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龙”飞船——太空飞船新时代

来源 :中学生数理化(八年级物理)(配合人教版教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z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5月22日,美国成功发射一艘小型太空飞船,引起全世界关注.这是一艘什么样的飞船呢?“龙”飞船的结构这次成功飞行的太空飞船叫“龙”飞船,外观呈子弹状,立在地上有两层楼高,约6.1 m,最粗的地方直径约3.7 m.“龙”飞船内部空间有近10 m~3,设计有可以坐7个人的座位,另外还有宽大的货舱.虽然是小型飞船,它的容积还是很大的,如图1. May 22, 2012, the United States successfully launched a small spacecraft, causing concern around the world. This is what kind of spacecraft? “Dragon” structure of the spacecraft The successful spacecraft called “Dragon ”Spacecraft, the appearance of bullets, standing on the ground two floors, about 6.1 m, the thickest diameter of about 3.7 m. “ Dragon ”spacecraft has nearly 10 m ~ 3 interior space, designed to sit 7 personal seats, in addition to a large cargo hold.Although it is a small spacecraft, its volume is still very large, as shown in Figure 1.
其他文献
所谓“读书”,不外借助文字、图像及声音,在知识的海洋里上下求索。这一寻寻觅觅的过程,是在挑战你的智力,锤炼你的意志,酝酿你的情绪,完善你的思考,等到你理清思路落笔为文时。其实已经是“水到渠成”了。即便不做学问,不写文章,这个紧张寻觅的过程,同样决定了你阅读的质量与乐趣。在这个意义上,“过程”的重要性,一点不比“效果”逊色。  20年前,记得是在北京前海西街恭王府,那时还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所在,我第
期刊
期刊
沿着浦溪河散步,见路边灌木上挂着一个“鸟巢”。“什么鸟筑的巢这么好看?”我惊叹着,脚步自然地移过去,还没走两步就被朋友一把拽回。“别过去,是马蜂窝。”  站定了再看,确实是马蜂窝。  马蜂窝并不像鸟窝那样随处可见,这么多年在野外行走,也只见到过两三回,且在很高的落尽了叶子的树梢上。土黃色的球形,硕大,孤独,如同废弃的城堡。这灌木上的马蜂窝和之前看见的不一样。形状像柚子,色泽又像刚出土的彩陶。我决定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1.一面镜子竖直挂在墙上,某人站在镜前1 m处,从镜子里只看到自己的上半身.他要看到自己的全身像,则().A.应后退到距镜2 m远处B.应前进到距镜0.5 m远处C.应后退到距镜4 m远处D
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或牵牛来责蹊田,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安阳韩性⑤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选自《明代散文选注》,岳麓书社1998年版,标点有改动,标题为编者所加)  [注释]  ①诸
期刊
同学们一定看过动画片中的慢动作吧.迈克尔.杰克逊的太空步机械舞。大家也一定不会陌生!那一个个“断断续续”而又机械的动作.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今天.给同学们介绍一种与其类似的照相技术——频闪照相.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近来心理学家越来越多地在心理实验中使用虚拟现实(VR)技术。因为VR技术非常的方便,心理学家可以创建任何他们想要的环境,控制所有视觉和听觉的变量。  当前的VR技术把虚拟场景弄得像真的一样,让人真假难辨,使人的大脑相信自己正处于所看到的环境中。即使你有意识地知道这是VR而不是真实空间,但是你的大脑将视觉和听觉等感官融入虚拟现实构造中,好像它们是真实的一样。  那在真实环境中和在VR环境中人的反应会
期刊
“绿色出行”就是采取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式出行,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有益于健康、兼顾效率的出行方式.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唐诗中有所谓“咏蝉三绝”,分别为虞世南、骆宾王和李商隐的咏蝉诗作。这三首诗作题材相同、手法相似,抒发的情感却截然不同。  《蝉》是虞世南的名作之一。诗云:“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据说,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邀请弘文馆学士共赏海池景色。太宗询问大家是否有新作,虞世南便诵读了该诗。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属浙江)人,诗人、书法家、政治家。少年时代,他与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