胺碘酮的肺毒性及其防治

来源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x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等的预防治疗.长期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其中以肺毒性最为常见,发生率为1%~17%,多在连续用药3~12月后出现间质性肺炎或过敏性肺炎.胺碘酮致肺毒性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为药物直接细胞毒性作用,过敏反应、炎性反应或免疫反应的结果;患者原有肺部疾病、药物剂量较大或使用时间过长与肺毒性相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干咳、呼吸困难、乏力、体重下降、发热等.胸片以肺实质和间质同时受累最为常见.应用胺碘酮后,出现新发症状或原症状加重,新出现的胸片异常或胸部病变加重,肺功能检查示CO或肺总量下降15%,应考虑为肺毒性反应.建议使用胺碘酮前进行利益/风险评价,长期用药应使用最小有效剂量,定期检测肺功能,以减少和及时发现肺毒性.一旦临床诊断为肺毒性,应及时减量和停药,多数患者停药后可缓解,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皮质激素治疗.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自体组织移植泪道再造术的远期效果与不同的手术方式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体组织移植泪道再造术83例(85只眼)的病历资料。按所行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4组,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将疗效分为治愈、好转、无效。用秩和检验的方法分析4组患者的远期效果。结果远期2~6年随访A组(经鼻内窥镜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泪道再造术组)18例(19只眼),治愈3只眼、好转7只眼、无效9只眼,有效率为52.63%;B组(经
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胰腺炎(CP),占CP的10%~36%[1].目前认为CP是一种癌前病变,它可以进展为胰腺癌[2].因此,早期、正确的鉴别诊断可以为肿瘤患者提供手术机会或使良性患者避免不必要的手术痛苦.然而,迄今尚无敏感度、特异度均高的鉴别肿块病变性质的方法 [3-9].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10]建立肿块术前病变性质预测的评分系统,提供给临床工作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