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参数、血浆D-二聚体在败血症诊断及预后应用

来源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ngming8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血常规参数、血浆D-二聚体(D-D)在败血症诊断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败血症患者11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非败血症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常规参数[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比例(N%)、白细胞计数(WBC)]及血浆D-D水平,分析血常规参数、血浆D-D诊断价值。根据28 d预后情况将观察组分为生存者(97例)、死亡者(21例)。对比两者血常规参数、血浆D-D水平、序贯器官衰竭估计(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Ⅱ(APACHEⅡ)评
其他文献
护肤品,在时代发展的今天,早已成为某些消费者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更有一些把护肤这件事看得比天大、被称为'护肤狂魔'一族的消费者,她们的特点是对所有护肤方面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化社会时期,构建学习化社会、终身受教育的思想正日益深入人心,哈尔滨市成人教育在完成了学历补偿教育的特殊历史使命后,面临着自身发展的调整时期,本
目的利用高分辨率磁共振(high-resolu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R-MRI)评价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两种不同的管腔形态特征及对应脑梗死类型的差异。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因缺血性脑卒中住院诊断为单侧大脑中动脉M1段闭塞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在发病1周内行HR-MRI及头颅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
笔者对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课结业设计提出几点思考,目的是在对毕业设计这一重要教学环节上提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达到培养开拓型、实用型人才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