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哈萨克族情歌中的意象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honghong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情歌,是民间歌曲重要的一部分,它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生活赋予爱情的具体表现。哈萨克族情歌在民间歌谣中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反映了哈萨克族的草原文化生活。本文试图通过对哈萨克族情歌中意象的分析,进一步探讨哈萨克族情歌中意象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哈萨克族情歌 意象 文化
  引言
  刘勰是我国美学史上首先将“意”和“象”合成“意象”一词的人,开创了审美“意象”说。张瑞瑞认为,所谓“意”就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事物的一种观念,而“象”则是人们经过头脑思索而产生的画面组合,构成一幅情景相融的画面形象——人心营构之像,亦称意象。
  通俗地讲,意象就是客体事物经过主体事物,融入个人情感后创作出的一种感官艺术,即“唯美之象”,也是主体用来寄托客体的情感物象。在民间歌曲的制作中反复出现的叙述或描写成分,被歌手经常加以运用,是一种套语式的表现结构。意象有些类似于中国古代诗歌理论中的“兴”,但又不等同于“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而意象则是一种沿用或约定俗成的象征方式。它不是歌唱者和听者亲眼所见的真实情景,只是深藏在歌唱者和听者脑海里的真实结构,这是一种特别的感觉,它以一种独特的方法在一个特定的文化圈里面产生唯美效应。这样一来,听者就能在聆听歌曲的过程中,不断记忆和想象,这种记忆和想象就是对意识的完美把握,既体现了主题,又升华了歌曲自身的感情。
  哈萨克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作了很多具有哈萨克族鲜明特色的歌曲,这些歌曲都反映了哈萨克族的生活,体现了“生活如歌,歌即生活”的哈萨克草原风情。由于哈萨克族的人民比较豪放,在男女恋爱的问题上也是如此,因此在他们的民歌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是情歌,有对情人赞慕和追求的,有男女相爱感情的炽烈的。而在这些感情真挚热烈的情歌中,自觉或不自觉地借助文学上的意象,如花朵、苹果、月亮等来赞美他们所要歌颂的事物,从而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云朵是洁白的,星星是美丽的,松毛犬是可爱的,这些意象一出现,就立刻使人联想到清纯、美丽、可爱等主题旨意。
  一 哈萨克族情歌中天鹅的意象
  在哈萨克族民间千百年来都盛传着这样一个传说,哈萨克族的始祖是白天鹅。在一千年前,有一个名叫卡乐夏哈德尔的年轻部落首领,英勇无比。在一次战斗中他身负重伤,眼看死神就要降临,这时,天空在刹那间形成了一个裂缝,从不远处飞来一只美丽的白天鹅,往他身上滴了几滴水,然后把他带到河边。他喝了水后,体力逐渐得到补充,伤口也渐渐愈合,就在这时,那只美丽的白天鹅瞬间变成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年轻女子,他非常高兴,便与这个女子结为了夫妻。后来他们生了一个男孩,名叫“哈萨克”,寓意就是白天鹅。由上述神话传说,人们了解到哈萨克族的由来和哈萨克族族名的来历,同时也见证了哈萨克人民对高贵白天鹅的敬仰。
  在哈萨克族情歌中,经常会运用天鹅这一意象来表达女子的美貌,以及对幸福的追求。例如,哈萨克情歌《铃铛刺》中唱到:“猎手放鹰沿山走,/你写书信有缘由。/你是旷野的参天杨,/别招那乌鸦落枝头。/夏季牧场山水秀,/园中果木绿油油。/你是湖中的白天鹅,/别招那蛤蟆水上游。”又如,《钻天杨》中唱到:“天鹅眷恋着湖泊,/荒漠中吐沫也香甜;/姑娘我为什么把你痴恋,/因为你早已飞落在我心间。”这几首情歌都以白天鹅为象征,表达了哈萨克族人民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
  时至今日,哈萨克族人民仍以白天鹅为吉祥、美丽的象征。哈萨克族信奉天鹅,因此他们禁止族人捕杀天鹅,如果有人捕杀了天鹅,就要对猎杀天鹅的坏人进行处罚,即使碰到已经死去的天鹅,也要把天鹅拿回家里悬放于房梁之上对它进行供奉。日常生活中,哈萨克族人会把白天鹅羽毛挂在孩子的胸前和毡房的壁毯上面,而他们的巫医也会在自己的帽子上装饰天鹅的羽毛,很多的妇女也会在自己家的生活用品上绣上天鹅。而哈萨克民歌《啊嗨,姑娘》中有这么一句:“亲爱的姑娘我珍贵的月亮,/我对你什么都不隐藏。/你若是真心和我相好,/定把你当白天鹅奉养。”从中可以看出天鹅在哈萨克族人民心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作为男子的配偶,女子享受着天鹅般的地位和待遇。在哈萨克情歌中经常会以白天鹅做为一个美好象征,白鹅象征着女子,它是青春女子的代表。白天鹅不仅仅是哈萨克族青年男女爱情的使者,更是象征着幸福、美好、自由。除此之外,哈萨克族里还有很多以“伍兹”为湖水名、地区名、人名等,如中外皆知的“伍兹别克湖”又名“兹湖”、伍兹地区等。
  月亮这一意象在我国民间情歌里经常被运用,民谣情歌通过赋、比拟等手法,表现出了星星的闪烁、明亮等特点,可以说,月亮这一意象是涵盖了中国各个地区国民思维、寄托感情的涵盖体,集中表现了中国各个地区共同的文化内涵、共同的文化素质。甚至早在千百年前,人间就流传着“盘古开天地”的神奇传说,传说中的月亮坚强而果敢,是一个美好而励志的故事,深深映在了人们的脑海里。在哈萨克族情歌中,有关“月亮”这一意象的情歌有很多,例如在《明镜般的月亮》中唱到:“明镜般的月亮,/照在平静的湖上,/亮啊亮堂堂;/明镜落在湖水上,/玫瑰般的面庞,/印在我的心上,/闪啊闪亮亮;/心上有个姑娘。”再如,《迷人的姑娘》中唱到:“她是世界上最美丽的姑娘,/她穿的百褶裙是丝绸锦缎。/乍看一眼就勾起了我的爱恋,/跟她说句话也觉得嗓子甜。/美丽的姑娘世间难找,/她似冉冉升起的皎月一般。”这两首情歌描写的是对情人的赞美和爱慕。用弯弯的月亮比喻姑娘的美貌。月亮是独一无二的,是皎洁的,以月亮作形象同时也表达了女子在男子心目中独一无二高高在上的地位。
  在哈萨克情歌中也有将星星比喻成男女相爱的证明者、聆听者和守护人,有人向星星述说情感之苦或别离之苦。在民间情歌中的感情是直白质朴的,哈萨克族情歌中以月亮作为意象,将恋爱中的男女或姑娘的容貌比喻成月亮,能够使青年男女婉约地表达感情,也能让民谣的语言更为唯美动听。《白裙子》中:“姑娘,我多么把你思念。/小星星在天边忽隐忽现,/你比十五的月亮还要圆,/姑娘,我多么把你思念。”这首情歌充分表现了男子对女子的相思之情。   在国人的遐想里,星星是闪硕而明亮的,无论是一颗小小的星星、光环的土星、还是那唯美的北斗七星,都会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而从上古时期一直到两汉时期,在人们的心中,月亮则是一个神灵,他们会经常对月亮进行祭拜。在秦汉三国时期,每逢八月十六,很多地区的人民都会有抬头仰望星星的风俗。而到了大唐盛世,因为唐朝的人都比较富有,有名的诗人也很多,因此就出现了在湖上泛舟赏月,在月下饮酒对诗的活动;而到了宋朝,出现了“市”,中秋赏月的活动也就更加的盛行,而且活动不再局限于对月饮酒作诗这些事,而是出现了很多新的内容。月亮是圆的,因此代表着团团圆圆,是家人团聚的象征,也是子嗣丰盛的象征,因此也有人祭拜月亮祈求子嗣。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集体无意识文化,在中国,它并不是某一个民族或者地区的文化信仰,月亮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它跨越了时空和地域的差异,在所有民族中都有着特殊的地位,因此在哈萨克族的情歌中出现月亮这一意象也不稀奇。
  二 哈萨克族情歌中马的意象
  哈萨克族是“马背上的民族”,“马背上的民族”并不是有马的民族就是马背上的民族,它是指这个族群里的人生来就是与马为伍,以马为伴,以驯马为生,生活里处处都离不开马,这样的民族才叫“马背上的民族”。对哈萨克族来说,马是放羊和代步的主要物种,被赐予了雄伟、健壮的象征寓意。如哈萨克歌《我俩》中唱到:“我天天骑着白额顶褐色马,/步履艰难地爬上高高山巅;/发自肺腑的歌唱了多少遍,/倾诉心中人的深情眷恋。”在《镶宝石的鞭把》中唱到:“骑着剽悍的骏马,/拎着镶宝石的鞭把;/为了探望心爱的姑娘,/翻山越岭来到你的家。”为了见到心爱的姑娘,矫健的哈萨克族男子骑着奔驰的骏马,翻山越岭来到姑娘家。
  哈萨克族情歌《银蹄马》中这样唱到:“你若是一味地迷醉于外表,/得不到真金,空自惆怅。/骏马的美丽不靠鞍鞯,/姑娘的美丽不露在脸上。/日行千里的才是好马,/真心爱你的才是好姑娘。”这是一首爱情训诫情歌,情歌中很明显地告诉我们,不要只注重对方的外表,美丽的内心才是最重要的。
  在哈萨克情歌中也有描述男子对女子的痴心、痴情的。比如,《相偎相依》:“小马驹双双游戏多么亲昵,/你和我为何偏偏一东一西。/我不管是醒来还是在梦里,/都想着何时与你相偎相依。”《医治心病》中唱到:“两匹黑色的宝马, 脖子上整齐的鬃毛;你是我心爱的人儿,彼此心牵着心,心牵着心。”总的来说,无论哪种情况,骏马的形象描写都是为了歌颂那些情侣或思念之人而准备的,对于不同品种的骏马,以及对各种骏马的赞美,都是歌唱者为了表达自己的仰慕之情才表达的。
  在我国多个民族的文化思想中,马的含义都是比较固定的,基本没有什么不同。在马背民族的心目中,马已不是普通的动物,而是有灵性,会说话、会思维的神圣动物,它始终不渝地忠实于自己的主人,并在危难中救助主人,它代表着一种能激励人生的丰富内容的精神形象,一种美好人格的象征。所以说,在哈萨克族的情歌中,每个主人公都有一匹与其相配的神龙快驹。歌唱者对骏马的种种描绘,都能真实地感染和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向往,而这种感情又是很稳定的——用稳定的情景来描绘表达一份稳定的感情,这就是民族歌曲里意象的表达重点所在,这种“意象”的描绘,又表达了一种更容易被广大草原听众所喜爱、欣赏的稳定情绪。这就是一种“语言文化”。总的来说,哈萨克族情歌属于文学,它对于人民群众社会生活的反映和表现,是通过生动的形象和感情抒发的方式来实现的;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产品,是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所以,在哈萨克族情歌当中经常出现“天鹅”、“马”、“月亮”等意象,这些都与哈萨克族的民族原始自然崇拜是分不开的。
  注: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编号:11XZW038)。
  参考文献:
  [1] 刘勰:《文心雕龙》,凤凰出版社,2011年版。
  [2] 张瑞瑞:《意象构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3] 陈冬季、蔡宇知:《西域文化论稿》,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9年版。
  [4] 马雄福:《哈萨克族民歌选》,新疆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5] 李进新:《新疆宗教演变史》,新疆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6] 司马迁:《史记》,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7] 闻一多:《闻一多神话与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8] 姜崇仑:《哈萨克族历史与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
  [9] 迪木拉提·奥迈尔:《阿尔泰语系诸民族萨满教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秀梅,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其他文献
探讨哮喘发病中嗜酸细胞及其激活产物的作用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荧光免疫法和直接计数法测定血清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和外周血嗜酸细胞计数(EOS)。结果:哮喘组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前
迭拱在青藏高原北部的莽莽昆仑山脉,自古以来就被描摹成神仙的居所,云蒸霞蔚,雾气缭绕。其东部凹陷着一个大型高原盆地,隔着重峦叠幛,东接柴达木,西连塔里木,鲜有人涉足这里
一、出国旅游 对于已经厌倦了从拥挤不堪的公共汽车上抢拍都市风光的美国人来说,更具情趣和刺激的要数去像百慕大这样的地方猎奇和远足了。自60年代中期以来,英国的探险旅游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隆突性皮纤维肉瘤1例曹建忠,刘晓伟,王丹彤,陈丽霞(包钢医院血液科,包头014010,包头医学院一附院)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29岁。1989年4月右腰部皮肤出现直径1cm紫红色肿物,无痛痒,1992年1月因全
目的白色念珠菌作为医学上常见的条件致病真菌,有关其细胞壁多糖成分的生物活性研究报道甚少.本实验通过培养白色念珠菌,提取细胞壁主要多糖成分 Objective Candidiasis Can
极少有机会体验这样的舞蹈剧场,中国非职业、普通人的舞蹈剧场……因为悲伤,德国舞蹈家皮娜·鮑希的舞蹈剧场影响了全世界;因为美好,中国的90后新生代也可以让世界感知到。那
如何提高幼专声乐集体大课教学效果,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歌唱能力和音乐表现力,既能规范的演唱成人歌曲,又能较好的胜任幼儿歌曲的演唱和教学,是学前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基本目标
那年,舞剧《小刀会》拍成了电影。忽然,满大街都是我了。  我在照相馆的橱窗里招摇,在书报封面上拿姿作态,甚至百货公司日用品比如脸盆、餐盘,也印着那执弓挽箭的我……街头《小刀会》巨大的电影宣传广告画,我是在天上飞的,比我本人大了好几倍。本是一个双人舞動作,由男舞员托着完成,做广告的将男舞员裁去了,于是我就像大侠一样能飞了。  这是成名成家了吧。  刚从暗无天日的摄影棚解放不久的我,独自在大街上乱逛,
因材施教教学法能够深入挖掘出学生的潜在能力以及特长,所以受到了教育工作者的青睐。在高校声乐教学中也不例外。声乐教学与普通教学不同,声乐教学更注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
该院急诊科自1994年6月引进淄博无线电五厂生产的XG2型血液灌流仪,进行血液灌流术(HP)抢救重度有机磷中毒360例,疗效显著。对照组,1993年60例重度有机磷中毒用阿托品、解磷定常规治疗,两组对比、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