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微创碎石术后护理,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和保持引流管通畅,由于术中损伤,血肿排空速度太快或太完全致原破裂动脉失去血块依托再破裂、高血压控制不利等,易引起术后再出血,故应减少一切可能引起出血的因素,预防术后再出血的发生,同时严密观察、及早发现、及早控制及处理,加强基础护理和营养支持,预防和控制术后并发症的发展,以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 微创血肿碎吸术 血压脑出血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242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的晚期表现,死亡率和病残率很高。高血压脑出血仍是我国中、老年人三大主要致死疾病之一。微创碎石术创伤小,定位准确,危险性小,但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大多是中、老年人,病程长,多合并有较严重的心肺疾患和糖尿病,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血肿时脑室的刺激导致昏迷及高热,患者的死亡率仍较高。近年来我科采用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治愈率明显提高,病死率显著下降。
临床资料
2002年3月~2007年12月实施微创碎石术97例,男75例,女63例,年龄55~76岁,平均65.5岁。有明确高血压史者86例,入院血压18~30/11~18kpa,平均血压25/14kpa。就诊时间为发病后2小时~6天,发病至手术时间:≥6小时(20例),12~24小时(30例),25~72小时(70例),>72小时(18例)。
临床表现:嗜睡27例,浅昏迷30例,中度昏迷28例,深昏迷12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肢体偏瘫。
CT资料:基底节区出血67例,皮层下出血13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17例,中线移位84例,血肿量35~120ml。
结果:平均血肿清除率70%,病人术后恶化自动出院6例,术后死亡7例,5例术后再出血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后恢复,术中改行开颅血肿清除9例。
护 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动态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严密观察瞳孔大小及意识状态,15分钟观察1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对于血肿腔、脑室引流的患者,保持引流管的固定、通畅,保持适宜的高度,防止引流管扭曲、脱落、打折,防止引流液反流。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如果血肿腔引流在短期内引流量过多,且颜色鲜红,提示有出血的可能,立即报告医生。
每日更换穿刺针口纱布及引流袋及常规消毒创口,对定期血肿腔注入药物者,应严格无菌技术,消毒引流管及引流袋接口,防止逆行感染。
术后体温超过38℃的患者采用头部冰帽,或遵医属给予冬眠合剂。
保持患者处于安静状态,适时约束四肢,防止患者躁动而导致脱管或血压升高引起再出血。
遵医嘱应用降压药物,严密监测血压的动态变化,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状态或稍高于平时血压值。
昏迷患者留置胃管,严密观察胃液的量和颜色,发现呈咖啡色胃液,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保持大便通畅,口服或鼻饲缓泻剂,防止因用力排便而引起脑出血。
加强呼吸道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雾化吸入,4次/日,定时翻身扣背,1次/2小时,按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对于昏迷及卧床的患者,按时翻身,1次/2小时,按摩受压部位的皮肤,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应用保鲜袋排尿,及时更换处理,多饮水,留置导尿者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尿液逆流,预防泌尿道感染。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0,6:73-76.
2 陈牺光.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新技术.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73-74.
3 李洪勤,等.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8例临床体会.四川医学,2004,8(25):899.
关键词 微创血肿碎吸术 血压脑出血 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3.242
高血压脑出血是高血压病的晚期表现,死亡率和病残率很高。高血压脑出血仍是我国中、老年人三大主要致死疾病之一。微创碎石术创伤小,定位准确,危险性小,但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大多是中、老年人,病程长,多合并有较严重的心肺疾患和糖尿病,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血肿时脑室的刺激导致昏迷及高热,患者的死亡率仍较高。近年来我科采用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治愈率明显提高,病死率显著下降。
临床资料
2002年3月~2007年12月实施微创碎石术97例,男75例,女63例,年龄55~76岁,平均65.5岁。有明确高血压史者86例,入院血压18~30/11~18kpa,平均血压25/14kpa。就诊时间为发病后2小时~6天,发病至手术时间:≥6小时(20例),12~24小时(30例),25~72小时(70例),>72小时(18例)。
临床表现:嗜睡27例,浅昏迷30例,中度昏迷28例,深昏迷12例,病人均有不同程度肢体偏瘫。
CT资料:基底节区出血67例,皮层下出血13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17例,中线移位84例,血肿量35~120ml。
结果:平均血肿清除率70%,病人术后恶化自动出院6例,术后死亡7例,5例术后再出血行小骨窗血肿清除术后恢复,术中改行开颅血肿清除9例。
护 理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动态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严密观察瞳孔大小及意识状态,15分钟观察1次,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对于血肿腔、脑室引流的患者,保持引流管的固定、通畅,保持适宜的高度,防止引流管扭曲、脱落、打折,防止引流液反流。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量及颜色,如果血肿腔引流在短期内引流量过多,且颜色鲜红,提示有出血的可能,立即报告医生。
每日更换穿刺针口纱布及引流袋及常规消毒创口,对定期血肿腔注入药物者,应严格无菌技术,消毒引流管及引流袋接口,防止逆行感染。
术后体温超过38℃的患者采用头部冰帽,或遵医属给予冬眠合剂。
保持患者处于安静状态,适时约束四肢,防止患者躁动而导致脱管或血压升高引起再出血。
遵医嘱应用降压药物,严密监测血压的动态变化,将血压控制在正常状态或稍高于平时血压值。
昏迷患者留置胃管,严密观察胃液的量和颜色,发现呈咖啡色胃液,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保持大便通畅,口服或鼻饲缓泻剂,防止因用力排便而引起脑出血。
加强呼吸道清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雾化吸入,4次/日,定时翻身扣背,1次/2小时,按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对于昏迷及卧床的患者,按时翻身,1次/2小时,按摩受压部位的皮肤,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
应用保鲜袋排尿,及时更换处理,多饮水,留置导尿者应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尿液逆流,预防泌尿道感染。
参考文献
1 王忠诚.高血压脑出血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0,6:73-76.
2 陈牺光.高血压脑出血治疗新技术.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3:73-74.
3 李洪勤,等.微创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38例临床体会.四川医学,2004,8(25):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