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弹性理论的煤帮极限平衡区宽度确定方法探讨

来源 :煤炭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7042500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采巷道开挖后,其围岩应力重新分布,两侧煤体在上方集中应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后形成极限平衡区,其理论宽度是合理确定巷道煤帮支护方案及其参数的重要依据,目前,计算煤帮极限平衡区的主要方法有:利用松散介质平衡理论建立煤帮应力平衡微分方程来求解极限平衡区宽度;或考虑工程扰动程度和煤体地质强度,运用非线性摩尔-库伦准则建立极限平衡区宽度方程。本文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回采巷道煤帮在高支承压力作用下体的力学计算模型,运用弹性力学理论分析了帮部任一点煤体的应力应变分量。基于弹塑性界面煤体在峰值支承压力发生片帮的柱条模型,确定该界面上发生最大水平拉应变的单元煤体位于距离底板0.65倍巷道高度处,进而提出了该单元煤体极限拉应变与煤帮极限平衡区及其破裂区宽度的理论计算公式。分析表明,煤帮极限平衡区宽度不仅取决于煤体的极限拉应变、泊松比及弹性模量,而且与原岩应力大小及巷道开挖后发生重分布的最大支承压力及煤帮弹性区宽度密切相关。具体表现为煤帮极限平衡区宽度随巷道埋深增大而不断增加,但随煤体弹性模量及其极限拉应变的增加却快速减小。在此基础上,利用所提出的理论公式计算了百良矿14501工作面运输顺槽350~400m区段的煤帮极限平衡区和破裂区宽度,进而优化了巷道帮部锚杆支护参数,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结果表明,上述研究成果能够较好地进行深埋煤层巷道煤帮极限平衡区的预测分析。
其他文献
根据国家质检总局的文件精神.依据JJF1069—2003(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的要求,北京市质监局:于今年9月13日至15日分别对本市18个区县法定计量检定机构rrl的6个进行了现场监
本文分析人才培养方案与"1+X"证书制度的融合,阐述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提出从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组织与实施等制定基于"1+X"证书的中职工程造价
笔者针对大数据下,航道巡检系统中监控模块和移动客户端通信效率低、交互性差、数据冗余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交互模式(页面客户端—移动客户端)。该模式运用异步交互技术、页面可视化技术,且设计多路径数据传输方式,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笔者研究了其具体结构模型,并针对关键技术难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总结了3例胃大部切除术后功能性排空障碍的护理过程,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胃肠外营养支持、预防潜在感染、出院健康指导等临床护理要点,并强调心理护理是促进健康行为的
古音学自六朝兴起,经过宋、明两朝的发展,到了清代达到鼎盛,清代古音学研究成就颇丰,特别是在古韵分部方面经过顾炎武、江永、戴震、段玉裁、孔广森、江有诰等人的研究,古韵
高中数学在近些年的改革过程中,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整和优化,形成了许多全新的教学策略,提问教学便属于其中的一种,通过实时优化课堂当中的提问环节,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整个数学课
目的探讨“三维交叉锁钉斜孔钢板”的优点和力学优势。方法采用自制“三维交叉锁钉斜孔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175例。结果本组优165例,良9例,差1例。经3~12个月随访,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