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在CT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中国基层医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bornfd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静脉留置针穿刺在神经外科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择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需行CTA检查而置入20 G外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1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90例和观察组9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技术置入留置针,观察组将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于静脉留置针置入的全过程,包括操作前血管的评估、留置针型号的选择、操作时的实时引导及操作后的确认。比较两组穿刺成功率、检查完成率、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一次穿刺置管成功率为97.8%(88/90),检查完成率为93.3%(84/90),并发症发生率为3.3%(3/90),对照组分别为81.1%(73/90)、78.9%(71/90)、15.6%(14/90),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239、7.850、7.860,均P<0.01);观察组患者非常满意率为95.6%(86/90),高于对照组的75.6%(68/90)(χ2=14.565,P<0.01)。

结论

超声引导下静脉留置针穿刺是一种快速、有效、安全的护理操作技术,有效地提高了神经外科护理的工作效率,使患者安全的完成检查。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台州市中心医院2014年11月至2018年9月治疗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患者72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行显微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观察组行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出血量和手术时间,采用数字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两组患者疼痛程度,记录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后术区冰袋冷敷对患者术区疼痛、积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收治的腹股沟斜疝患者58例的临床资料。均于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根据入院日期的单、双号将5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2例术后术区压自制冰袋,对照组26例术后术区放置常温盐水袋。用数字评分法对患者疼痛程度进行评分,分析术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宁波市北仑区中医院就诊的高血压患者120例为观察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实施综合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血压情况、自我管理能力评分、健康行为评分、服药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收缩压(124.59±7.32)mmHg、舒张压(80.15±7.04)mm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鼻喷剂与依巴斯汀联合辛芩颗粒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及其对血清T细胞亚群、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4月运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过敏性鼻炎患者107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53例予布地奈德鼻喷剂与依巴斯汀联合治疗,观察组54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辛芩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鼻塞、喷嚏、鼻痒、流涕症状评分及血清VC
目的降低住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及损伤的严重程度,保障医疗安全。方法选择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国际医院联合委员会评审标准(JCI标准),采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FMEA)质量改进的方法,成立项目小组,绘制流程图,对潜在失效模式进行风险危害分析,找出优先整改项目,提出改进措施并落实。结果实施干预措施和改进流程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整改前0.10%,
目的调查分析微课程教学用于临床本科毕业生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效果。方法选择运城市中心医院同年级本科毕业生共70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1年时间系统的微课程教学。采用调查问卷方法了解本科毕业生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掌握程度,其中教学评价包括教学大纲合理性、与临床实践的紧密性、教学内容和方式、教学课时、教学效果评价共5个方面,实践评价包括分组合理性、实践课时、实践流程和方式、实践效果共4个方面。结果7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