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城市道路就是人类社会和经济活动的重要纽带,是城市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不单单是促进城市发展的根本,还是能够体现整个国家的建设水平,然而道路的设计工作就是整个城市道路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是在建设中道路是否能够按期完成的先决条件,也就是说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率是否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形象是否可以提升、都是需要在道路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之后来决定的,因此,本文阐述了关于对城市道路设计中的相关要求和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总结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要求;常见问题总结
1、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1.1道路运输尽可能的经济性
实际上道路运输的经济性就是指道路工程的综合费用经济性和其它的运输费用时间的节省等多方面,那么需要在实践的设计中要考虑到道路的现状、公用的设施等方面的布置情况,之后在设计中在根据交通的性质、流向、车辆的流量特点、相应的结合道路的地形来布置合理的线路和断面,要尽量的使整条线路的主干道和流量大、车速要求比较高的干线平稳,另外要是对承担交通运输的次要线路,如果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情况下也不一定非要必须高标准的建设,可以周中地形来进行充分利用支线的道路,可以起到合理的疏导交通的作用,最终达到节省工程费用的即可。
1.2做到确保交通流畅、保证安全与行驶速度
整个交通运行的过程中,道路的质量和交通组织的技术水平都是通过车速的高低来反映的,那么在设计中要科学合理的确定道路的性质、要适当的放大交叉口的间距、妥善组织平交道口交通、布置必要的立体交叉,力求速差较大的快、慢车分流,人流和车流之间的分隔,最终实现车辆、行人能够各行其道,确保交通车辆顺利畅通。
1.3要重视环境的保护情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车辆的不断增加,导致大量的机动车车辆在道路上行驶运行,这样的话事必然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大气污染和噪音影响的,那么在进行道路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之后要紧密的结合道路性质和交通分隔带的设置,并且要做到城市道路网密度以保持居住建筑区与交通干道有足够的消音距离。
2、在城市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常见问题
2.1设计思路
在我国国内很多城市在道路设计时并不注重对路网进行合理的规划,并没有从全市的路网能够均衡的角度来设计道路的等级、结构、宽度标准,而是注重在未来发展后城市的道路不够宽度,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表面上的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和行人都是各行其道,看上去是可以提高交通的安全性,但是实际上确并不这样认为,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会集资修建道路的主干道和立交,是会忽视贯通性支路的规划的,这样就会形成支路不成网络不成系统的,尤其会在城市中心的商业区和中心区所有交通参与者都会集中在贯通性的干路上来的,而这种情况是会导致非机动和机动车辆、行人之间互相通行干扰,直接给交通运行状况形成威胁的,因此,必须要重新的考虑传统的交通道路设计的思路,再将连接主次干路的断头支路打通、重视快速路辅路的建设等方面,这样的设计思路是很重要的。
2.2纵断面设计的问题
在整个道路的设计中纵断面就是其中的主要点和难点,这也是体现道路设计合格与否的重要依据,首先的问题就是再设计时必须要注意道路的标高和底面的排水、地下的使用管线等方面的配合情况,但是在现实中有很多的设计人员到现场只是匆匆的了事,等到真正的设计时就会无从下手了,然后的问题就是真个设计道路的关键控制点,必须要认真的、反复的计算出特殊点的高程,这样才能确保道路设计的安全性能,因此,在设计还要注意以下阐述的问题:1)对于相同等级的道路相交时,在一般的情况下必须要维持各自干路的纵坡不变,要将干路的横坡度改变。2)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主要道路的纵、横断面均维持不变,而将次要道路双坡横断面,逐渐过渡到与主要道路纵坡相一致的单坡横断面,以保证主要道路的交通便利。3)设计时至少有一条道路的纵坡方向背离交叉口,以利于排水。4)排水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通过纵断面设计找出整条道路的汇水点处并在平面上布设出合理的雨水井位置。雨水井应与已有检查井位置相近,以便于过街管与地下排水管线相接.
2.3道路横断面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对于道路周边地形复杂、横断面型式多样的特殊路段,只标示出一个标准横断面是远远不能反映出道路断面的真实情况的,另外就是非机动车道宽度确定的问题。首先,设计规范中规定非机动车道自行车宽度为1米,在工程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些自行车用于运载,行驶速度较慢,普遍存在自行车超车现象。在传统的断面上,自行车时有借道机动车道超车,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在近几年广泛应用的人非共板的断面上,为保护行人安全往往采取隔离措施,使人、自行车独立分隔,自行车在狭窄的空间中行驶,遇到前方阻碍后便无法超车,造成整条车道的交通延误。由此看来在设计上自行车道的宽度应适当加大,并设置不小于2条车道的自行车道,每条宽度不应小于1米。
2.4人非共板的问题
人非共板断面意味着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共面,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近年来,该断面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设计中。该断面体现了生态设计的理念,对断面设计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其不利的方面是给自行车和行人带来了矛盾,自行车借道时易撞到行人,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个因素,采取措施,如设置分边石,并辅以点式分隔,即用间隔的花箱或盆景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进行隔离,既提升了景观效果,又利于安全。另外,人非共板在路口或单位出入口衔接时,对自行车行驶的连续性影响较大,自行车均需从共板的面通过过渡段下到相交路口的地面,同时也要避让出入的车辆。如沿线衔接较多时可能存在的交通延误和交通安全隐患。但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城市建设应大力发展环保出行,随着日后市民短途出行以自行车方式,远途出行以公共交通方式的逐渐转变,人非共板断面还是利大于弊,在充分考虑各种问题优化改良后,还是值得推广的。
3、结束语
通过以上阐述的可以看出,城市道路设计是一项好系统性、很复杂的工作,这是需要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要具有眼界开阔、眼光具有前瞻性的,还要不断的分析和钻研专业的技术知识,在后再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因此,怎样做好城市道路设计工作,是所有专业的市政道路设计人员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管正华.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8期
[2]谭琴.浅析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34期
[3]陈广学.道路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7期
[4]李小龙,郭正刚.浅谈新理念下的现代城市道路设计[J].科技信息,2011年07期
[5]李晋华.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6]李明,张海忠,顾浩.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平面几何设计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吕永雄,马健萍.公路改造为城市过境道路路幅横断面方案设计探讨[J].广东公路交通,2005年02期
【关键词】城市道路;设计要求;常见问题总结
1、城市道路设计的基本原则
1.1道路运输尽可能的经济性
实际上道路运输的经济性就是指道路工程的综合费用经济性和其它的运输费用时间的节省等多方面,那么需要在实践的设计中要考虑到道路的现状、公用的设施等方面的布置情况,之后在设计中在根据交通的性质、流向、车辆的流量特点、相应的结合道路的地形来布置合理的线路和断面,要尽量的使整条线路的主干道和流量大、车速要求比较高的干线平稳,另外要是对承担交通运输的次要线路,如果有一定的条件限制情况下也不一定非要必须高标准的建设,可以周中地形来进行充分利用支线的道路,可以起到合理的疏导交通的作用,最终达到节省工程费用的即可。
1.2做到确保交通流畅、保证安全与行驶速度
整个交通运行的过程中,道路的质量和交通组织的技术水平都是通过车速的高低来反映的,那么在设计中要科学合理的确定道路的性质、要适当的放大交叉口的间距、妥善组织平交道口交通、布置必要的立体交叉,力求速差较大的快、慢车分流,人流和车流之间的分隔,最终实现车辆、行人能够各行其道,确保交通车辆顺利畅通。
1.3要重视环境的保护情况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车辆的不断增加,导致大量的机动车车辆在道路上行驶运行,这样的话事必然会对周围的环境产生大气污染和噪音影响的,那么在进行道路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环境保护的相关规定,之后要紧密的结合道路性质和交通分隔带的设置,并且要做到城市道路网密度以保持居住建筑区与交通干道有足够的消音距离。
2、在城市道路设计的过程中常见问题
2.1设计思路
在我国国内很多城市在道路设计时并不注重对路网进行合理的规划,并没有从全市的路网能够均衡的角度来设计道路的等级、结构、宽度标准,而是注重在未来发展后城市的道路不够宽度,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表面上的机动车辆、非机动车辆和行人都是各行其道,看上去是可以提高交通的安全性,但是实际上确并不这样认为,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会集资修建道路的主干道和立交,是会忽视贯通性支路的规划的,这样就会形成支路不成网络不成系统的,尤其会在城市中心的商业区和中心区所有交通参与者都会集中在贯通性的干路上来的,而这种情况是会导致非机动和机动车辆、行人之间互相通行干扰,直接给交通运行状况形成威胁的,因此,必须要重新的考虑传统的交通道路设计的思路,再将连接主次干路的断头支路打通、重视快速路辅路的建设等方面,这样的设计思路是很重要的。
2.2纵断面设计的问题
在整个道路的设计中纵断面就是其中的主要点和难点,这也是体现道路设计合格与否的重要依据,首先的问题就是再设计时必须要注意道路的标高和底面的排水、地下的使用管线等方面的配合情况,但是在现实中有很多的设计人员到现场只是匆匆的了事,等到真正的设计时就会无从下手了,然后的问题就是真个设计道路的关键控制点,必须要认真的、反复的计算出特殊点的高程,这样才能确保道路设计的安全性能,因此,在设计还要注意以下阐述的问题:1)对于相同等级的道路相交时,在一般的情况下必须要维持各自干路的纵坡不变,要将干路的横坡度改变。2)主要道路与次要道路相交时,主要道路的纵、横断面均维持不变,而将次要道路双坡横断面,逐渐过渡到与主要道路纵坡相一致的单坡横断面,以保证主要道路的交通便利。3)设计时至少有一条道路的纵坡方向背离交叉口,以利于排水。4)排水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通过纵断面设计找出整条道路的汇水点处并在平面上布设出合理的雨水井位置。雨水井应与已有检查井位置相近,以便于过街管与地下排水管线相接.
2.3道路横断面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对于道路周边地形复杂、横断面型式多样的特殊路段,只标示出一个标准横断面是远远不能反映出道路断面的真实情况的,另外就是非机动车道宽度确定的问题。首先,设计规范中规定非机动车道自行车宽度为1米,在工程实践中我们会发现,有些自行车用于运载,行驶速度较慢,普遍存在自行车超车现象。在传统的断面上,自行车时有借道机动车道超车,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在近几年广泛应用的人非共板的断面上,为保护行人安全往往采取隔离措施,使人、自行车独立分隔,自行车在狭窄的空间中行驶,遇到前方阻碍后便无法超车,造成整条车道的交通延误。由此看来在设计上自行车道的宽度应适当加大,并设置不小于2条车道的自行车道,每条宽度不应小于1米。
2.4人非共板的问题
人非共板断面意味着将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共面,由于其独特的优越性,近年来,该断面被广泛应用于城市道路设计中。该断面体现了生态设计的理念,对断面设计进行了改进和优化。其不利的方面是给自行车和行人带来了矛盾,自行车借道时易撞到行人,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这个因素,采取措施,如设置分边石,并辅以点式分隔,即用间隔的花箱或盆景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进行隔离,既提升了景观效果,又利于安全。另外,人非共板在路口或单位出入口衔接时,对自行车行驶的连续性影响较大,自行车均需从共板的面通过过渡段下到相交路口的地面,同时也要避让出入的车辆。如沿线衔接较多时可能存在的交通延误和交通安全隐患。但从长远的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城市建设应大力发展环保出行,随着日后市民短途出行以自行车方式,远途出行以公共交通方式的逐渐转变,人非共板断面还是利大于弊,在充分考虑各种问题优化改良后,还是值得推广的。
3、结束语
通过以上阐述的可以看出,城市道路设计是一项好系统性、很复杂的工作,这是需要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要具有眼界开阔、眼光具有前瞻性的,还要不断的分析和钻研专业的技术知识,在后再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因此,怎样做好城市道路设计工作,是所有专业的市政道路设计人员值得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管正华.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08期
[2]谭琴.浅析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年34期
[3]陈广学.道路设计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17期
[4]李小龙,郭正刚.浅谈新理念下的现代城市道路设计[J].科技信息,2011年07期
[5]李晋华.城市道路平面交叉口设计[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1期
[6]李明,张海忠,顾浩.互通式立交变速车道平面几何设计探讨[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吕永雄,马健萍.公路改造为城市过境道路路幅横断面方案设计探讨[J].广东公路交通,2005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