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研究

来源 :知音励志·教育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gguo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产阶级文学是日本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日本文学史中,无产阶级流派特别重视文学理论的建设。无产阶级文学家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了特定时期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并发出那个时代的历史强音。本文对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发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力求从整体上对物产阶级文学的演变进行简单的研究。
  【关键词】日本无产阶级文学;日本文学史;思潮
  任何艺术形式的诞生都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诞生及其发展也与其经济社会发展相关联。当时的社会的时代背景与社会思潮,决定了其诞生之初便具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和阶级斗争倾向。我们回顾其发展历程,可以总结其经验教训,也可以提供启示。 十月革命的爆发使得社会主义思潮在日本国内,特别是在无产阶级中得以迅速传播。在此基础上,日本共产党成立,无产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其国内的革命运动在共产党的领导与指挥下蓬勃发展,这些都为无产阶级文学的发生提供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在无产阶级文学以前,自然主义文学在日本文坛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但是它所关注的对象是个人内部心里情感,对社会矛盾及现实采取漠视的态度,不能准确有力的反应社会的真实矛盾。这些都与当时的社会发展格格不入。广大人民需要的是一种能表达内心诉求,紧密联系实际的文学形式。在这种背景下,无产阶级文学应运而生,并在短时间内占据主导地位。一九二一年《播种人》杂志的创立,标志着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始。一九二二年,《播种人》刊登的文章《文艺运动与工人运动》首次引入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概念,阐明了文艺运动是阶级斗争的一部分,反映了当时社会主义思想和无产阶级文学思想的倾向,强调了艺术的阶级性,建立了无产阶级文学理论的框架。《播种人》主要起到了两方面的作用,一是通过对革命思潮的传播,对国内的无产阶级文学进一步起到启蒙的作用;另一方面确立无产阶级文学的根据地。之后不久,该杂志又陆续发表了很多相关的文章和作品,并在关东地震时报道了残杀朝鲜人事件,最终被取缔而被迫停刊。
  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总是承受着来自内部与外部的重重压力,但是正是这种残酷的现实斗争,才使得无产阶级文学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发展壮大,最终确立了文学主流的地位。
  一九二五年底,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统一战线确立,《文艺战线》成为该战线的机关刊物,继续从理论与实践方面知道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开展。当时,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发展已经到了新的阶段,作品更贴近现实,更侧重唤醒人的自觉意识。
  一九三一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开启了侵略中国的战争。在国内,军国主义极为猖獗,其国内的无产阶级进一步受到打压。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开始出现危机。很多左翼作家 最终选择了背叛,他们发表各类悔过书,离开自己为之奋斗过的文学阵营,停止了革命文学的创作,很多人甚至背弃了自己之前的理想,沦为侵略战争的帮凶。最终,在内部的派系斗争下,无产阶级文学走向了末路。
  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是短暂却艰辛而曲折的,在军国主义横行的社会背景下,在遭受疯狂打压和围剿的不利条件下,能够取得如此之多的理论和实践成果,实属不易。但如果从该文学运动内部进行分析,也能够看出一些问题,从中获得一些启示。
  首先,日本无产阶级文学是与当时特定的历史潮流相适应,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紧密结合的。其次,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带有强烈的“革命浪漫主义”精神。当时的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大都处在从小资产阶级向无产阶级转变的阶段,受到教条主义和左倾思想影响,往往将无产阶级的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概念表面化,把革命斗争现实简单化,在尚未认清斗争的长期性和残酷性的情况下便着手创作,给作品中植根于现实主义的内容蒙上了一层浪漫主义的理想化色彩。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虽在创作实践上进行了大胆尝试,但是对其以前的日本近代文学却没有进行认真的学习与继承。日本近代文学传统的主体是反映普通市民生活的,具有“私小说”性质,长于细致入微地刻画普通人的思想与心理。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将这类文学作品一概归为资产阶级文学加以批判,人为割断了与本国文学传统的历史联系,未能在创作上吸取其精华,一方面导致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同此前日本文学相比存在人物刻板化类型化等“硬伤”,另一方面也使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很难真正细致入微地把握日本国民的心理。
  从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整个发展与陨灭的过程来看,无产阶级文学应该坚持其自身的特性,这是无产阶级文学存在与发展的生命线。无产阶级文学作为最科学,最先进的文学形式,其产生的根基与生存的根本就在于其能深刻的反应社会矛盾,与广大人民大众的诉求紧密联系。
  纵观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越是与人民大众结合最紧密的时候,越是其发展壮大最迅速的时候。文学,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源于对生活的提炼与修饰,一种文学形式能不能存活,能不能发展,主要取决于它的受众群体是否广泛,可以说,失去了人民大众的支持,任何艺术形式的存在都是水中花,镜中月。
  我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发展有其独有的优势,其发生与发展从未脱离劳苦大众,从诞生之日起,我国无产阶级文学就深深植根于人民,反应人民疾苦,表达人民心声。新时期,我国无产阶级文学发展呈现了新的特点,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从对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的研究可知,只有坚持无产阶级的阶级本质,才能更好的将无产阶级文学推动向前。
  参考文献
  [1]叶渭渠.日本文学思潮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平献明.略论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J]. 日本研究,1990(01).
  [3]唐月梅.日本无产阶级文学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日本研究,1991(05).
  作者单位
  西安文理学院外国语学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5
其他文献
以工程实践为例,具体详细介绍了高速公路建设施工中碎石桩、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应用,说明了其在地基处理工程中顺利实施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