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旅游精准扶贫路径与机制研究

来源 :哈尔滨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vbnm123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扶贫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的扶贫。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旅游精准扶贫必须明确机制建构对具体路径的引领性作用,在结合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和脱贫攻坚的目标要求下对贫困人口资源、意愿和能力进行精准识别,进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以扶贫方式方法的创新来实现脱贫致富。
其他文献
<正>“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新时代学校实施思政教育需要关注的新的路向。该育人理念赋予思政教育不可替代的文化使命,要求教育工作者充分发掘思政教育的文化功能。基于此,探索思政教育的文化功能及其实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由马文颖编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功能》一书,是一部系统阐述思政教育文化功能的专著。在书中,作者详细梳理了思政教育文化功能的形成机制与探索历程,指出发挥思政教育文化
期刊
<正>随着新课标的全面推行,我国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堂教学活动发生了较多变化,要求教师积极引入新型教学理念与技巧。在这种背景下,较多教师开始使用课堂提问模式,并通过这种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降低课堂教学的难度。但是课堂提问模式在具体应用时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基础能力,同时还要深耕课堂教学内容。目前部分教师在这方面还存在欠缺,导致课堂提问模式并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有必要结
期刊
AP2/ERF (APETALA2/ethylene responsive factor)类转录因子是植物应答多种逆境胁迫机制中的关键组分,研究木薯AP2/ERF家族成员将有助于解析该家族在木薯抗逆胁迫中的功能。基于已有木薯基因组序列信息,以木薯块根cDNA为模板,克隆得到一段长度为927 bp的cDNA,命名为MeERF117,该基因编码308个氨基酸。MeERF117蛋白分子量为35.08 k
<正>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指出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继我国全面脱贫后,振兴农村的又一大举措。“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恰恰与高中地理学习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内容巧妙融合。“乡村振兴”是地理学关注
期刊
目的:鉴定和分析绞股蓝中ERF基因家族及其表达模式,为该类基因生物学功能的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绞股蓝中ERF基因家族的结构特征及不同组织中的表达模式。结果:基于绞股蓝转录组数据,共鉴定到3 017个转录因子,分别属于75个转录因子家族中的135个AP2/ERF基因家族成员。通过AP2结构域和组装完整性,共筛选到19个GpERF基因家族成员,并根据系统进化树分为3个亚家族,其中
目前我国土壤盐渍化问题日渐突出,盐胁迫直接制约粮食作物生产,导致作物质量与产量直线下降。水稻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粮食生产中占据至关重要的位置,其产量与质量同样受盐胁迫影响,因此研究水稻的耐盐机制,对农作物育种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作为水稻中一个庞大的转录因子家族,AP2/ERF家族中的OsERF19从未被报道,本研究以OsERF19过表达转基因水稻株系为实验材料,研究其参与调控盐胁迫和脱落酸应答
幼儿所处成长年龄阶段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园活动领域要符合幼儿身心成长的需要,从我国幼儿园现有的区域划分来看,主要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区域。幼儿还没有一定的语言认读能力,他们只对一定的绘画文本感兴趣,因此,这就需要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幼儿园五大领域区活动中强化绘本应用,以便于通过生动的图画语言暗示或者提醒,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的健康卫生、语言技巧、与人交往、科学文化及美育素养,那么,这就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环节对革命老区经济收益和促进贫困者脱贫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但大力开展旅游扶贫时,由于缺乏针对性,一刀切的方式并未解决真正的贫困。因此,如何做到“扶真贫”和“真扶贫”的有机结合,本文对这些突出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扶贫路径进行优化。
<正>2022年是广东省实施新高考模式后自主命题的第二年。今年广东省高考地理试题(后文简称为“广东卷”)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彰显了地理学科育人和高校人才选拔的要求。试题风格在延续了全国卷特点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紧扣高考评价体系及新课标要求,立足地理学科关键能力和核心素养进行考查。无论在试题结构还是在考查要求,试题都与去年保持平稳,并在情境创设、设
期刊
<正> 作者介绍了在马里兰州第六届百日咳国际会议上有关百日咳菌苗的讨论,指出了基因工程百日咳完整菌苗存在的问题,和发展非细胞菌苗的重要性及其进展。现经批准使用的百日咳菌苗是由灭活的全菌体细胞所组成的。虽然效果高,但常伴有神经系统并发症。日益增加的材料证明这些并发症极为罕见,但既然要发生,就影响了公众接受百日咳的免疫接种,从而促进了经提纯,灭活的无细胞菌苗的发展。但最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