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有效提问的价值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3697313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教学方法之一。经过教师精心设计、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燃起学生对知识的探究热情,从而极大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因此,课堂提问的有效性问题,值得我们每位教师认真研究、探讨。2012年在我区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研究”活动中我听了一节《最大公因数》的教学,这节课充分体现了小学数学课堂中有效提问的价值。
  案例(片段一)
  一、通过游戏,初步感知“公因数”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因数和倍数的知识,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游戏 :请学号是16因数的同学起立。
  生:学号1、2、4、8、16的学生起立。
  师:请学号是12因数的同学起立。
  生:学号是1、2、3、4、6、12的同学起立。
  生:个别窃窃私语“有学生站了两次”。
  师:在刚才的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学号是1、2、4的同学站了两次,
  师:这些同学为什么会站了两次?
  生:因为1、2、4既是16的因数也是12的因数,所以这些同学站了两次。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像1、2、4这这样的数它们使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把它们叫做16和12的公因数。引出课题。
  师:什么是公因数?你怎样理解公因数?
  生1:两个数共同的因数,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生2:两个数共有的因数,是这两个数的公因数。
  每节课都有一个中心,教师如能围绕这个中心设计问题,在课堂上就能起到“点龙画睛”的作用。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就是: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教师从学生熟悉的报数游戏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学们在游戏中通过观察发现有的同学站了两次,为什么会站两次呢?这时教师及时提问:“在刚才的游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这些同学为什么会站了两次?”进而提问“什么是公因数?你怎样理解公因数?”问题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学生思维活跃,学习兴趣高涨,在宽松、民主的气氛中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初步感知“公因数”的意义,为后面进一步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做好了铺垫。
  片段(二)
  二、动手操作,进一步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师: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例1.李叔叔家的储藏室长是16分米,宽是12分,如果用边长是整分米的正方形地砖把地铺满(使用的地砖都是整块),可以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地砖?边长最大是几分米?
  师:王叔叔打算给家里的贮藏室重新铺地。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有关信息,了解王叔叔对铺地的要求。
  生:既要将地铺满,又要都是整块的正方形砖 。
  师:请同学们利用手中的方格纸摆一摆、画一画、看看边长是几分米
  的地砖能将长16分米,宽12分米的地铺满,而且是整块数,有几种铺法?每个方格的边长看作1分米。
  生:动手操作后同桌交流。
  生1:我选择边长是2分米的地砖刚好铺满。
  生2:我选择边长4分米的地砖也能将地铺满。
  生3:边长是1分米的地砖也能将地铺满,就是铺起来麻烦的很。
  师:为什么边长1分米的地砖铺起来麻烦呢?
  生:地砖小,需要的块数多,所以铺起来比较麻烦。
  师:王叔叔要想尽快将地铺满,应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方砖?为什么?
  生:选择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地砖的面积越大,需要的块数少,铺起来就快。
  师:为什么没有同学选择边长是3分米、5分米和8分米的方砖?
  生:边长3分米的地砖铺宽12分米用4块刚好,但铺长16分米用整块数不能铺满;边长8分米的地砖铺长16分米刚好,但铺宽又不合适了。
  生:也就是说边长是3分米和边长是8分米的方砖只能沿着一条边整铺。
  生:边长是5分米的方砖两条边都不能整铺。
  师:那么选择正方形的地砖将地铺满,又都是整块数,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生:地砖的边长必须是16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也就是16和12共有的因数。
  生:“共有的因数”也叫公因数。
  师:你能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吗?请同桌交流。
  “有效提问”,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提出的问题要明确、具体,同时还要及时,能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过程,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本案例中,教师以一个平等参与者的身份不断的提出问题,适度的引导与点拨,在寻求解答的过程中关注每一个问题的细节,学生通过画一画、摆一摆,得出了边长1分米、2分米、4分米的方砖正好能把地铺满,通过动手操作,发现正方形地砖的边长和长方形地面长和宽的关系。在学生回答“边长是1分米的地砖也能将地铺满,就是铺起来麻烦的很”时,教师及时追问“为什么边长1分米的地砖铺起来麻烦呢?”,进而引出“王叔叔要想尽快将地铺满,应选择边长是几分米的方砖?为什么?”这一问题为理解“最大公因数”提供了感性认识基础。在进一步理解“公因数”时教师更是一步一问“为什么没有同学选择边长是3分米、5分米和8分米的方砖?”,“那么选择正方形的地砖将地铺满,又都是整块数,必须具备什么条件?”通过和谐的互动交流,不断提出一些具体的问题,使公因数、最大公因数这两个抽象的概念,变得非常具体、直观,学生摸得着看得见, 进而引导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帮助学生培养积极思考,自主探究的学习品质。
  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增进师生交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一个经过精心设计恰当而富有吸引力的问题,往往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时,首先要深入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要把握好教学进程与问题的关系,在和谐的气氛中提出问题,同时还要注意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提问之后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探索,并围绕问题进行交流互动,引导学生把知识学深学透,从而达到提高课堂实效性的目的。
其他文献
一、“计划学习指导”的定义及现状  “计划学习”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心理特点、自己的需要、兴趣与接受能力而制定的涉及到德、智、体、能方面的一系列学习活动。其实质是学生自身引发出来的,所以这种学习活动是自愿的,这样大大提高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所谓指导即教师教育,是在学生个人原有基础上的“援助”的指导。它是与“集体施教”对应而提出来的,是班级授课的补充形式。通过教师的个别指导,学生能够摆脱传统授课制对他们
期刊
【摘 要】为了使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全体教育工作者要有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采用全新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新课程 新理念 新方法 科学素养 全体学生 科学探究  为了使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所有教育工作者对新课程要有一个全面系统的理解,要有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采用全新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一、化学新课程同传统化学课程相比,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都发生了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教师在教学中所面对的难题还是习作教学,而学生习作普遍出现的问题则继续呈现为题材老化,内容雷同单一,缺乏新意等方面。因此,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便是要力争做到让学生思想、情感、语言等方面都“活”起来。  【关键词】习作 思想 情感 语言 活  大多数小学生所写的作文普遍且长期的存在一大问题,那就是题材老化,内容雷同单一,缺乏新意。要有效地解决
【摘 要】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就读的学生文化素质普遍不高,学习上困难不少,教学难度较大。语文教学也是这样。因此,很有必要探讨一下应该怎样帮助学生坚定信念、激发  学习的热情与兴趣的问题。尝试如下:一是思想上循循善诱,做内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坚定学生信念;二是教法上不拘一格,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关键词】中职语文 激发 尝试  众所周知,来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下简称中职校)
朗读教学是小学阅读教学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训练,也是开拓思维,提供认识的一条有效途径。通过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思路、情感,陶冶高尚的思想情操,提供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读写能力。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知了语言文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规律,也培养了读的能力,使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交叉互补、相得益彰。因此,朗读教学在整个阅读教学中是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的。为此,我
期刊
【摘 要】瑞典是当今世界教育水平最高的国家之一,基础教育堪称世界一流。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具特色的教育机制,高效民主的课堂是瑞典高中教育显著特色。  【关键词】统合高中 民主课堂 跨学科研究  金色十月,秋高气爽,我们来到了美丽的国度—瑞典。瑞典是诺贝尔的故乡,科技技术发达,高等教育的水平也居世界一流。我们这次访问的学校是位于乌普萨拉市的Rosendals学校。Rosendals学校位于著名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