那么优雅,犹如端庄大方的佳人,虽迟暮,但那美还在,更显风韵气度。它甚至比开花的时候更让人喜欢,从人们啧啧赞叹的口中,得知,这植物叫老婆婆花,也叫白头翁。多么好的名字啊!它不就是一首写在黑土地上的诗吗? 如果哲学家的思想像心电图一样可以描绘,那它不就是哲人的思绪吗? 花,转眼就变作翁,那翁依然气势夺目!你说高大的胡杨坚韧伟岸,那么再看看这纤细的小草花,不也昭示着一种生的雄伟吗?花有花的姿容,翁有翁的华贵,美丽始终!我仔细察看那花翁,它只有四棵,它绝不是在这片小小的土地上根生地长的,它是被人挖成四个小土团,再移植过来的。
  进入五月,大规模的种植开始肆无忌惮地招摇起来,黄瓜搭了架,瓜架下长出苋菜、荆芥,整个一套立体种植模式!这还不算,向日葵、指甲花也摇摇摆摆长起来。尤其是向日葵拥拥挤挤地植在一起,黃花初绽,色彩明丽,成了一道鲜亮的风景!
  毕竟是公共绿地,怎能肆意而为!没过几天,工人在剪枝除草时,把黄瓜架扯掉了,黄瓜登时塌了架。不过人们不明白,那瓜秧青青弱弱的,一抬手它就会被连根除掉,可他们怎么就没有把它拔掉?是那手指头长、顶着小花、带着毛毛刺的小黄瓜,让他们下不了手?还是那清凉的黄瓜香,让他们不忍心?反正,扯了架的黄瓜还是那么好好地长在那里。
  背后种植的那双手,还真执着,几天后树枝搭起的架子再度立于不败之地,再几天黄瓜秧又往上爬,又见更高更牢的架子拔地而起。那两三株黄瓜秧堂而皇之地长起来,好像有了正式户口似的,落地生根不卑不亢得很!
  我开始佩服这些背后高手,他们住在闹市,咋知道什么季节种植什么?咋知道适时播种适时搭架子?他们还有锲而不舍的精神,不怕摧毁不怕打击!
  就在向日葵和各色花草蔬菜热热闹闹生长着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时候,又有一种植物,飘飘摇摇地长起来了,苍翠的长条叶片,有点像稗子草,但又决不是稗子草,就在人们端详辨别中,它自身也悄然地发生了变化,它墨绿的叶片,颜色变浅了,有点发白,是透着一点浅绿的白。变了色彩的叶片,似乎在一夜间变幻魔术般,托出一枚圆筒形状的茎秆,那茎秆晶莹透亮,如纤纤细手捧着一炷香,亭亭玉立。更让人感到神奇的是,那茎秆三五天内就生出很多细小的枝杈,那枝杈是对称的,左边一个右边准有一模一样的一个,且那小枝杈子又快速分生更细小的枝杈。奇巧的是,那大大小小的枝杈上,很快挂上了毛茸茸的小穗子,呈疏松伞状,高低有序,错落有致。这东西一天一个样,它的造型就像一棵微型树,或者经过高级园艺师精心修整的盆景,飘飘洒洒,那么的楚楚动人!
  这是什么?
  没有人能够回答它是什么。
  它就更加神秘而稀奇,如明星那样靓丽着,生长着。
  上班下班的人,都忍不住匆匆地瞄它一眼。饭后乘凉遛弯的人,站在那里打量,都说:怪好看的!
  那日,傍晚,一院子人围着那一小片东西看,旁边的石头凳子上,坐着一个老人,这人青裤子,灰褂子,花白寸头,面目洁净清爽,神态宁静淡然,样子像是刚从山间放牛回来的乡村老汉。他点燃了烟杆,冲一圈子人笑笑。
  “那是莜麦。”他说。
  “什么?”
  “莜麦!”
  对,北方的大山里专种它,大寒,大旱,它也能长呢,顶花带穗直劲往高处蹿……
  老人笑着,眼睛看着花坛里的那一小片莜麦,犹如一个溺爱孩子的老人望着他的孩子,在向人们介绍:那是我儿子。然后说他的脾气秉性,能耐作为。
  我用眼瞅它,“你种的?”
  老人摇了摇脑袋,摆了摆手。
  但那笑,仍在面颊的纹路里奔跑,好像灌溉的田地里,一条条细细的欢畅的水流……
  人家不说是自己,你就不好意思再问了。
  在这样的大楼上,你知道谁谁,把种莜麦的父母,弄到这里来看孩子或者享福,颐养天年。 眼前,在这楼下花坛边、小路上游走着的陌生老人,你不晓得哪个前天还在草地上放羊,或者在乡村的田园里锄地。   如今,世界变成地球村,城市与乡村也这样界限模糊地相交相融着。你不看有人写生活在天上的母亲,说是在城市里发达了的儿子,把大山里的老母亲接到城里,住进了20多层的高楼上,看不着鸡狗,坐不了电梯下不了楼,见不着泥土日月的老人,如霜打了的庄稼,整天病怏怏的。后来儿子在阳台上种了一盆棒子,母亲天天看着那几棵永远也甩不开须子,结不了籽实的棒子秧,倒像精神烦躁的人吃了安定,安然地呆在天上。
  一段时间里,我看着这些横生出来的稀奇古怪的植物,心里不怎么舒爽。心想,这小小的绿地,是公共的地盘,是用来种花种草,养人眼目的,是让这钢筋水泥禁锢的空间有一点自然的气息,岂容个人随意侵占胡乱栽种。
  我越来越想知道这些神秘人物究竟为何方神圣?难道总共不足3平米的土地里,能生出金子,能生出可观的买菜钱,值得他们去“苦心经营”?
  后来,我的目光有了些许的变化,因为,我发现那些花,一直那样盛开在那里,从开到谢,没有什么人把它掐回去一朵。我似乎也从没有看见哪个人,在采摘蔬菜瓜果。也是,就那么几棵,能够收获到什么呢?
  我渐渐觉得那花坛里有别于惯常的点缀,为院子里带来生机,为长居于水泥建筑里的我们带来了农桑意识,为院子里的季节披上了时装。比如他们把原本是田野上的油菜花、老婆婆花、向日葵、莜麦带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他们使院子里从此有了蜜蜂和蝴蝶,为单调的日子增添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情趣。
  看着那小小花坛,我不止一次,头脑中忽然想到一句话:诗意的栖居!
  的确,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吃的、住的,都在向高档次靠拢。人们住上了高楼,身居在华丽舒适的空间,可人的心、人的神,还要有个寄托。的确,生活中每颗心,都有自己的繁华,挥鞭子放牧的牧人,花开如潮、牛羊点点的辽阔草场,就是他的繁华;田园里侍弄过五谷菜蔬的庄稼人,瓜熟果落、五谷丰收,就是他们的繁华。可一当这样的繁华远离生活,他们就会设法寻找那繁华的影子,哪怕是一丝隐隐约约的痕迹,哪怕是一点点微弱的气息!
  那么,那花坛里的油菜花、老婆婆花 、黄瓜、莜麦……或许就是,哪个人为看看那植物存在的影子,或者渴望回味一点那植物的气息!也或许有展览和追怀的意味,而播种在那里的吧!
  也或许,那一片小小的绿地,呼唤了他们什么,就如那歌声中唱的:“梅兰梅兰我爱你 …… 看到了梅兰就想到你 ……我要永远的爱护你……”也许在家属楼区里的人们,这歌词可以换作:“土地,土地,我爱你,看到了土地,我就想起了你……也许,人们看到了那黑黑的土,人们就想到了花,想到了蔬菜,想到了庄稼,想到了家园……于是,那小小的一片土,就有了姹紫嫣红,就有了千姿万态……”
  好一片小小的绿地,它让你在俗常的日子中没有平凡的心,它告诉你,别把谁谁看得简单粗陋,其实,谁谁的心里都在寻找着自己的精神原乡;它告诉你,生活中,哪个热爱生活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智慧的生活家。那小小花坛中,花香、菜香、麦香……都是脉脉心香!
  不是吗?你从那小小的土地上,从那色泽不同的微微绿意中,看到眷爱,看到心智,看到情趣,更有那看不见摸不着的、如烟如雾的乡愁……
  责任编辑 王秀云
其他文献
我们仔细研读中考题,会发现有些是一类经典题型的变形,出题人改变问题背景、条件、图形等,将一些重要的思想方法巧妙地编织在题型中,从而达到“异曲同工之妙,思想方法之永恒不变”的效果。下面我们就来体验一下2019年无锡中考的第16题,感受一下“型之异,魂之恒,法之妙”。  例题 (2019·江苏无锡)已知一次函数y=kx b的图像如图1所示,则关于x的不等式3kx-b>0的解集为____。  【解析】由
菊芋  站在阳台上,我看到远处云雾迷蒙的天。近处是这秋天的雨,秋风了吧,昨夜我听得雨的脚步齐整,在帘里,误以为是春天刚刚来到。早晨起来,看见帘外果真是秋天的雨了。雨在远处是雾,绵缈着;在近处,却又是柔弱的,失去了体温的文字和符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词早已烂熟,想换些新鲜的,譬如“雨声疏复密,窗影暗还明”,但新鲜的,总不及这熟透的更贴近心绪。这样站着,望过去,眼前的树,青杨
卡内基音乐厅是由美国钢铁大王、慈善家安德鲁·卡内基于1891年在纽约市第57街建立的第一座大型音乐厅。一开始,该音乐厅的名字就是“音乐厅”,只是在建筑正面华盖的上方有“音乐厅由安德鲁·卡内基出资建造”的字样。后来,在音乐厅最初的管理机构——纽约音乐厅公司董事会成员们的劝说下,卡内基同意用他的名字命名音乐厅,1893年,音乐厅正式更名为卡内基音乐厅。  卡内基音乐厅的建筑采用意大利的文艺复兴风格,并
马 云  北京时间2015年12月6日凌晨,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受邀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大会并发表主题演讲。他表示,面对气候问题,政府、企业家、科学家要学会合作。作为在全球气候变化巴黎大会“行动日”当天唯一发表演讲的中国企业家,马云再一次公开阐释了自己的环保理念,努力唤起大家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现在我们面临‘第三次世界大战’,我们要用我们的知识和智慧,向贫困宣战,向疾病宣战,向气候变化宣战
晴朗炎热的夏日,在敦煌的戈壁瀚海中常能看到神秘的蜃景。尤其是在敦煌至阳关、玉门关公路的两侧。  车外热浪如风,车内热气如蒸;车疾驶如飞,人饥渴难忍。人们多么渴望在路边能出现一个清泉,多么希望在前边能出现一片绿洲啊!  就在白日作梦般希冀的时候,您经常可以看到在前边的沙漠里会出现一群骆驼,响着驼铃,载着一批风尘仆仆的旅人,向着沙漠中的绿洲和清泉走去……  您还经常可以看到在清泉上方冒出的水汽若有若无
人物简介  杨绛(1911—),原名杨季康。原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1935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与丈夫钱钟书一同留学于英、法等国,回国后历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53年起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著有剧本《称心如意》、《弄真成假》、《风絮》等,翻译多部外国小说。1970年下放河南省息县干校,1972年回北京。
深圳王秀春、武汉叶俊辉、大连武秋芳、海口陈光辉、重庆李晓晨、南京张天舒、乌鲁木齐马昆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刘扬等读者来信或来电询问:如何以简便快捷的方式订阅或购买《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和《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编辑部:感谢读者一直对我们的关注和关爱!为适应互联网时代日益快节奏的生活和广大读者的阅读需求,我社已经开设微店,读者可在《北京文学》(精彩阅读)和《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封面扫瞄
历史的伤痕是否能通过空间的转换得以弥合?当下愈演愈烈的移民潮、留学潮,似乎向国人证实了在跨国空间中解决历史与代际矛盾的可能性。然而旅美作家陈谦的短篇小说《虎妹孟加拉》却以奇谲的想象力揭示了这一方案的吊诡。陈谦此前的作品多以在移民梦中求生、疗伤的文革后一代为题。然而《虎妹孟加拉》将视角拓展至新一代小留学生,不但推进了移民史书写的范畴,更突破了海外华人文学的空间范式。在文本中,社会空间的转换最终是无效
1  每一块石头  都渴望成为优秀的碑石  正如每一个春天  都渴望灿烂到极致  一个人如果沉默三天  是不是就具备了石头的品质  我在第三天的夜里,逃出空空  的房间  在旷野上大口呼吸  发现旷野不过是一间更大的  房子  连门窗都没有  再沉默下去  我就要成为石头家族的一员  身份证和户口本将彻底成为 一张白纸  妻子的唠叨再也与我无关  走路时小心翼翼  内心的石头还是碰出了声响  妻子
现在的高考录取通知书都是由学校印制,填上考中者的姓名,由邮政快递送达。而在古代,“高考”录取通知书无论是做工,还是送达,都比现在要复杂、隆重。  科举制始创于隋,形成于唐,完备于宋,强化于明,至清趋向衰落,光绪卅一年(1905年)科举考试正式废止,历经1300余年。唐代把金屑涂饰在笺简上,作为进士及第到家报喜所用,称为“榜帖”,这就是当时的录取通知书。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四:“时第一名毕渐,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