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IL-3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用ELISA法检测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稳定期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和诱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IL-32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10年10月至2011年5月,用ELISA法检测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60例稳定期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的血清和诱导痰中IL-32和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分析IL-32水平与IL-8、TNF-α和气流阻塞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清IL-32含量[(175±88) 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 (59 ±21) ng/L]和稳定期患者[(89±34) ng/L],均P<0.05,COPD稳定期患者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急性加重期患者的诱导痰IL-32含量[(163±117) n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 (75±38) ng/L]和稳定期患者[(108±63) ng/L],均P<0.05,稳定期患者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急性期诱导痰中IL-32水平与IL-8、TNF-α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和0.53,均P<0.01),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 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和PaO2呈负相关(r=-0.44~ -0.33,均P<0.01);急性期血清中IL-32水平与IL-8、TNF-α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5和0.61,均P<0.01),与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FVC和PaO2呈负相关(r值为-0.46 ~ -0.29,均P<0.01).结论 IL-32参与COPD的炎症过程,此过程与IL-8、TNF-α等炎性因子有关.IL-32水平可能作为COPD急性发作的标志之一.
其他文献
通过选用马铃薯品种合作88和3个不同甘蔗品种进行田间间种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平均每公顷产17.589t,产值11 960.52元,纯收入8 377.02元,投入产出比1∶3.33。甘蔗平均每公顷
本设计为提升校车的安全系数,从技术手段上加强对校车安全隐患的监管,开发一套具有校车安全辅助装置的智能系统。
因大部分基层台站没有一个统一的自台播出质量监控系统,在安全播出工作中遇到了不少问题,安全播出事故时有发生,加重了一线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中波台发射机运行情况实时
心房颤动是临床实践中最常见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是缺血性脑卒中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有效的抗凝治疗可显著降低心房颤动患者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成为心房颤动患者治疗
对慢性心力衰竭强调规范化治疗的同时,监测和管理已成为其预防和治疗的新方向.现就近年来对慢性心力衰竭监测和管理的临床研究予以综述.
物质成瘾已成为国际性的社会问题.对物质成瘾的研究由来已久.已有研究发现对成瘾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在个体成瘾的发生、发展、维持以及复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对物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汉防己甲素(Tet)与5-溴汉防己甲素(BrTet)逆转耐药的机制是否与调节多药耐药相关蛋白7(MRP7)表达水平有关.采用MTT法检测柔红霉素(DNR)对人白血病敏感细胞
张小龙教授认为,汗证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顾,导致汗液外泄失常,包括自汗与盗汗,病因主要为营卫不和、气虚、阳虚、血瘀、阴虚火旺、邪热郁蒸等.临证时采用益气固表、调和营
目的 探讨构建一种新型人工活性真皮的可行性.方法 组织块法培养幼儿包皮成纤维细胞;采用酶-去垢剂法制备人脱细胞羊膜(HAAM);双相法制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明胶-
目的 探讨高龄肠梗阻的病因及诊疗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49例80岁以上高龄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高龄肠梗阻以肠粘连多见;内科保守治疗39例,治愈38例,死亡1例;手术治疗1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