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胺碘酮属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用于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等的预防治疗.长期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其中以肺毒性最为常见,发生率为1%~17%,多在连续用药3~12月后出现间质性肺炎或过敏性肺炎.胺碘酮致肺毒性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为药物直接细胞毒性作用,过敏反应、炎性反应或免疫反应的结果;患者原有肺部疾病、药物剂量较大或使用时间过长与肺毒性相关.临床主要表现为干咳、呼吸困难、乏力、体重下降、发热等.胸片以肺实质和间质同时受累最为常见.应用胺碘酮后,出现新发症状或原症状加重,新出现的胸片异常或胸部病变加重,肺功能检查示CO或肺总量下降15%,应考虑为肺毒性反应.建议使用胺碘酮前进行利益/风险评价,长期用药应使用最小有效剂量,定期检测肺功能,以减少和及时发现肺毒性.一旦临床诊断为肺毒性,应及时减量和停药,多数患者停药后可缓解,严重者可短期使用皮质激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