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出语文课堂的精彩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cl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列举语文教学中各种提问方式,结合中学语文教材内容进行有针对性析谈。
  关键词:语文教学 提问方式
  
  前言
  
  宋代学者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 一位教育家曾说过:“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艺术,他的教学是不易成功的。”“阅读教学完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引导学生作答。” 语文课堂教学提问,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目的、要求设置问题进行教学问答的一种形式。把握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重点难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迅速获取反馈信息,有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1.开门见山问
  
  “开门见山问”就是为引起学生的思考而进行的直接提问,如就某一个问题而作的明确发问:“这篇课文属于什么体裁,文中的主人公是谁?”“孔乙己为什么用手爬出大门?”这种方式应用十分普遍。但是,这种提问直来直去,缺少趣味性,在一堂课中若运用太多而无变化,往往较枯燥,不容易活跃课堂气氛。
  
  2.比较强化问
  
  “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为了巩固旧知,开拓新知,教师往往运用对比、反比、类比等方法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不同事物的相似点和不同点,从而有所发现,有所收获。如教《社戏》,根据迅哥两次吃豆的不同感受,可提问:迅哥两次吃的都是六一公公家的罗汉豆,为什么感到今天吃的“没有昨夜那么好”?这样写收到什么效果?教《故乡》,可问:闰土称“我”为“老爷”,而杨二嫂称“我”为“贵人”,他们两人对“我”的感情是否一样?这种提问能让学生发现矛盾,激发思维,在比较中提高认识和鉴别事物的能力,养成分析的习惯。
  
  3.转换问题问
  
  上课时,教师提出的有些问题学生答不出来,这常常因提问的难度大、坡度大,这时教师可将原问题进行转换,以让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顺利地解决难题。如在指导学生自学《项链》一课时,提问:“作者刻画路瓦栽夫人在当时有什么现实意义?”这个问题,学生一时难以回答,老师就随机转换:“路瓦栽夫人是怎样一个形象?”学生很快答道:“是一追求享受,梦想过豪华生活的小资产阶级的妇女形象。”老师再设一问:“法国当时的社会现实是怎样的?”学生答道:“当时的法国在工业革命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产阶级的豪华奢侈、讲排场、虚荣之风大盛。”问到这里,开始的第一个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4.层层递进问
  
  层层递进问,就是各个问题上下相连,环环相扣,前一个问题是解决后一个问题的基础,两个或几个问题在知识上是层进的。如讲《故乡》,针对开头的写景部分提出以下问题:鲁迅先生笔下的故乡是什么样的景象?作者用了哪些富有特征性的词语传神地勾勒出这种景象?用这些词词描写故乡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讲到少年闺土的肖像描写后,为回答“通过肖像描写,可以看出闺土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的问题,有位教师设计了三个台阶式的问题: ①“紫色的圆脸”说明了什么?(日晒雨淋,健康) ② “头戴一顶小毡帽”说明了什么?(浙江农村孩子) ③ 为什么 “颈套银项圈”?(父母疼爱他)到此,一个小英雄形象跃然纸上,教师要解答的问题水到渠成。这种提问方式,由浅入深,层层深入,便于引导学生一步步地触及文章的内蕴,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5.自由選择问
  
  教师将一个问题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答案告诉学生,让其自己比较分析,选择优劣,找出最佳答案。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准确性。有位教师在讲授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这首词“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教师提问道:“这七句是作者对历史上有代表性的帝王的评价,作者持的是肯定的态度,还是否定的态度,还是既肯定又否定的态度?”通过引导学生,使学生懂得毛主席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客观评价历史人物,既肯定其历史功绩,又指出其不足,为下文对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歌颂作了有力的铺垫。
  
  6.迂回曲折问
  
  教学中往往会遇到问题搁浅,再“启”不“发”的情况,这时我们便可以采用迂回曲折式的提问方法。比如讲《祝福》一课时,在老师分析祥林嫂死后,鲁四老爷骂的哪句话时,问道:“不早不迟,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这就可见是一个谬种”,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怎样的一个人?经过思考,学生仍然答不上来,老师可采取绕道法,暂且存疑,从侧面问道:“同学们想一想,鲁四老爷在偏偏要在这个时候的后面理应说什么?” 有的说“死了”,有的说“老了”,老师问“鲁四老爷为什么不说死了?”学生答:“因为他忌讳极多,在祝福时是不允许提死亡一类的事情。”老师问:“那鲁四老爷为什么又不说‘老了’”?学生说“因为老了含有尊重死者的意思。”问到这里,鲁四老爷这个既不能犯忌讳,又不能丢了传统的老朽形象也就活脱脱地站了起来,至于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7.设置矛盾问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为了忘却的记念》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中既有“忘却”又有“记念”,两者矛盾吗?鲁迅要忘却什么?要记念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了解了鲁迅要忘却的是悲痛,以便轻装上阵,更好的战斗,要记念的是五位烈士时,就明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和写作目的了。
  
  8.创新思维问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探索大千世界的一切。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加深拓宽原有的教学内容,可对课文中的人物、情节、场景进行再造想象,或插叙情节,或改写人物,或增删词句等,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欧阳修的《卖油翁》,可提问:卖油翁走后,陈尧咨会想些什么?教莫泊桑的小说《项链》可提问:当路瓦栽夫人在极乐公园碰到佛来思节夫人,得知她当年丢失的是一串假项链,十年劳动白费时,她该怎么办?
  
  小结
  
  总之,课堂提问的方式还有很多,关键是要灵活运用。我们只有掌握了高超的提问艺术,才能把智慧大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问”中长见识,“问”中出成果,“问”出语文课堂的精彩,“问”出“投石冲破水中天”的境界。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动。教师作为数学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就是要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和谐氛围中得到释放,尽力在课堂上、课堂外和作业中来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  关题词:课堂 教学 个性 改革    “教师作为数学学习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职责就是在自然教学环境中营造一个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
摘 要:新著《社会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研究》一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系统“何以需要研究”、“研究现状如何”以及“如何研究”等角度,集中探讨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相关基本问题;二是从静态的知识层面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概念、特征、属性、要素、结构和功能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三是从动态的历时性层面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发展做了梳理和总结;四是从“问题意识”的角度全面描述和分析了思想政治教育系统发展的现代性
[摘 要]地方师范院校在许多地级市是唯一的本科院校,不仅在培养各类教育师资、促进教育改革创新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集中体现在合作办学、人才支持、科技创新和文化传承等方面。本文以南京晓庄学院为例,总结和探讨地方师范院校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地方师范院校;南京晓庄学院;服务社会;基础教育  [中图分类号]G658.3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5 — 0142 — 03   高校图书馆不仅是知识的汇聚场所,同时还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加强高校图书馆法治保障可以给人们创造一个平等受教育的机会,保证图书馆的有序开设,并且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现阶段,对高校图书馆法治问题的研究较少,高校图书馆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尚未完
[摘 要]劳伦斯的短篇小说《太阳》反映了工业文明和父权制社会对女性和自然的双重压迫。女主人公朱丽叶在远离自然的城市里生活,从身体到精神都倍感无限压抑,在医生的建议下她回归大自然,在阳光下重新获得生命的力量,心灵得到解放。作品中随处可见劳伦斯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令人敬佩。  [关键词]劳伦斯;《太阳》;生态女性主义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
摘 要:2016年7月23日,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发生一起老虎伤人事件,致游客1死1伤,引起了社会大众的广泛热议。时隔一周年,同样是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动物园,又有游客遭熊扒窗受伤。借此,笔者欲探究动物园的安全保障义务,并期望对动物园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体系的完善提出建议,以提高动物园管理水平,更好发挥动物园综合保护和保护教育的职能,服务大众。  关键词:动物园动物致害;安全保障义务;《城市动物园管理
摘 要:李达1927年在武汉的革命活动主要分为四个方面:一是在大革命的洪流中来到武昌,宣传党的理论学说,支持毛泽东搞农民运动调查。二是应毛泽东之邀,到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讲授《社会科学概论》。三是受党组织委派,去做唐生智的统战工作。四是从武汉返回长沙,后再次潜返武汉,躲避国民党的追捕,直至潜往上海。李达在武汉的革命活动,特别是与毛泽东在武汉的交往,是中共中央在武汉以及大革命重心转移到武汉的有力佐证。
摘 要:高校骨干队伍以提取学生群体中的人才作为主要来源,因此多数骨干队伍的综合素质和学习成绩均在其他学生之上。在新时代下,高校管理工作的既有形式面临变动,故高校骨干学生队伍作为高校工作的辅助者,其也应该在形式变动背景下,提升团队的综合素质。针对此,本文以分析骨干学生队伍的建设含义伊始,对骨干团队建立和培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研究。后以问题为核心,深入论述了高校骨干学生队伍建立与培养的几点思路。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区;莞香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5 — 0124 — 03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是软实力,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十九大报告把文化建设放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国际间的竞争也越来越体现为以文化为背景的综合国力的竞争上。纵观中国历史的发展,每一次民族的觉醒和进步都是从
关键词:“翻转课堂”;军事理论课;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21)05 — 0156 — 03   疫情期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已经广泛应用于高校各类课程〔1〕。值得注意的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校军事理论课程教学的运用仍然较少〔2〕。本文将结合军事理论课的特点,分析“翻转课堂”在军事理论教学中应用的学理依据、现