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性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来源 :天津社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in_wang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准确把握城市性,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既有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城市性"做出界定,但大多较为片面,且游走于城市的本原特性与外生特性之间。实际上,城市集"正面性"与"负面性"于一体,兼具空间、经济、社会和组织四个维度,具有"两极四维"特性。主流的"层级治理、分权治理和合作治理"等城市治理实践,只是回应了城市的部分特性。理想类型的市域社会治理,就是在城市界线以内,依据城市地域特性、立法与行政的相对独立性、权责完备性,发挥城市的正面性、抑制城市的负面性,整体推进社会治理的过程。要做好市域社会治理,一是抑负扬正,以人民性统领城市性,使人民性贯穿"以空间管理为起点、以经济管理为基础、以社会治理为重点、以组织管理为保障"的全过程;二是化整为零,以结构化破解碎片化,整合市域社会治理领导机构,建构市域社会治理的"权责体系";三是赋权增能,增强市域和基层行动主体权能,城市政府要做社会建构的使动者、促动者,培育现代公民和社会,推动共建共治共享。
其他文献
"新冠疫情"暴发,是全人类与一种全球未知病毒的遭遇战,也是一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这一事件既是一面镜子,它把整个中国社会真实状态在一定意义上呈现出来了;它又是一种疫情叙事和典型样本,从中可使我们"把好中国脉""开好中国方",积极推动中国社会历史进步。在注重总结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经验的同时,学界还要透过对疫情的"感动模式",而对"疫情叙事"进行深刻反思。一个善于反思的民族,是具有高度理性自觉从而能不断获得进步动力的民族,因为它能使我们增强对苦难的历史记忆,不再重犯历史性
人工智能是解决人类面临的知识难题与实践困境的工具与方法,与人类智能有着本质性差异。人工智能的兴起重新界定了人类未来的内涵与旨趣,重构了劳动者与劳动工具、自由时间与劳动时间、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辩证关系。数字红利与数字鸿沟是人工智能二重性的显著特性,基于算法垄断、数字特权与代码霸权可能导致人工智能面临着严重的平等困境,建立起新的数字鸿沟与数字化帝国。在"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理念指导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此应对人工智能时代所造成的世界危机是亟待解决的时代课题。
未来产业是重大科技创新产业化后形成的、代表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对经济社会具有支撑带动和引领作用的前瞻性新兴产业,其界定标准包括新技术标准、潜在需求标准、产业成长性标准、未来竞争力标准和产业带动引领标准。"十四五"期间,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的重点领域包括人工智能产业、物联网产业、大数据与云计算产业、量子技术与量子产业、新一代机器人产业、区块链产业、新兴海洋产业、航空航天产业、生命科技与康养产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和新基础产业等。培育和发展未来产业,需要从技术、资金、人才、平台、制度、服务等多个层
当代西方社会理论家吉登斯提出了生活政治学,我们则倡导源自于中国传统的温和的生活政治智慧。生活政治智慧本身就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把握和处理多民族实践的内在资源。当今中国的民族实践,当有理由对生活政治智慧形成新的理论与实践自觉,即注重诸族群的日常生活及其感性交往,引入生活政治技艺,领会生活政治的生存论性质。相对于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主张,生活政治智慧更值得推崇。
在围绕晚近生命政治的叙事中,福柯留下的"遗产"包括,一是在场的生命,二是生物技术范式下的"他者"如何言说。福柯是从后者诠释前者,即探讨在生物技术的话语霸权下"他者"生命的言说有无可能。阿甘本保留了福柯的第一个命题,却相对回避了生物技术的关键词。相较于福柯的"文明-他者"二分,阿甘本以"门槛"为核心提出了"三分"法。阿甘本将"门槛"视作两种情境的夹缝,"门槛"一侧的"例外"处于改变另一侧"常态"的边缘,却永远只在"即将来临的过程"中。语言仅存在于夹缝之中,话语形塑
儒家作为一个整体,乃是基于仁和礼的统一,后者既在"仁"的层面上涉及内在精神和德性的完善,也以"礼"为背景而关乎广义上的社会规范系统,由此,儒学在伦理学上既不同于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德性伦理,也有别于康德的规范伦理,仅仅从德性伦理的角度考察儒学,似乎不足以把握儒学的全部内涵。《当代美德伦理——古代儒家的贡献》一书体现了作者独特的研究进路,首先表现为哲学的历史与哲学的理论之间的沟通。书中涉及儒家哲学的不同方面,看似属于历史性的研究,但其中又处处渗入了不同的理论视域。同时,该书体现了中西哲学交融的视域:一
听觉作为一种内在的能力,对于人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在读图时代,听觉逐渐被视觉排挤,成为大众心目中可被忽略或替代的信息接收方式。"视觉至上"是西方文化的主导逻辑,视觉图像成为当代文化的中心,并逐渐形成一种视觉霸权。随着视觉在现实社会的肆意扩张,视觉霸权在当今的哲学、政治、社会文化生活、文学等领域受到了诸多怀疑和批判,使得重新弘扬听觉重要性的呼声日渐高涨,从视觉转向听觉就成为一种合理化的选择。但是,对于听觉文化的关注与强调,并非要以听觉取代视觉的地位,而是要实现听觉与视觉的平衡,同时也要兼顾其他感官功能。
"文化现代性"是一个理解全球化时代人类生存的重要概念,描述的是一种尊重特定生活共同体文化样态自足性的反思性社会发展理念。"文化现代性"在尊重文化传统和包容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呈现了不同文化样态在开放语境中的充盈张力,为全球化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进行了哲学意味上的生存论奠基。"文化现代性"所体现的间性文化主义态度,内涵着文化主体间性的相互证成关系,体现了多元文化在彼此平等与尊重差异的基础上所达成的共存发展之道。"文化现代性"所蕴涵的深度宽容精神,旨在通过平等主体间的视域融合达成一种不同文化
随着近年来全球化进程遭遇挫折,美国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使全球合作进程与多边治理体系面临诸多挑战,主要表现为美国固守本国利益至上原则、任性"退群"毁约、频繁发起贸易战、推卸国际责任、排斥外来移民、遏制中国发展、阻碍欧洲一体化进程等。究其缘由,面对全球权力格局转型的压力,美国狭隘的国家主义观念、对外政策的强权逻辑与冷战思维、国内政党斗争与阶层对立、孤立主义外交传统以及特朗普的行为风格,都在不同程度上助推了美国的战略转向。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应通过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深度融入全球治理进程、积极而量力担当大
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提出意味着全球减贫进程进入新阶段。但现有全球贫困治理机制存在代表性不足、全球贫困治理话语解释力缺乏等问题,制约了全球贫困治理的成效,也凸显了调整和优化全球贫困治理话语权结构的必要性。提升中国的话语权,是全球贫困治理机制调整和优化的突破口所在,应以推动全球贫困治理话语权更具公平性和解释力为导向,并须在提炼中国的贫困治理经验、提出优化全球贫困治理的中国方案等方面做出持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