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兼修让你爱我没商量

来源 :中学理科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rett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教学情绪和教与学的效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很容易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和欢迎,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并深深地影响学生的人格、志趣、品行的形成。本文从教师的专业素养、气质形象、工作方法、人文修养等方面阐述如何提高教师人格魅力。
  关键词:人格魅力;人文修养;学习兴趣
  心理学家彼得罗夫斯基说:“教师的个性强有力地影响着学生智慧、情感和意志的发展,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者,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教师的人格魅力直接影响教学情绪和教与学的效果。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的人格魅力,本文将从教师的专业素养、气质形象、工作方法、人文修养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打造“气场”,个性凸显
  现在社会很流行“气场”这个词眼,所谓“气场”就是一种人格魅力和不凡气度的体现。作为教育者,我们也要拥有超强的气场,大气稳重、端庄得体、谈吐大方、态度平和,一出场就要让人产生眼前一亮的震慑,一开始就必须赢得学生的敬重。
  笔者长期在农村任教,或许你会认为农村的孩子该有多么淳朴!他们能自觉地产生对知识的渴望,产生一种走出大山的强烈愿望,然后幻想着他们像希望工程中“大眼睛女孩”一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其实不然,时代不同了,农村发展了,生活富裕了,然而经济条件的逐渐优越却冲淡了人们努力读书、改变命运的夙求。作为一名农村教师,你或许会面临这样的尴尬:你尽心尽力地想把学生教好,但是家长不重视,学生不配合。现在的农村孩子已经不同于十几年前那样淳朴腼腆了,喜不喜欢一个老师直接关系到喜不喜欢这门课。他们充满了“个性”,不再“怕老师”,更敢于大胆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对于老师的评价,他们甚至是直言不讳。所以,形象气质好,态度谦和的老师首先能得到不错的印象分和较高的支持率,而不修边幅,倚老卖老的“迂腐夫子”将会被迫“淡出江湖”。作为教育者,我们要内外兼修、与时俱进,除了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业务素质外,还必须拥有强大的“气场”,才能赢得学生的配合,将教学精彩呈现。
  二、“秘密武器”,激发动力
  常言道:教学相长,其实只有学生愿意学,教才能体现出它的价值,也只有赢得学生配合的课堂才会散发出无穷的魅力。
  作为一个化学老师,我的“秘密武器”是化学实验。在接触学生的第一时刻我绝对不会告诉学生化学很难学,以此打击他们的信心,而是用精彩的实验告诉他们化学很有趣!我将会使出全身解数吸引学生的眼球,笼络学生的心,让学生爱上化学这个全新的科目。因此,“大象的牙膏”、 “滴水成冰”、“梦幻高脚杯”,这些令人震撼的化学魔术一定会出现在我的课堂。当五彩的泡沫从烧瓶中喷涌而出,当无色的液体在老师指尖瞬间结冰,当高脚杯中液体颜色自如变换,学生的情绪沸腾了,也震撼了!夺人眼球的梦幻效果让学生对你刮目相看了,这里面也一定会包含那些“令人头疼”的后进生。此时此刻,台上的老师就是令人崇拜的“武林高手”,就是无所不能的“魔术师”!难以置信吧,一堂课下来,一群孩子追着我跑,要我传授威力无比的“寒冰指”和不可思议的“梦幻术”。此时,我也自信学生们喜欢我也喜欢我教的学科了。
  我想,如果一名老师能做到,善于思考创新,让自己的课“常教常新”,让学生始终保持“新鲜感”和“好奇心”,也必将能使自己以及自己的学科具有强大的魅力。一个善于用自己充满激情的情绪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老师也必将让自己的课堂永葆青春活力。
  三、爱如甘霖,润物无声
  一个华丽的开场,能够给学生一个激发兴趣的起始能量,但想赢得学生的长期支持,还必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笔者曾经做过调查,大部分的学生认为对一个起始学科产生兴趣的重要原因就是教师,而最受学生欢迎的就是善解人意、朋友般亲近的教师。一味讲究“师道尊严”,一味地以教育者自居、高高在上的老师将会很不受欢迎。看不起或者公然嘲笑差生,触犯教育的“大忌”的老师,将会让学生丧失信任,甚至招来学生的公然对抗。其实,在教学中,不仅是学生之间,甚至是学生与老师之间,地位都是平等的。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正确导向与感染激励作用,帮助每一个孩子获得应有的发展。
  2011年,笔者接手一个非常特别的班级,所谓特别就是他们会团结起来与老师抗衡,强大的“班级凝聚力”让很多科任老师望而生畏。在走进教室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男孩很傲慢地看着我,职业的敏感告诉我:他一定是一个具有绝对影响力的重要人物。俗话说:擒贼先擒王,要拿下这个班级,就必须攻下这个堡垒。事情正如我所料的那样,这个在班级享有很高“威望”的男孩曾经在初二的时候与人打群架,被人用刀子从脸上划过,差点戳瞎了眼睛,从此以后脸上留下了一道明显的伤疤。事后,他受到了学校的严厉处分,身心上的重创让他对周围的人,特别是老师产生了敌对的情绪。暂时的冷处理让我们相安无事地相处了将近半个月。有一天的下午,我们在走廊相遇,天下着小雨,而我没有带伞。我发现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于是很自然地唤住他:“帅哥!能遮我到实验室吗?”他很惊讶,但还是帮了我。作为回报,我送了他一瓶精油,这对他的伤疤修复很有效果。在接下来的一个月里这道疤变淡了许多。又是一个下午,他找到了我,向我致谢,并告诉了我很多有关于他的事,其实这些事我事先已都知晓,只是闭口不提。我鼓励他,放下过去,在最后的一年里好好学习,考上普高的机会还是有的,我愿意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很惊奇,随着他的变化,全班同学对我的态度也变得很“暖”,他们很乐意和我交流自己的想法,他们不叫我老师,而是唤我“美女”。一年后,这个男孩考上了一所二级校,这个班的化学成绩也由倒数第一晋升到年段第二。毕业了,他们依旧会与我联系,并告诉我这才是朋友。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感情的投资是长期性的,我们要有绝对的耐心和毅力。给别人一个机会,也是给自己一个机会,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你将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四、 为人师者,“犯错”何妨
  允许学生质疑权威,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提高。学生是有思维的个体,在课堂上不能对他们一味灌输,而应该积极地引导他们去探索,并从中感受成功的乐趣,掌握学习的方法。营造平等的教学关系,无形当中也会增进师生间的情谊,提高自己在学生中的地位,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支持。
  教学中,我是一个经常“犯错”的老师,但也是一个乐意接受“指正”的老师。我不愿意用权威生硬地支配学生,我更不想因此造成学生消极、被动、倦怠的心理。我始终希望和谐宽松的氛围能成为学生思维活跃的催化剂。
  例如:有一次,我在演示二氧化碳熄灭蜡烛的实验中,由于角度没有控制好,上面的蜡烛比下面的蜡烛更先被熄灭。看到老师实验失败,学生们开始议论纷纷。面对这样的场面,我并不回避自己的失误,而是告诉学生实验失败是一件常有的事,哪怕是老师也不能做到万无一失,当然最为关键的是寻找失败的原因。在师生共同的讨论下,我们很快找到了原因。于是我鼓励学生上台,把这个实验再演示一遍。两个孩子上台了,其中一个点燃了两个蜡烛,另一个则动手制取二氧化碳。由于上台紧张,制取的过程有些长。当他们找好角度小心翼翼地把二氧化碳倒下去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两支蜡烛依旧燃烧得很好。两个孩子看得目瞪口呆,全班同学也开始起哄,大喊:“吹灭它!吹灭它!”正当两个孩子不知所措的时候,两支蜡烛齐刷刷地灭掉了!看到这里,闹腾的学生们安静下来了!“为什么会这样?”笔者把问题抛向了大家。异常的现象把学生们的思维激活了,于是分组讨论很自然地开始了。大家仔细回顾了整个过程,细心的孩子提出制取的过程中蜡烛一直处于燃烧状态,猜测是蜡烛把烧杯中的气体烤热,上下的气体形成对流,二氧化碳倾倒进烧杯时,受到了上升的热气流的阻碍,延缓了下沉的时间,因此出现了延缓熄灭的现象。为了验证学生的猜想,我们重新进行了实验验证,两支蜡烛从下到上依次熄灭,课堂上爆发出了热烈的掌声。
  试想,如果笔者只是含糊其辞地搪塞学生,这个生动的教学资源将会瞬间错失,又如何能经历这么精彩的过程。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老师也会出错,重要的是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对待。“老师不是万能的,老师也会错,欢迎批评指正!”每每此时,学生们总会很大方地原谅我的“小过错”,而我也很乐意让他们一起来纠正我的“小过错”。
  五、人文修养,魅力无限
  唐朝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写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又有人说,称职的老师把教书当成职业,优秀的老师把教书当成事业。把教书当成职业的老师会完成“授业解惑”的使命,把自己拥有的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把教书当成事业的老师会把“传道”作为教学的最高目标,在传授知识与技能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受益一生。一个称职的老师会得到学生的肯定,而一个优秀的老师会得到学生永恒的爱戴。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在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以及学习方法的过程中还应该做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化学的学科价值,引导学生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社会热点,并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观念。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讲,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新生的一代,他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十分广泛,有些网络媒体事件会对他们造成负面的影响。在很多“是非”的判断上,很多孩子处于一种懵懂、茫然的状态,尚不能做出客观、正确的判断。这时候教师的正确引导显得十分重要。
  例如:现实生活中,人造蛋、地沟油、毒奶粉、漂白馒头、塑化剂……诸多“化学事件”层出不穷,社会的一些舆论在人们心中留下可怕的阴影!作为化学教师,我们绝对不能“人云亦云”,被“负面传媒”牵着鼻子走。化学科学在缓解人类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中,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资源匮乏和粮食供应不足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化学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我们的任务是努力传播“正能量”,努力帮助学生正确地去认识和理解化学科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引导学生正面地去认识化学科学。
  想成为一名“魅力永恒”的教师,我们要不断地学习,不断提高,只有具备高雅的人文修养,才能给学生以美好的人文启迪,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也才能得到学生恒久的爱戴。
  老师的学识、能力、性情、品德修养等综合素质融铸成其人格,这是一名老师吸引学生力量的主要源泉。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很容易赢得学生的信任、尊重和欢迎,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甚至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人格、志趣,影响学生的一生。为人师者,我们当潜心修炼,提升个人人格魅力,把我们的教学才华更好地施展。
  参考文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范杰.中学化学教学法与实验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中学生物教师,该如何在中学生物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呢?本文就课堂提问的作用、运用多种形式的提问、善于设计问题情景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提问作用;灵活运用;善于设计  《生物课程标准》认为,生物科学的目的是“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亚里士多德曾经说:“思
摘 要:从数字化实验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必要性、优越性及可操作性等三个方面提出中学化学课程教学的一些改革建议,为教师更好地将数字化实验系统运用于化学教学,并为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和高考解题水平提供帮助。  关键词: 数字化实验;化学实验探究;传感器;中学化学教学  数字化实验系统(DIS)是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配套软件组成,能与计算机连接并进行定量采集和处理数据的实验技术系统 [1 ]。中学化学教
摘 要:本文系统地剖析共轭效应对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影响,包括导电性、稳定性、颜色、酸碱性、极性、化学反应性能及中间体的稳定性等,并深入物质的微观结构,解释共轭效应的本质因素。  关鍵词:共轭效应;离域Π键;影响;物质性质  共轭效应和诱导效应、场效应统称电子效应。在化学反应中,由于取代基倾向于给或吸电子,分子某些部分的电子密度下降或上升,使反应的分子在某个阶段带有正或负电荷(或部分正或负电荷)
摘 要: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育资源优化配置,将信息技术与教研片区教学的整合,构建创新型的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的学习,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探索、去认知、去接受知识;让教师由授业者转变为解惑者,成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组织者。不断开发、充实资源库资料,利用信息平台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通过对永春县城乡教育现状及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教学资源优化配置和共享途径的研究,从硬件设施和软件建设不断缩小
摘 要:本文在2014年全国卷新课标I卷25题的多种解法的基础上,基于课标理念,分析全国卷物理综合计算题的特点,注重推陈出新,注重梯度设计,注重能力考查,体现基础性。  关键词:物理试题;推陈出新;基础性;导向性
摘 要:锌是动物的一种必需金属元素,是它们发挥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锌参与了能够影响机体免疫应答的生物化学过程,它在大脑的兴奋性突触(excitatory synpses)中起着神经调节剂的功能。锌参与对应激性刺激的应答反应。锌是基因表达的一种重要调控因子;在细胞水平上,锌在维持细胞壁的完整性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会影响动物的衰老。锌在自然界相对丰富,以矿物质的形式存在,且很少以纯锌元素的方式出现。
来自报告因哺乳仔猪出现严重腹泻和呕吐而死亡率达70 %~100 %的Rizal、Laguna和Pampanga 3家商品猪场哺乳母猪、哺乳仔猪、断奶后仔猪的150份血清样品,经检测均呈猪流行性腹泻(Porcine Epidmic Diarrhea,PED)阳性。  这一结果在英国国家兽医诊断实验室中用ELISA试验得到了确诊。该血清学诊断在菲律宾首次报道用于PED的检测。  1 病史和临床表现  
摘 要:目前植酸酶和碳水化合物酶在家禽营养领域的应用已被广泛接受,但其在日粮中的使用方式相对保守。本文介绍了植酸酶和木聚糖酶的最新应用策略以及最大矩阵营养的相关信息。  关键词:家禽;靶向酶;盈利  中图分类号:S816.7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20)07-0077-03  近年来,受各国政府政策和消费者需求的双重影响,家禽生产者压力倍增。这些压力包括禁用抗生素生长促
摘 要:在生物教学中,教师针对课程创设出相应的教学情境,并用各种方法让学生的思维逐渐进入情境,为完成课时目标创造条件。  关键词:生物教学;情境创设;理解  作为生物教师,从教几年便有这样的体会:在讲解一个教学难点时,需事先花大量时间考虑如何表达才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接受。要考虑怎样才能更好地突破学生的理解防线,让他们乐于、易于去接受呢?针对此困扰,笔者认为加强情境创设是一个不错的办法,它是教学中
摘 要:一次函数是初中学生学习函数的第一个阶段,其基础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中考对函数的考查属重头戏,对一次函数的考查十分关注.通过一题多变把一次函数的有关基础知识横纵向联系,把以前学习的方程(组)、不等式(组)等统一起来认识,逐步达到新旧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进一步体会一次函数的重要性,通过一题多变能更全面、更快捷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关键词:一次函数;一题多变;轻负高质  一次函数是初中函数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