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den评分表在压疮预防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lentc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压疮;预防
  压疮的预防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与难点。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采用Braden评分表对肿瘤科、ICU、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脑外科、矫外科、急诊科等病区的住院患者进行压疮高危因素评估,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从而降低了难免压疮的发生率,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我院ICU、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内分泌科、脑外科、矫外科、急诊科等病区住院的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患者共1062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09年1月至12月4690例为对照组,2010年1月至12月5932例为观察组,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种、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筛查方法我院自2009年1月开始使用Braden评分表对八个病区的住院患者进行压疮高危因素评估,分值≤12分者属压疮高危患者,分值越低说明发生压疮的危险性就越大,从而筛查出难免压疮高危患者。
  1.2.2 申报程序 (1)责任护士评估:对住院患者运用Braden评分表进行压疮危险因素评估,总分≤12分者属于压疮高危患者,填写难免压疮申报表,并制定预防措施。(2)护士长审查:护士长审查责任护士的评估与患者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并将评估表上报护理部。(3)护理部认定:护理部到病房访视患者,以核实上报情况的真实性,予以认定是否为难免压疮高危患者。并提出潜在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1.2.3 预防措施 (1)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据情翻身或变换体位。(2)指导病人合理膳食,给予高营养、高蛋白的食物;禁食者通过静脉补充营养。(3)对重点患者重点部位皮肤进行严格的床头交接班,病区护士长及护理部跟踪检查皮肤情况,实行全程监控。(4)根据皮肤情况予以效果评价,及时调整护理措施。如Braden评分>12分者说明压疮高危因素己解除,填写转归记录,将压疮登记表上交护理部存档。
  1.3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意义。
  2 结果(表1)
  表1 两组高危患者上报数、难免压疮发生数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转变观念,提高认识,过去国内护理观点认为,压疮是完全可以预防的;而国外护理观点认为,压疮是部分可以预防的,但并非全部[1]。从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比观察组上报的难免高危患者人数明显增加,而难免压疮发生率则明显下降,说明护理人员在预防压疮发生方面的水平有极大的提高。护理部对各科的压疮申报、预防监控及转归等程序进行严格考核。从而达到了监控程序合理化、压疮评估常规化、登记申报规范化。实践证明,应用Braden评分表识别难免压疮高危患者,能有效地预防压疮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李铮,林彩霞,谢春燕,等.压疮专项小组在压疮预防监控过程中的作用[J].全科护理,
  2009,7(5):1321.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介绍肩周炎的治疗方法由肩关节的解剖结构入手,找到具体致病的肌腱、肌纤维、滑囊结构,从而针对具体致病点取穴并且配伍其他穴位进行施治。治疗结果令人满意。“以灶为腧”和“阿是穴”的区别在于明确发病部位,从而达到治疗更加具有针对性。  【关键词】 肩周炎;针刺;病灶;肩关节解剖  肩周炎病程长,迁延难愈,往往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和不便。笔者在临床上按照传统“以痛为腧”取穴针刺治疗肩周炎,虽有一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的原因及临床处理方法。方法 根据我院从2007年1月至2010年5月期间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480例患者,选择其中10例并发出血病例,分析术中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 总结术中出血的原因与处理方法。结果 本组10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患者经过临床处理及治疗后,均康复出院。结论 术中出血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中严重且最常见的并发症, 及时有效的处理可避免严重后
本文分析了皮肤美容与皮肤病的联系与差别,本文研究认为,皮肤科医师应完善知识结构和提高医学审美素质以适应新的变化,皮肤美容需要皮肤病学做为基础,皮肤病学研究应当重视皮肤美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与电解质紊乱的关系。方法:选择心功能Ⅲ一Ⅳ(NYHA 分级)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90例,于入院后的当天及入院后的第6 d进行电解质的检测,观察电解质紊乱发生的情况。结果:90例患者入院时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为37.78% ;入院后的第6 d入院时已存在电解质紊乱的16例患者经过治疗,15例完全恢复正常,治愈率为93.75%;住院期间新发生电解质紊乱的11例,发生率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